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晨
鮑爾·海斯德是美國的一位蛇毒研究者。海斯德從小喜歡研究毒蛇,他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萬人被毒蛇咬死,決心研究一種抗蛇毒的藥物。他想到,人患了天花,會產生免疫力,那么,被毒蛇咬過后能不能產生免疫力?體內產生的抗毒物質能不能用來抵抗蛇毒呢?他設想是有這種可能的。基于這種設想,他從15歲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體,并逐漸加大劑量與毒性。
這是一種極其痛苦與危險的試驗。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場。各種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種新的蛇毒,原來的抗毒物質已不能勝任,又要經過一場與蛇毒的搏斗,才能形成一種新的抗毒物質。在他身上前后注射過28種蛇毒。
這種試驗雖然極其痛苦,但是終于有了收獲。首先,由于產生了抗毒性,極毒的眼鏡王蛇、印度藍蛇、澳洲虎蛇都咬過他,他都從死神的夾縫中逃了出來。藍蛇的毒性大得不可思議,海斯德是世界上唯一被藍蛇咬過而活著的人。他一共被毒蛇咬過130次,每次都安然無恙。其次,墨西哥、歐洲等地每每有人被毒蛇咬傷,生命垂危,他聞訊后立即乘飛機趕到當?shù)?,用自己含有抗毒能力的血把二十多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第三,他據(jù)根對自己血液中抗毒物質的分析,試制了一些抗蛇毒的物質。他的血液已成了一種重要的研究對象和急救良藥。
幾年前,加拿大一家精神病院接收了一名精神病患者,這個病人時而恐怖,時而傻笑,時而沉默。醫(yī)生沒有給他服藥治療,而帶他到醫(yī)院走廊、病房、手術室等處一一參觀。沒有幾天,這個奇怪的病人就痊愈出院了。
這個病人叫吉姆斯,是加拿大的一位建筑師。當時,他接受了設計一座精神病醫(yī)院的任務。什么樣的布局才算是最合理呢?吉姆斯想:一般建筑物是從正常人的心里體驗角度設計的,但精神病人對顏色、光線、空間的感覺與正常人不同,因此,對精神病人來說可能是不舒適和不合理的,甚至會引起恐怖感,加重他們的病情。而要掌握精神病人的心理體驗,設計適合于精神病人的建筑,最好的辦法是使自己暫時成為一名“精神病人”,用精神病人的眼光去觀察現(xiàn)有精神病院的布局、明暗、色彩是否“合理”。
于是,這位建筑師別出心裁地服用了某種致幻劑,藥性發(fā)作時,他發(fā)現(xiàn)醫(yī)院里長長的走廊仿佛沒完沒了,陰森可怕。切身的體驗使他認識到精神病患者確有異常的長度感。為了避免使病人產生不安和恐怖,他設計的新醫(yī)院沒走廊,只有圓形的大廳,病房就環(huán)繞著圓形的大廳。精神病學專家認為這個設計很成功。
(題圖:李恒辰)
摘自《科學畫報》198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