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玉
怎樣使自我批評得以開展起來?我認為,必須做到“三要”:
一要自知?!叭速F有自知之明?!泵珴蓶|同志生前曾說過:“我這個人啊,好處占百分之七十,壞處占百分之三十……我不是圣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無缺,應該一分為二看待自己?!白灾笔亲晕遗u的前提。倘若一個人連自己的毛病都采取“不承認主義”,哪能談得上進行自我批評呢?
二要善于自省。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主張。雷鋒生前每晚都要對他的言行“過電影”。美國著名政治家富蘭克林,在年輕時自定了十三項美德修養(yǎng)記錄冊,這十三項美德是:節(jié)制、恬默、守秩序、果斷、儉約、勤勉、真誠、公平、穩(wěn)健、整潔、寧靜、堅貞、謙遜。每天晚上自省一番,若有過失,便在相應的空格內(nèi)記上一個黑點。五四時期,惲代英同志制定了“每日自省表”,要求自己逐日填寫是否做了有利他人的事情。反躬自省是加強自身修養(yǎng)、進行自我批評的重要方法。自省要嚴格,要善于“橫挑”、“豎挑”,“吹毛求疵”,挑出自己的毛病。事實上,值得自省的問題是很多的:一個干部,是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個黨員,是不是發(fā)揮了先鋒模范作用?一個公民,是不是熱愛祖國,獻身四化?一個作家,寫的作品是不是有利于激發(fā)人民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這樣,經(jīng)常地自省,就能在“省”中認識缺點,振奮精神。
三要敢于自訟。謝覺哉同志生前比喻自我批評時說過一句話,叫做“跟自己打官司”,要打贏官司確實不易?!霸妗?、“被告”、“律師”、“法官”都是自己一人。這就要求對自己鐵面無私,對己不偏袒、不原諒、不留情。有的同志不喜歡自訟,專喜歡自頌。他們對成績沾沾自喜,津津樂道,而對缺點則遮遮掩掩,諱莫如深。這無異于堵塞自己進步的道路。
(摘自1981年10月27日《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