葉天放
“四化”路上,“科學”的聲名特佳。殊不知科學殿堂的入口處便是地獄之門;無盡延伸的科學道路上,會出現(xiàn)種種偽跡。有的偽跡來源于愚昧頑固,有的來自卑劣的個人功利目的,有的來自政治與科學發(fā)展的不平衡性,當然也有的是來自當時不可能具備的認識水平……干這種丑事的,有愚昧的帝王,無賴的學閥、小丑和騙子,也有政治惡棍,當然,也有干蠢事的著名科學家。
樊洪業(yè)著《科學業(yè)跡的辨?zhèn)巍?上海人民版),精心剔出了這些科學成果中的質(zhì)品,又進一步對這些贗品進行了剖析。這就使讀者認識到,科學成果不僅來自成千上百次的失敗,來自月積年累的攻關,也有人出于貪婪、欺騙,因而使假惡丑一度成了真善美。正如文學史里,平庸的御用文學反襯了燦爛的民主性的文學一樣。
我想,把這本書作為一部科學史的小小的附錄,是有它獨特的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