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蘑菇前,我們常會輕拍蘑菇頭,幫它釋放孢子以進行下一輪繁殖;拔起蘑菇后,會看到連接土壤的絲狀物質,像網(wǎng)一樣緊緊包裹著土壤,這就是蘑菇的菌絲。作為真菌生長的根基,菌絲在真菌生命活動中至關重要。
科學家發(fā)現(xiàn),菌絲不僅對真菌意義重大,還有著許多奇妙的功能。在自然界中,菌絲既能作為支架固定物質,又能吸附細菌?;谶@一特征,科學家將菌絲引入建造領域,讓它成為獨特的生物支架。
以粗糙脈孢菌的菌絲為例,它能分解尿素產生銨根離子(NH4+)和碳酸根離子(CO32-),與周圍環(huán)境中的鈣離子(Ca2+)結合生成碳酸鈣(CaCo3),這些碳酸鈣以菌絲生成的支架為基石不斷累積,完成自身的生物礦化(由生物體通過生物大分子的調控生成無機礦物的過程)。
其實,我們身體里也有類似的“建造”過程。骨骼讓我們的身體保持一定形態(tài),構成長骨骨干的主要結構單位是骨單位,中軸是一條縱行管道,周圍有4~20層同心圓排列的骨板,骨細胞位于骨板內或骨板間,調控著骨骼重塑和礦物質平衡。
在材料科學領域,科學家模擬了這一自然現(xiàn)象,讓菌絲支架作為骨單位,將其高溫滅菌后接種巴氏鏈霉菌,鏈霉菌可以產生脲素酶,從而促進尿素的分解,完成細菌礦化。具體合成還受到培養(yǎng)基中營養(yǎng)物質的調控。借此制造出了具有仿骨幾何形狀的生物礦化工程活性材料。
與傳統(tǒng)水凝膠相比,這種以菌絲為基礎的生物礦化材料優(yōu)勢顯著。將菌絲加工成具有復雜的內部幾何形狀,通過其自身或細菌礦化,可實現(xiàn)可控礦化結構,礦化效率高,生物礦物硬度大,而且其活性保持時間可長達4周,4周后礦化結構仍能繼續(xù)生物礦化。
這種生物礦化工程活性材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時還能用于更多建筑自組裝、自修復甚至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景。
(責任編輯 / 段雯娟" " 美術編輯 / 徐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