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當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正處在高速發(fā)展時期。地鐵工程建設材料消耗量巨大,其中甲供材費用占整個工程成本的 30% 以上[]。在實際管理中,材料超供現象屢見不鮮。例如,廣州地鐵5號線提報甲供物資需求時,未依據預算成本清單進行審核,最終導致成本遠超計劃范圍[2];長沙地鐵3號線建設過程中,甲供物資管理較為粗放,領用量遠超計劃[3]。從實際案例研究來看,甲供材頻繁出現超供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一是建設單位在申報采購數量時,計劃需求與實際需求不符;二是甲供材在流轉過程中,材料上報數據與實際用量不一致;三是建設單位對資金流和物流數據的管控薄弱[4-6],物資成本支出依賴事后報表統(tǒng)計,無法及時控制材料消耗及成本支出。
當前,大多數學者對甲供材問題的研究停留在甲供物資的管理上。例如,周卓爾[主要聚焦于采購管理,提出按實際情況設置方案、強化評標專家管理與培訓,以及構建信用評價管理機制的策略。吳芊熠8基于貴隆項目實際管理過程,分析了甲供物資管理現狀,并提出了“零庫存”
物資管理模式。李巧巧梳理了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甲供物資清單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如清單編制不準確、物資分類不清晰等,并提出加強清單審核、優(yōu)化分類標準等應對措施。駱偉棟[0]分析了鐵路建設項目甲供物資管理現狀及其與精益化管理不相適應的問題,探討了提升鐵路建設項目甲供物資精益化管理的措施。賈志敏等[對水電工程甲供材料核銷中超耗、欠耗現象的根源進行了分類解析,并從業(yè)主單位的角度探討了相關應對措施,如加強材料核銷管理、優(yōu)化材料計劃編制等。上述研究大多未涉及甲供材的調用和用量控制。雖有個別文獻有所涉及,但僅提出了較為粗放的管理措施,無法克服甲供材管理分散、數據管控薄弱的問題,因而難以有效解決超供問題。
為了更好地掌握甲供材物資的領用和消耗數據,部分學者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甲供物資管理問題進行了研究。例如,李妍[1]運用二維碼信息技術,為進場設備物資賦予唯一“身份碼”,實現物資的“一物一碼”對應,建立二維碼追溯系統(tǒng),實現物資全生命周期內的質量追溯。范澤福[13采用信息化手段,將甲供物資的臺賬管理應用于甲供物資的招標管理、合同簽訂、進場交接、施工使用、余料回收的全流程中。然而,以上研究僅停留在甲供材管理流程中存儲數據的數字化層面,尚未涉及超供問題的解決方案。
其他行業(yè)針對材料采購和庫存的信息化管理可為地鐵項目甲供材管理提供借鑒。例如,劉宏文[14]以山東省物資儲備管理中心為例,設計通過融合業(yè)務與財務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打造高度集成的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以提升物資儲備管理單位的整體效能。陶玉妃等[15]探討了浙江大學實驗耗材采購系統(tǒng)的建設實踐。該系統(tǒng)包含多種采購內容,具備臺賬管理、耗材調劑、出入庫登記等多功能。此外,該系統(tǒng)與其他系統(tǒng)(如信息中心、實驗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統(tǒng)、庫房系統(tǒng)、財務系統(tǒng))的協(xié)作性和互通性得到了顯著增強。王子騫則通過信息化手段成功實現了采購、出入庫信息的數字化存儲與高效傳遞,顯著降低了物資采購及庫存管理的成本。胡雪蓮等[1在公立醫(yī)院采購管理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其通過在信息系統(tǒng)中嵌入區(qū)域統(tǒng)一的采購制度和流程,實現了對區(qū)域內公立醫(yī)院采購預算、需求、審批、實施、檔案等所有環(huán)節(jié)的全面信息化控制,并支持了內外部數據的交互與共享。