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連才把他在革命的事業(yè)里所作的會計工作,看成是“沒有出息”的工作。但究竟什么叫有“出息”呢?
所謂“出息”先要看你站在什么立場上來看問題。在舊社會,統(tǒng)治階級把“出息”看成是“升官發(fā)財”,即在社會上要“出人頭第”,騎在廣大的勞動人民頭上,實行壓迫和剝削。在新中國,我們說一個人有出息,就是說他對祖國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對人民的集體利益忠心耿耿,他能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為實現(xiàn)人類最美好、最幸福的社會——共產主義而奮斗。
很顯然,史連才所說的“有出息”,并不是后者;他是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像史連才這類的思想,我過去也有過。我從前是個鏇床工人,一九五○年組織上調我去做青年團工作,當時我不愛干,怕把技術丟掉。但又一想,這是當干部,就勉強干啦,這是首先從個人利益出發(fā)的。一九五三年,為了加強對工人進行政治教育,組織上又把我調到省黨校去學習。當時我是不愛干的,覺得這種工作是“耍嘴片子”“沒有出息”。經過學習后我認識到:我們國家正在開始巨大的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但是要建設社會主義,就必須不斷地提高工人的思想覺悟,引導他們向著人類最美好的、最幸福的共產主義社會前進。這是一件多么有重大意義的工作?。拇?,我對做這一件“平凡”的工作感到光榮,我也安於這種工作啦。當然,我還要努力學習,特別是學習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把我的工作、思想提高一步,克服個人主義思想。
最后讓我再說一句:任何一個首先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是不會進步的,也是不會有出息的。只有對祖國、對人民的集體利益無限忠誠和有高度的責任心,以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對祖國有所貢獻的人,才會不斷地進步,才會有出息。
(柳河石綿廠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