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芳賦
人們生活中的重大變動,往往帶來心身的種種變化,成為發(fā)生某些疾病的重要原因。近年來,對此曾作過定量的研究。荷姆斯和拉赫在1968年提出“生活變動單位”(LCUs)的概念。比如,他們把“對偶死亡”定為100單位,“離婚”定為73單位,等等.拉赫等人發(fā)現(xiàn),假如一個人在一年之中的變動單位總和不到150,來年便可能健康安泰,總和在150到300之間,則有50%的可能性在來年生病j超過300單位,有70%可能來年生病。拉布金和斯特魯寧1976年通過回顧性和前膪性的研究證明,生活變動單位的升高與心臟病發(fā)作猝死、心肌梗塞、意外事故、運動損傷、結(jié)核病、白血病、多發(fā)性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發(fā)生有顯著關系。
下面是甘德森和拉赫1974年發(fā)表的“生活變動事件和生活變動單位”數(shù)襲,括號內(nèi)為編譯者所加的簡要說明。這是美國的生活情況,而且僅僅從疾病角度進行的研究。其中有些因素,如取得成就、休假等等,只要情緒不因此過分激動,對身體還有有利的一面。但從此表亦可看出,無論喜事或者悲事都有致病的可能,因此編譯出來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