綜上可見,既有研究盡管采用了集成的方法對材料庫存進行管理,并通過建立集成信息化系統(tǒng)實現了全面的信息化控制,初步體現了集成管理的思想,但大多未考慮數據與控制流程的深度融合、動態(tài)匹配,以及針對各個流程所需具體數據的精準匹配。因此,在實現數據與控制流程深度融合方面,研究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因此,針對地鐵工程建設過程中甲供材頻繁超供、實際數據掌握不全、使用數據追蹤困難及管理體系割裂等核心問題,本文以信息化手段為載體,融入集成管理理念,以解決甲供材超供管理難題。首先,通過系統(tǒng)梳理甲供材管理流程,剖析其控制環(huán)節(jié)中的缺陷與難點;其次,設計控制流程圖,直觀展現關鍵控制點;最后,設計功能數據,實現數據與控制流程的緊密融合,為地鐵工程甲供材管理優(yōu)化提供理論框架和實踐支持。
1 研究方法及思路
1.1 集成信息系統(tǒng)體系
甲供材管理中出現超供問題的重要原因表現為:數據分散、流程割裂、信息不對稱和控制缺失。這些問題本質上是缺乏系統(tǒng)化的管理框架,致使數據、流程和控制機制無法有效集成。因此,本文提出信息集成方案,旨在通過數據、功能和控制三個維度的集成,構建一個統(tǒng)一的管理系統(tǒng),以解決地鐵項目超供問題。
集成信息系統(tǒng)體系(ArchitectureofIntegratedInformationSystems,ARIS)結構基于信息集成思想。該思想源于對經營過程的整體分析,強調通過系統(tǒng)化的方法,將業(yè)務流程、數據和控制機制集成到一個統(tǒng)一的框架中[18]。ARIS 結構中控制-數據-功能聯(lián)系圖如圖1所示。集成信息體系包括三個核心維度,以全面描述信息系統(tǒng)的各個方面,即數據維度、功能維度和控制維度。具體分為三個步驟:首先,從“需求定義”開始,明確系統(tǒng)的需求和目標,分析業(yè)務流程的基本框架,識別關鍵問題和控制點;其次,系統(tǒng)設計基于需求定義,設計系統(tǒng)的詳細結構和功能,包括控制邏輯、數據模型和功能模塊,建立控制、數據和功能之間的連接;最后,實施描述,描述系統(tǒng)的具體實現方式,包括技術選型、開發(fā)工具和實施步驟,確保系統(tǒng)能夠滿足需求并具備相應的功能。
圖1ARIS結構中控制-數據-功能聯(lián)系圖
1.2 論文研究思路
基于ARIS結構的需求定義和系統(tǒng)設計,本研究對甲供材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構建步驟如下:
(1)需求分析。首先,對甲供材管理流程和工作任務進行全面分析。識別各流程階段甲供材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明確各階段的關鍵控制點,為后續(xù)流程設計和數據功能設計提供基礎。
(2)控制流程設計?;贏RIS的控制維度,根據各階段的關鍵控制點,設計甲供材超供管理的控制流程。具體流程包括:在計劃控制階段,從合同清單中篩選甲供材項目,并計算合同理論用量;在現場調撥階段,實時更新調撥量,并判斷是否超供;在支付暫扣階段,計算超供金額,并在支付中扣除超領金額。
(3)數據與功能設計與集成。基于ARIS的數據維度,根據控制流程的設計,構建甲供材管理的數據表單。設計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數據表單,以確保數據的實時更新與精確關聯(lián)。結合ARIS結構,詳細描述甲供材數據與功能的關系,確保數據驅動功能的實現。
2 甲供材管理需求分析
2.1 流程分析
甲供材指由甲方采購并按照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向承包人供應的材料。在雙方結算時,該部分材料費用會在結算總價中扣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或安裝單位從甲方領取的甲供材數量可能會超過合同理論用量,這種現象稱為甲供材超供[19]。合同理論用量是甲供材管理的基礎,是基于設計圖樣、工程量清單及相應技術規(guī)范計算得出的材料理論使用量,并在工程合同中明確規(guī)定。在甲供材管理中,一旦發(fā)現超供情況,需要及時計算超供金額,并在財務支付階段進行暫扣。從計劃控制階段、現場調撥階段和支付暫扣階段分析甲供材管理流程[20],具體如下:
