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升
黃里同志做人的根本原則就是“利己”,然而他又在前面加上一個條件:“不損人”,這就是貫穿他的文革的精神。他想了兩個辦法:一是平時勞動時,誰也不占誰的便宜,誰也不剝削誰……,二是在緊要關(guān)頭,首先保住自己的生命再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樣行得通嗎?
首先我認為個人的利益是依附著一定的階級而存在的,這是很明顯的事實。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資產(chǎn)階級掌握了政權(quán),一切都是為了維護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也就只有資本家的個人利益被保全著。而工人階級勞動人民是受壓迫的階級,在那個社會里,根本就沒有工人和勞動者的個人利益。社會主義國家里,工人階級是領(lǐng)導(dǎo)階級,勞動人民當(dāng)家做主人,我們要消滅壓迫和剝削,我們每個人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證。所以說,沒有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勞動人民的解放,就根本談不上個人的解放。
黃里同志不理解這個明顯的道理,因而他主張“誰也不占誰便宜”,“誰也不剝削誰”,就是要各人只管自己的利益。這樣作的結(jié)果一定是各顧自己、一盤散沙,而革命根本不可能勝利,無產(chǎn)階級廣大人民也得不到解放。試問:這是人人在為大家嗎?盡管你不去損人,但不消滅剝削階級,人家總要來損你,你雖然自掃門前雪,也是不行的,這樣看來,黃里不是歪曲了個人同集體的關(guān)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