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銳
我國古典文學源遠流長,典籍浩如煙海,因此,編制古籍目錄提要,無疑是嘉惠后學、功德無量的好事。建國以來共出古籍千余種,近出《八百種古典文學著作介紹》收錄達八百種,可謂洋洋大觀。但是大致瀏覽一下即可發(fā)現,這本書存在的問題不少。
首先,本書的選目一味貪多,忽略了精擇。如《曹操詩文選》、《柳宗元詩文選注》等書,均是“評法批儒”的產物。這種帶有嚴重偏見的所謂“法家著作”,本書選收了十多種。奇怪的是編著者也知道這些書是“為‘四人幫批林批孔服務”的,仍把它們介紹給讀者,實是不可理解。相比之下,蔡尚思先生對讀者的態(tài)度要慎重得多,他在《中國文化史要略》一書中特別指出:“不要用‘四人幫控制出版的版本?!绷钊颂湫苑堑氖沁B《御香縹緲錄》、《瀛臺泣血記》也列入八百種之內,作為名著介紹;而在學術界和讀者中素負聲譽的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余冠英《漢魏六朝詩選》等,卻只字未提。
其次,內容錯訛不少。如“《文心雕龍注》劉永濟校釋”一條,就把書名搞錯了,劉先生所著之書應是《文心雕龍校釋》,而不是《文心雕龍注》?!俄n非子集解》的作者是王先慎,本書卻寫成陳奇猷;而《韓非子集釋》明明是陳奇猷???,本書介紹卻說是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校勘。諸如此類書名、人名、地名的錯誤、卷數篇數的錯誤、史實錯誤、對作家作品評價不當的錯誤以及文字的訛誤脫衍,可說是不勝枚舉。這些混亂的介紹,時時使人墮入迷霧之中,不得要領。
此外,本書的具體內容介紹時常重復,如唐代劉禹錫的集子,本書列了二種,即《劉禹錫集》和《劉賓客文集》,而每種的介紹,都是先來通“劉禹錫和柳宗元一起參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團……”長長的介紹,本書所列同一作者的著作而不同版本或各種注釋本的介紹大都如此,這樣做既不經濟,又浪費讀者時間。相反,讀者很想知道不同版本的優(yōu)劣,本書卻講得很少。查對了幾部書,便發(fā)覺本書的內容介紹大都是抄襲各種書的出版說明而成,而編寫者在抄錄過程又不能謹嚴從事。
這樣一本錯訛甚多的書,竟在出版單位得以通過,精裝出版,浪費國家的人力物力,使讀者承擔經濟損失還在其次,貽誤青年則關系匪輕。同是古典文學工具書,中國青年出版社編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題解》就做得較好,雖然介紹的著作只有二百五十多種,但仍約請各方面的專家撰寫有關條目。編排上,先按時期,分為秦、漢魏六朝等,再按詩歌、散文等進行分類。介紹時,創(chuàng)作和編選的書也稍作分別,如創(chuàng)作分作者一條,作品一條,這樣經濟合理,避免了重復。此書篇幅雖不大,但起自先秦,迄于近代,流傳廣泛、影響較大的著作,都已談到,確實用較經濟的時間,便可對我國古典文學領域作一鳥瞰。
(《八百種古典文學著作介紹》,黃立振著,中州書畫社一九八二年八月第一版,〔精〕3.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