(1)計劃控制階段。甲供材的計劃控制以合同理論用量為重要參考數據,因此需要完成對合同理論用量的計算,其涉及圖樣用量和損耗系統(tǒng)的獲取。
(2)現場調撥階段。在此階段,實際調撥管理需要根據計劃調撥總量和實際調撥總量動態(tài)控制甲供材超供。其中,計劃調撥總量指在施工或安裝合同履行中,根據實際情況,按照現場計劃調撥情況來確定的甲供材總量。一般來說,計劃調撥總量初始值是按照合同理論用量初始值來確定的。當本期調撥量小于計劃調撥總量與實際調撥總量差值時,則本期調撥在計劃控制內,可以實施調撥。然而,考慮到工程現場實際調撥需求的高時效性與合同理論用量調整滯后性(變更流程時間)之間的矛盾,在合同執(zhí)行過程中,允許施工或安裝單位面臨調撥需求超過合同理論用量時,依據施工或變更圖樣、施工方案、聯(lián)系單等支撐材料,對計劃調撥總量進行增報,從而不影響現場供貨。因此,當本期調撥量大于計劃調撥總量與實際調撥總量差值時,現場計劃調撥不符合實際,應及時申報計劃調撥增加量,同時調整合同理論用量,方便管理人員及時查明原因,以防超供。
(3)支付暫扣階段。甲供材調撥完成后,如果施工或安裝單位出現超領,需在本次計量支付金額中扣除超領金額,保證業(yè)主方支付施工、安裝合同價款的合理性,做到物賬相符。
2.2 需求分析
(1)計劃控制階段。此階段關鍵是計算合同理論用量。然而,甲供合同與施工、安裝合同對應關系復雜,即一項施工、安裝合同可能關聯(lián)多個甲供合同,一項施工、安裝合同清單也可能關聯(lián)多個甲供合同,由多個甲供合同供貨。采用人工方式處理甲供合同與施工、安裝合同的對應關系,其關聯(lián)難度大,容易導致甲供合同清單分析工作量大,圖樣用量難以獲取。圖樣用量提取后,再通過相應的損耗/轉換系統(tǒng)轉化為理論用量,該過程工作量大、易出錯,統(tǒng)計工作效率較低。因此,在計劃控制階段,要提高圖樣用量、損耗/轉換系統(tǒng)的獲取效率,優(yōu)化計算過程。
(2)現場調撥階段。此階段關鍵是了解現場調撥情況,通過數據獲取方式,實時監(jiān)測本次調撥量,并判斷計劃調撥總量和實際調撥總量的差值。然而,現場無法實時監(jiān)管調撥數量。材料或設備的現場調撥與出人庫管理通常在線下進行,有時無法及時查驗簽收單等憑證,或存在審核不嚴格的問題,導致現場調撥數量的監(jiān)控力度不足,容易使甲供材實際調撥量與計劃調撥量脫節(jié),進而增加甲供材超供風險。為保障工程竣工交付,業(yè)主方往往不得不繼續(xù)供貨,使超供問題愈演愈烈,同時也無法對施工單位的超領情況進行有效預判。有時,因趕工、施工圖樣變更等情況,需要增加現場計劃調撥量。然而,線下申報計劃調撥量時,人工進行信息傳遞和資料審核,效率低且耗時多。因此,該階段的表單設計要實現對現場調撥情況的實時追蹤記錄,實時更新合同理論用量和計劃調撥總量,以調撥動態(tài)管理的方式實現對甲供材的用量分析,判斷超供行為,提高工作效率。
(3)支付暫扣階段。此階段關鍵是對超供金額進行扣除,實現甲供材計量支付。然而,在現場調撥階段,由于超供量和超供金額的統(tǒng)計數據缺失或不足,無法對施工單位的超領情況進行有效預判,業(yè)主方在支付施工、安裝合同款時無法合理扣除施工單位的超領金額。因此,本階段必須依據現場調撥階段的甲供材用量分析,準確計算超供金額。
根據對甲供材超供管理的需求分析,識別并構建了各階段關鍵控制點及其交互關系的可視化模型,甲供材超供管理關鍵控制點視圖如圖2所示。
3甲供材管理控制流程設計
根據流程和需求分析,進一步設計甲供材的超供管理控制流程圖,如圖3所示。
3.1 計劃控制階段
此階段的核心任務是準確計算甲供材的合同理論用量,并進行后續(xù)管理。具體如下:
(1)甲供材圖樣用量計算。從施工或安裝合同清單明細表中篩選出被識別為甲供的材料,提取其圖樣用量。
(2)損耗/轉換系數提取。根據甲供材的物質類型,提取相應的損耗率和轉換系數。
