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
山地建設的可持續(xù)性:冬奧會及其他
-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奧運會?都靈2006年冬奧會的背景和遺產
- 山地地形下體育建筑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與設計方法
-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獲2015年度RIBA詹克斯獎
- CTBUH公布2015年度人居建筑獎和十年成就獎
- 東南·中國建筑新人賽在南京舉行
- 2015年艾特獎新增四大建筑設計獎
- RISING建筑周在哥本哈根舉行
- 2015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jié)舉行
- 首屆國際建筑遺產保護博覽會在滬舉辦
- 2015深雙北京推廣會舉行
- 賴特名作成功遷至水晶橋博物館
- 意大利斥巨資整修羅馬斗獸場
- 上海SOHO復興廣場建成
- 悉尼空中通道正式開放
- 中國西部科技創(chuàng)新港正式開放
- 扎哈獲臺灣淡江大橋設計權
-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即將開放
- 越南第一高樓開始動工
- 印度艾滋病兒童收容所建成
-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總部大樓建成
- 新西蘭雷恩·萊藝術中心正式開放
- 澳洲最長夯土建筑建成
- 紐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即將開放
- 蓋里將為洛杉磯規(guī)劃設計河道
- 荷蘭鹿特丹眾籌人行天橋建成
- 哈佛大學人類學院建成
- 勞力士辦公大樓開始動工
- 坂茂公布尼泊爾應急避難所方案
- 順勢而行
——關于北京2022年冬奧會規(guī)劃設計工作的一些思考 - 都靈2006年冬奧會的4個場館
- 都靈2006年冬奧會監(jiān)測
- 節(jié)能減排、重復使用、回收利用
——可持續(xù)冬奧會的關鍵因素 - 霍爾門科倫跳臺滑雪塔,奧斯陸,挪威
- 隆涅跳臺滑雪塔,法倫,瑞典
- 夏澤魯格山服務設施,吐根堡,瑞士
- 筆架山景區(qū)一期服務設施,井岡山,江西
- 泰納龍藍色寓所,馬尼,希臘
- 絲帶教堂,尾道,廣島,日本
- 大號小屋,卑爾根,挪威
- 奧爾蘭天空觀景臺,松恩—菲尤拉訥,挪威
- 論玩興
——弗蘭克·蓋里訪談 - 山地建成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性
- 海與光:三聯海邊圖書館的兩面
- 過多的水平性表達
——論三聯海邊圖書館的設計意圖與形式策略 - 基于設計促進健康理論的寒地大學校園設計策略
- 基于氣候因素制約的寒地體育場館地域適應性設計研究
- 對“差錯”的禮贊
——銀川當代美術館 - 從數字設計到數字工廠
——2015年DADA“數字未來”暑期工作營系列活動 - 拿什么與城市分享
- 流動的中國:聚焦中間地帶
- 阿爾卑斯山的重生:依山而居
- “城市翻修”教學系列報告(25):美麗長安街
——政府建筑改造設計 - 改進建筑60秒
- 城市界面填空題
——國發(fā)·平江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