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英
摘要: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學生未來升學考試中的重點考察內容之一。那么如何做好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呢?以下我將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
眾所周知,英語是一門外語學科,在我國以往的教育歷史中并不存在這一科目,而是現(xiàn)代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了適應我國不斷對外開放和交流的需要的結果。尤其是二十一世紀以來,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的主流趨勢,各國之間不論是在經濟還是文化、軍事方面都有了更進一步的交流,而國家交流最先要跨越的障礙就是語言。雖然聯(lián)合國規(guī)定了五種國際交流官方語言,但從實際應用角度來看,英語是世界上適用范圍最廣泛的語言,并且很多國家尤其是西方諸國會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因此為了便利我國未來的對外交流,改革開放以來將英語設置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門科目,并且隨著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英語的教學時間也不斷地提前:從以往的初中階段開始教授英語逐漸轉變?yōu)閺娜雽W一開始就教授英語。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最適宜學習語言的年齡階段就可以打下一定的語言基礎,從而為我國未來對外交往培養(yǎng)實用型、專業(yè)型人才。
語言通常情況下分為口語和書面語,而從我國英語的教學實際出發(fā),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書面語和口語幾乎是沒有區(qū)分的,并且初中階段學生英語水平的考察通常也是書面形式為主,而其中又以知識綜合性最強的閱讀為主要考察內容。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也會著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通過閱讀一方面塑造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另一方面則是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和語法熟練程度,從而讓學生不論是在日常對話交流還是書面英語表達方面都能夠得到相對應的鍛煉,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課堂教學要精細化且層次分明
英語和語文同屬于語言型科目,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側重的方向卻大不相同。語文是以我們的母語漢語為載體,表達方式和情感呈現(xiàn)都符合長期處在漢語環(huán)境中的中國人的思維和語言使用習慣,即使是最掌握的文言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的思維基礎。而對于英語學習來說,學生卻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即使小學階段學生已經從單詞和最為基礎的語法方面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入門知識,但進入初中階段在系統(tǒng)性的英語語法和更具難度性的閱讀方面來說,學生依舊存在陌生感。所以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也就相對于語文學習來說大得多,從而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提高知識的學習效率。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最大限度的將知識內容精細化講解。英語課本中所選擇的文章不論是在英語單詞的難度,還是語法方面都是在考慮學生某一階段學習需要和學習能力的基礎上設定的,并且從中考考察狀況來看,課本文章中所出現(xiàn)的單詞和語法機會是百分之百的必考幾率,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做好“錙銖必較”,不放過任何細小的知識點。一方面,作為教師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做到不斷地自我提高,因為教學不能僅僅依靠教師以往知識儲備的輸出,還需要教師在此過程中不斷補充進新的內容,從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保持知識教學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另一方面,針對教材文章來說,教師要做到精細化講解,不光是針對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更要在了解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對于文章中出現(xiàn)的有用的詞匯和語法進行有選擇的補充,從而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最大限度的吸收知識。
其次,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達到知識講解面面俱到的基礎上,還要做到有針對性,尤其是做好知識內容的層次劃分,從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到詳略得當,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和精力。為了方便學生的知識學習的層層遞進,英語教材在知識規(guī)劃方面一般采取章節(jié)、單元的方式,每個單元都會圍繞一個或者幾個主要知識點進行延伸,但在通過文章進行知識呈現(xiàn)過程中,學生通常無法自主分辨出重難點內容,所以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予指導。通常,作為教師我們在備課過程中就會對知識進行層次的預設,結合教學大綱來挑選出重難點內容,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由于環(huán)境、學習基礎和興趣等各方面的原因,預先制定的重難點不一定和學生學習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重難點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反饋來進行教學重難點的調整,尤其著重于不同知識點所占用的教學時間的調整,從而合理規(guī)劃教學節(jié)奏和進度,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二、引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對于學生來說,語言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算是沒有學習捷徑的存在,基本上只能依靠學生精力和時間的付出才會展現(xiàn)出學習成效。對于英語閱讀教學來說更是如此,學生只有保證一定的練習量,才能最終呈現(xiàn)質的變化。所以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通過習慣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惰性,進而形成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首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每日一練的習慣。對于英語閱讀能力的鍛煉來說,一方面,課本上通常每個單元只包含幾篇文章,目的也主要是通過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語法和單詞幫助學生最快速的掌握所需要的知識內容,對于學生能力的進一步鞏固作用甚小。所以也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外給予學生更多文章閱讀的機會;而另一方面則是針對中考來說所需要的單詞量和語法并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綜合以上兩方面的考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每個單元知識點的特點,給予學生提供額外的文章閱讀練習,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承受能力每天布置幾篇文章作為閱讀作業(yè),從而一步步幫助學生形成每天閱讀練習的習慣。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習慣。第一部分所說的每天一練基本上是帶有教師強制性的作業(yè)成分,并且很難照顧到所有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就容易使得部分學生產生厭煩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有目的性的引導學生去閱讀自己喜歡的內容,例如童話故事、幽默段子甚至是小說等。雖然從應試教育來看對于提高學習成績不會有直接性的幫助,但這種形式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所學語法知識的活學活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塑造學生的英語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總之,以上就是我針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些看法和教學建議,與君分享,希望未來英語閱讀教學能取得更好地成果,為我國的對外交流培養(yǎng)更多實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