(3)合同理論用量計算。結合甲供材的圖樣用量、物資類型和轉換系數,計算合同理論用量。
3.2 現場調撥階段
(1)現場調撥情況追蹤。此階段設置三個控制點,依據“本期調撥量 ? 計劃調撥總量-實際調撥總量”來判斷是否可以進行現場實際調撥。當調撥無法滿足需求時,需增報計劃調撥量。增報計劃調撥量有兩種方式,分別為變更/修正合同理論用量和申報計劃調撥增加量。根據“累計計劃調撥增加量/合同理論用量 ? 某比例”(不同甲供材料比例不同,比例的制定需要以較多甲供材歷史結算數據為依據)來判斷選擇哪種方式增報計劃調撥量。當通過變更/修正合同理論用量來增報計劃調撥量時,根據“合同理論用量 gt; 原計劃調撥總量”來判斷最終的計劃調撥總量。通過這三大控制點,實時記錄現場每一次調撥的數量和用途,確保調撥信息準確無誤。
圖2甲供材超供管理關鍵控制點視圖
圖3甲供材超供控制流程圖
(3)甲供材用量分析。根據實際調撥量和合同理論用量,計算當前階段的剩余庫存、超供情況,為后續(xù)的支付階段提供數據支持。
3.3 支付暫扣階段
(1)本期暫扣超供金額計算。根據現場調撥數據和合同理論用量,計算本期的超供金額。
(2)本期實際支付計算。在確認超供金額后,計算本期應支付金額,扣除超供部分。此外,還應提供支付暫扣的歷史記錄,確保后續(xù)支付能夠依據超供金額進行合理扣除。
(2)計劃調撥量和合同理倫用量實時更新。當本次調撥無法滿足需求時,涉及計劃調撥總量或合同理論用量的更新,需要確保實時更新并記錄甲供材的計劃調撥量和合同理論用量,為甲供材用量分析及判斷是否超供提供數據支撐。
4甲供材信息化管理
4.1. 1 業(yè)務數據設計
計劃控制階段主要任務是計算合同理論用量,需獲取圖樣用量和損耗/轉換系數,計算并匯總。本階段的數據設計依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標準》(GB/T50500—2024)中的表E.2.1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清單計價表和表G.1.1發(fā)包人提供材料一覽表。前者可獲取材料數量,后者可獲取損耗/轉換系數。基于ARIS甲供材計劃控制階段的數據-功能聯(lián)系圖如圖4所示。
(1)甲供材圖樣用量計算。為了方便提取甲供材圖樣用量,設計圖4表單 ① 和表單 ② 。其中,表單 ① 是合同清單明細表,為了降低獲取甲供材圖樣用量的工作量,在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清單計價表的基礎上增加“主材/設備是否甲供”一欄,實現快速判斷材料/設備是否甲供。在此基礎上,設計表單 ② 合同清單拆分表,以篩選出合同清單明細表中為甲供的設備/材料。因拆分表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取甲供材的理論用量,核心數據是數量,故只保留基本的信息、計量單位和工程量。此外,為了實現快速匹配材料/設備的損耗/轉換系數,增設“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一欄。
(2)損耗/轉換系數提取。為獲取甲供材對應的設計損耗/轉換系數,設計圖4表單 ③ ,即甲供材物資類型庫表。該表單參考發(fā)包人提供材料一覽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地鐵項目每條線路的甲供材合同清單的開項、命名規(guī)則等均不相同,線路之間很難共用同一物資庫,考慮到后期清單關聯(lián)的易操作性,需對各地鐵線路單獨創(chuàng)建物資庫,命名與甲供材合同清單開項保持一致,該項表單為新建表單。
