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陶
偶然翻讀《列寧選集》,有個小小的發(fā)現(xiàn)。列寧在談到路線方面的左的時候,不少地方在左字上是不加引號的。比如第二卷的262頁有.“來自左面的修正主義”;第四卷的261頁上有“肅清左傾學理主義”(過去譯為教條主義),“克服和擺脫左傾學理主義的錯誤”;270頁上有“左傾共產(chǎn)主義只是一種剛剛產(chǎn)生的還很年輕的思潮”;307頁上批評一個叫格奧爾基·魯卡奇的人寫的一篇文章是:“左得很,壞得很”。
可是,我們的報紙書刊,在一九七九年之前,幾乎凡是碰到談路線問題的左字,都要用引號把它引起來。一九七九年二月以后,由于《光明日報》的率先倡議和實踐,把這類左字上的引號去掉了,這不但是左字的一大解放,也是人們精神的一大解放。影響所及,從中央文件到報紙書刊不帶引號的左字日漸多起來了,但是,直到現(xiàn)在,這種帶引號的左字,在報道和文章中還是往往赫然在目。
人們自然就會發(fā)問:這類左字為什么要帶引號呢!為什么又要把引號去掉呢?
人所共知,左派革命政黨中是有一種帶引號的“左派”的,左傾路線的左字帶上引號是同這種帶引號的左派密切相關的。俄國一九○五年革命失敗之后,在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左派政黨中,出現(xiàn)了一個以波格丹諾夫為代表的左傾機會主義集團,人們又叫它“召回派”,這是一個極左派,也就是假左派,為了與列寧領導的真左派相區(qū)別,人們就在這類左派上加上引號,這是必要的和正確的,與此相聯(lián)系,也就在他們推行的左的路線上也加上了引號,這就不是必要的和正確的了。
作為政治立場、作為派別來說,的確有左派、中派、右派之分。左派是堅持革命的,中派是妥協(xié)動搖的,右派是反對革命的。可是,在路線問題上,情形與此迥然不同,只有正確路線與錯誤路線之分,錯誤路線又表現(xiàn)為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和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兩種形態(tài)。如果說左派有真左派和假左派的區(qū)別的話,錯誤路線就沒有真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和假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區(qū)別了,怎么可以在左字上加引號呢?
去掉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一詞左字上的引號,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建國三十年來,我們的錯誤主體是左傾路線的錯誤,這條路線給我們帶來了禍國殃民的嚴重后果。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確定了工作重點轉移的方針,拋棄了那條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但是,深入批判左傾路線的錯誤,徹底肅清左傾路線的流毒,還是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的長期的任務。因為,實踐證明,在我們黨內(nèi)還沒有發(fā)現(xiàn)有哪個害所謂“右傾頑癥”的代表人物,而染了“左傾頑癥”的卻大有人在,他們是主張寧左勿右的,是認為左比右好的。因此去掉路線問題上左字的引號,有利于我們既反左又反右的兩條戰(zhàn)線的斗爭。也免得有人以不打引號的所謂左傾自居進行招搖撞騙。誰左了,誰就錯了,應該認真地治一治那種嗜左恐右的老毛病。
可見,把左字從引號中解放出來,是有利于把人們的思想從左的牢籠中解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