(3)合同理論用量的計算和匯總。獲取到圖樣用量和損耗/轉換系數后,即可進行合同理論用量的計算。合同理論用量的計算工作量大、易出錯,統(tǒng)計工作效率低,故設計圖4表單 ④ ~表單 ⑥ ,利用數據庫技術和信息系統(tǒng)管理平臺,實現合同理論用量的自動計算和匯總。合同理論用量計算過程主要是將合同清單拆分表掛接到甲供材物資庫表對應的“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和“相應損耗/轉換系數”后,自動計算的“合同理論用量”。然后,確定甲供材某一清單項目在合同中所需供應量。最后,再匯總形成甲供材合同理論用量。因此,需要三個表單,即圖4中的表單 ④ 合同清單理論用量表、表單 ⑤ 甲供材合同清單理論用量表和表單 ⑥ 甲供材合同匯總清單表,分別記錄施工/安裝合同清單中甲供材合同理論用量、甲供合同各清單項目合同理論用量和甲供合同理論用量匯總。圖4中的表單 ④ 是實現合同理論用量的計算,是表單 ② 和表單 ③ 的掛接合并,同時增加計算得到的合同理論用量一欄。表單 ⑤ 是匯總得到的甲供材合同各清單項目合同理論用量,其重點是匯總的理論用量,計算合同理論用量所用到的參數不再需要,故刪除。表單 ⑥ 是甲供材合同所需的合同理論用量的匯總,確定甲供合同的匯總信息,只需突出甲供合同的基本信息,故表單中需要明確甲供合同名稱、合同數量、所屬線路及供貨單位。
4.1.2 功能實現
在甲供材計劃控制階段的業(yè)務數據設計中,借助數據庫技術和信息系統(tǒng)管理平臺,系統(tǒng)能夠自動分析合同清單中的甲供材清單及相關數據,并自動計算合同理論用量?;贏RIS甲供材計劃控制階段的數據-功能聯(lián)系圖如圖4所示。
(1)圖4表單 ① 增設“主材/設備是否甲供”,表單 ② 將甲供材從合同清單中拆分出來,實現系統(tǒng)自動分析合同清單中的甲供材清單及數據,獲取圖樣用量。
(2)表單 ④ 從表單 ②~ 表單 ③ 中獲取圖樣用量和損耗/轉換系數,根據公式(合同理論用量 Σ=Σ 合同清單拆分表數量 × 損耗/轉換系數)實現系統(tǒng)自動計算合同理論用量。
(3)表單 ⑤ 和表單 ⑥ 根據公式(甲供合同理論用量匯總 =Σ 甲供合同各清單項目材料理論數量 =Σ ( Σ 施工/安裝合同清單中甲供項材料理論用量) =Σ[Σ (合同清單拆分表數量 × 損耗/轉換系數)]),實現對甲供材理論用量的匯總。
4.2現場調撥階段數據設計及功能實現
4.2. 1 數據設計
(1)現場調撥情況追蹤,以及計劃調撥總量和合同理論用量實時更新。在現場調撥階段,必須精準記錄計劃調撥總量、實際調撥總量及本次調撥量,這是判斷本次調撥任務是否順利執(zhí)行的關鍵指標。若本次調撥無法完成,則需啟動計劃調撥總量的增報流程。該流程具體包括兩種策略:一是直接申報計劃調撥總量的增加值;二是對合同理論用量進行調整,以更新計劃調撥總量。在設計調撥管理表數據單時,需綜合納入上述所有數據要素?;贏RIS甲供材現場調撥階段的數據-功能聯(lián)系圖如圖5所示。其中,為記錄計劃調撥總量及其初始值,以及當調撥未能如期完成時,合同理論用量、計劃調撥總量增加值和計劃調撥總量的數據更新,設計了表單 ② 計劃調撥單,為后續(xù)的現場調撥提供數據支撐和數據更新。圖5表單 ③ 現場調撥單著重體現用于即時判斷調撥可行性的三個核心數值:計劃調撥總量、實際調撥總量及本次調撥量,以確?,F場調撥決策的快速響應。
圖4基于ARIS甲供材計劃控制階段的數據-功能聯(lián)系圖
圖5基于ARIS甲供材現場調撥階段的數據-功能聯(lián)系圖
(2)甲供材用量分析。在現場調撥階段,另一關鍵任務就是判斷是否存在超供行為,這就需要對甲供材實際調撥總量和合同理論用量進行分析,計算當前階段超供或欠供狀況,故設計表單④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編制圖5表單 ④ 甲供材超欠供清單明細表,表中涵蓋了材料的基本信息。為了量化實際調撥總量和合同理論用量的差值,增設“實際用量和理論用量差值”。此外,為明確判定超供行為的存在與否,并精確計算由此產生的超供金額,表單還增設“是否超合同理論用量”和“超合同理論用量金額”兩項內容,為后續(xù)支付階段提供數據的支撐。
4.2.2 功能實現
甲供材調撥管理業(yè)務通過數據庫技術可以關聯(lián)甲供合同清單理論用量表、計劃調撥單與現場調撥單,并利用信息系統(tǒng)管理平臺,判斷本次調撥量、計劃調撥總量、實際已調撥總量和合同理論用量之間的數據大小與比例關系,從而確定本次實際調撥是否可以發(fā)生,對現場調撥進行數量動態(tài)監(jiān)控,并利用系統(tǒng)進行計劃調撥單在線申報,從而預判超領情況。具體如下:
(1)圖5中,表單 ② 通過關聯(lián)表單 ① ,確定計劃調撥總量的初始值。
(2)圖5中,表單 ③ 為現場調撥能否發(fā)生提供數據支撐。本次調撥若不能發(fā)生,可在系統(tǒng)中將更新的數值填入計劃調撥表單 ② 中,并重新生成表單 ③ ,再次判斷調撥能否發(fā)生。
(3)圖5中,表單 ④ 可以實現在調撥完成后,判斷是否發(fā)生超供及超供金額。
4.3支付暫扣階段數據設計及功能實現
4.3. 1 業(yè)務數據設計
在現場調撥階段,甲供材超欠供清單明細表已經判斷出每次調撥發(fā)生后是否超供,以及超供時的超供金額。因此,在支付暫扣階段,只需匯總本期內發(fā)生的超供金額,并在當期支付中予以扣除即可。為此,設計了兩個核心表單?;贏RIS的甲供材現場調撥階段的數據-功能聯(lián)系圖如圖6所示。在圖6表單 ② 甲供材超領匯總單中,除了關鍵指標“本期末累計超合同理論用量金額”,為避免合同支付時的混淆,清晰標注了材料信息及本期材料對應的合同信息。而在圖6表單 ③ 合同支付清單的記錄中,進一步細化了支付管理的多個維度:為追蹤歷史支付進度和超供扣款的歷史記錄,設計“上期末累計應付金額”和“上期末甲供材超供累計扣款”兩欄;根據當前支付周期內的合同進度及甲供材使用情況,設計“本期應付金額”,以反映新產生的應支付給供應商的金額;為評估合同整體的支付情況,設計“本期末累計應付金額”;設計當前支付周期內因甲供材超供而扣除的金額為“本期末甲供材超供扣款”;為了評估超供成本及調整后續(xù)的管理,需要綜合上期末超供累計扣款與本期末超供扣款,得出截至當前的總超供扣款金額“本期末甲供材超供累計扣款”;結合本期應付金額及超供扣款情況,得出“本期實際支付”;其中為了衡量本期支付進度的完成情況,設計“本期累計支付比例”。
4.3.2 功能實現
甲供材財務管理業(yè)務依托數據庫技術和信息系統(tǒng)管理平臺,實現數據自動關聯(lián),自動計算甲供材超供金額,同時在線進行甲供材計量支付。當合同理論用量和實際調撥總量數值發(fā)生變化時,系統(tǒng)能夠及時更新超供金額。待下次支付申請報審時,根據實時超供金額,繼續(xù)暫扣或返還給施工、安裝單位。具體如下:
(1)圖6中,通過對表單 ① 的匯總,自動計算本期甲供材超供金額,得到表單 ② 。(2)圖6中,表單 ③ 通過關聯(lián)表單 ② ,可得到本期末甲供材超供扣款金額,進而得到本期實際支付金額,實現在線甲供材計量支付。
5 結語
本文從集成管理的角度出發(fā),深入分析當前甲供材超供管理流程,并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明確超供管理的關鍵控制點,詳細探討甲供材超供控制流程,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了相應的管控表單,實現了設計與功能的連接。通過引入信息化手段,優(yōu)化了甲供材超供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顯著提升了地鐵項目甲供材管理效率。同時,信息化管理方法有效控制了甲供材的消耗量和成本,保障了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進度控制。本研究不僅為地鐵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甲供材管理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也為其他類型項目的甲供材管理提供了寶貴經驗。依托信息化手段,本文進一步提升了甲供材管理的精準度、透明度和實時性,為甲供材管理的長效、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參考路徑。
參考文獻
[1]張川,劉純潔.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現場管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及應用[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4,17(8):108-111.
[2]王濤.地鐵建設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6.
[3]何洪寧,王蕊.基于城市地鐵工程材料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研究[J].科學與信息化,2018(22):181-181.
[4]陸也.EPC項目中甲供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交通與冶金材料,2023,3(S1):18-20,24.
[5]曹曉麗,段開宇.論工程造價管理中甲供材料全過程管理[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4(12):246.
[6]姚海樂,陸從安.總承包項目模式下甲供材料的采購與供應管理[J].四川水力發(fā)電,2012,31(S1):28-30.
[7]周卓爾.城際軌道建設項目甲供物資采購管理評價及優(yōu)化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22.
[8]吳芊熠.EPC總承包項目甲供物資管理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9.
[9]李巧巧.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甲供物資清單管理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J].鐵路采購與物流,2023,18(5):48-49.
[10]駱偉棟.鐵路建設甲供物資精益化管理的探討[J].鐵路采購與物流,2022,17(7):41-42.
[11]賈志敏,徐洲.水電工程甲供材料超耗、欠耗原因及其應對措施[J].云南水力發(fā)電,2019,35(2):164-166.
[12]李妍.淺談鐵路建設甲供物資信息化管理的應用[J].鐵路工程技術與經濟,2023,38(3):65-67.
[13]范澤福.新上鐵路建設項目甲供物資管理信息化的應用[J].管理觀察,2018,(5):9-10,13.
[14]劉宏文.物資儲備管理單位信息化系統(tǒng)建設與業(yè)財融合研究——以山東省物資儲備管理中心為例[J].商業(yè)會計,2024 (16): 47-51.
[15]陶玉妃,馮建躍,孫益,等.實驗耗材采購信息化平臺建設與管理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38(4):271-274.
[16]王子騫.A發(fā)電集團物資采購與庫存管理信息化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9.
[17]胡雪蓮,胡玉琴.區(qū)域公立醫(yī)院采購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衛(wèi)生經研究,2024,41(7):86-90
[18]梁曉鳳.信息系統(tǒng)集成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20.
[19]謝姍姍.淺析建設工程甲供材料的控制與管理[J].江西建材,2015(15):300,233.
[20]王嘉煒.地鐵項目建設期合同管理信息系統(tǒng)方案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22.PMT
收稿日期:2025-11-20
作者簡介:
王弼寧(通信作者)(1987—),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供電系統(tǒng)管理、信息化。
錢凱茵(2001一),女,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
劉嘉莉(1998—),女,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
李潔(1970—),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