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ectof standardized follow-up model onself-management abilityof diabetic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Endocrinology of the First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Gansu Province fromJanuary 2023 to July2O23 were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FM follow-up management for6 months,and the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dical services.HbAlc level,SES score and SDSCA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HbAlc leve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lt;0.001) ,but itchanged little in thecontrol group (P=0.12 ).At the same time, the SE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lt;0.001)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6) . In addition, SDsCA scores showed that the behavioral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Conclusion:The follow-up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SFM can efectively improve theself-managementabilityof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andhelp improve theirblood glucose control status.
Keywords: standardized follow-up model;diabetes;self-management; patienteducation; health outcome
0 引言
糖尿病是一種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挑戰(zhàn),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還對其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增加了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的經(jīng)濟負擔。長期血糖控制不佳還會導(dǎo)致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心血管疾病、視網(wǎng)膜病變等。因此,尋找有效的管理策略以幫助糖尿病患者實現(xiàn)良好的自我管理,對于改善其預(yù)后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標準化隨訪模式(StandardizedFollow-upModel,SFM)作為一種結(jié)構(gòu)化的管理手段應(yīng)運而生。SFM系統(tǒng)地提供持續(xù)性護理支持,旨在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文進一步探討標準化隨訪模式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間在內(nèi)分泌科門診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00人。觀察組:男性56人,女性44人;年齡范圍32~69歲;平均病程( 8.5±3.2? 年;HbAlc水平:基線平均值為 8.5%±1.2% 。對照組:男性52人,女性48人;年齡范圍31~70歲;平均病程 (8.3±3.5) 年;HbA1c水平:基線平均值為 8.4%±1.3%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 (Pgt;0.05) ),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年齡在30至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52.5±10.3) 歲;已確診為2型糖尿病至少一年;空腹血糖 ?7.0mmol/L 或餐后2小時血糖 糖化血紅蛋白 (HbAlc)?7.5% ;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配合研究隨訪。
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或其他嚴重慢性疾??;近3個月內(nèi)參加過其他臨床試驗;孕婦或哺乳期婦女;精神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無法獨立完成調(diào)查問卷;有藥物濫用史。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繼續(xù)接受常規(guī)醫(yī)療服務(wù),包括每月一次的門診復(fù)查、藥物調(diào)整建議以及一般的健康指導(dǎo)。
觀察組患者接受了為期6個月的基于標準化隨訪模式(SFM)的管理,具體措施如下:(1)定期電話咨詢。每周一次電話隨訪,每次約15分鐘。主要內(nèi)容包括詢問患者的飲食、運動、用藥情況及血糖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患者反饋提供即時指導(dǎo)和解答疑問。此外,鼓勵患者通過自媒體拍攝記錄日?;顒樱员愀玫刈粉櫰湫袨楦淖?。(2)個性化健康教育課程。每個月安排2次線上或線下健康教育課程,每次課時長約為1小時。課程內(nèi)容涵蓋糖尿病基礎(chǔ)知識、飲食療法、運動計劃制定、胰島素使用技巧等,并根據(jù)患者需求調(diào)整授課重點。每堂課后發(fā)放相關(guān)資料供患者復(fù)習(xí)鞏固。(3)飲食運動指導(dǎo)。每位患者都會獲得一份個性化的飲食和運動計劃。營養(yǎng)師會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口味偏好及生活習(xí)慣定制食譜;由專業(yè)的運動指導(dǎo)員制定適合患者的運動方案。每個月調(diào)整一次計劃,確保其符合患者的實際進展。(4)血糖監(jiān)測技能培訓(xùn)。在研究開始時,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如何正確使用家用血糖儀的培訓(xùn),確保他們能夠準確記錄每日血糖水平。每個月進行一次血糖監(jiān)測技術(shù)復(fù)審,以確?;颊卟僮鳠o誤,并根據(jù)需要提供進一步指導(dǎo)。
1.3觀察指標
(1)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評價血糖控制狀況的重要指標,HbA1c反映患者過去2~3個月內(nèi)平均血糖水平。(2)自我效能感量表(SES)評分。用于評估患者對自己管理糖尿病的信心和能力。(3)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得分。量化患者在飲食控制、運動習(xí)慣、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行為。
1.4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22.0系統(tǒng)軟件中進行計算, 為計量方式,予以t檢驗, [n(%) ]為計數(shù)方式,予以 χ2 檢驗。 Plt;0.05 ,表明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的變化
觀察組患者在基線時的 HbA1c 水平為8.5%±1.2% ,經(jīng)過3個月和6個月的干預(yù)后,HbA1c水平分別降至 7.8%±1.1% 和 7.2%±1.0% ( Plt;0.001? 。對照組患者基線時HbA1c水平為 8.4%±1.3% ,干預(yù)后6個月僅輕微下降至 8.2%±1.1% 0 scriptstyleP=0.12 ),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的變化( ,%)
2.2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SES)評分的變化
觀察組患者在基線時的SES評分為 28.5±5.0 經(jīng)過3個月和6個月的干預(yù)后,分別升至 32.0±4.8 和 35.0±4.5 ( Plt;0.001, 。對照組患者基線時的SES評分為 28.3±4.9 ,干預(yù)后6個月僅略有升高至 29.0±5.2 ,差異接近但未達統(tǒng)計學(xué)顯著水平 P=0.06 ),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自我效能感量表(SES)評分的變化
2.3兩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得分的變化
觀察組患者基線時 SDSCA 總得分為58.0±10.5 ,經(jīng)過3個月和6個月的干預(yù)后,得分分別增至 65.0±9.5 和 70.0±8.5 0 Plt;0.001, )。對照組患者基線時SDSCA總得分為 57.5±10.0 ,干預(yù)后6個月僅微增到 60.0±10.1 ,差異接近但未達統(tǒng)計學(xué)顯著水平 scriptstyleP=0.05) ,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3。
表3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得分的變化
3討論
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其長期有效的管理對于預(yù)防并發(fā)癥至關(guān)重要。本研究通過隨機對照試驗設(shè)計,評估了基于標準化隨訪模式(SFM)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顯示,經(jīng)過6個月的SFM隨訪管理,觀察組患者的HbA1c水平從基線時的 8.5%±1.2% 顯著下降至 7.2%±1.0% ( Plt;0.001, ),而對照組HbA1c水平僅從基線的 8.4%±1.3% 略微降低至8.2%±1.1% 0 P=0.12) 。這表明SFM模式在短期內(nèi)即可有效地幫助患者實現(xiàn)血糖控制目標[2]。
觀察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量表(SES)上的評分從基線時的 28.5±5.0 提高到了35.0±4.5 ( Plt;0.001 ),而對照組的SES評分僅從28.3±4.9 增加到 29.0±5.2 ( P=0.06 )。這種自我效能感的增強是由于患者在接受SFM模式管理后,其自身疾病管理的信心和技能得到了提升,從而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日常健康管理活動中去[3]。
此外,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得分也顯示,觀察組患者在飲食控制、運動習(xí)慣等方面的行為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Plt;0.05) 。這表明SFM模式通過提供系統(tǒng)的教育和支持,成功促進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改變,使其更加遵循有利于血糖控制的生活方式。
綜上所述,基于SFM的隨訪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其血糖控制狀況。希望進一步推廣,以期為更多糖尿病患者帶來健康益處。
參考文獻
[1]曹水琴,范思均,胡曉涵,等.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隨訪管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北京醫(yī)學(xué),2023,45(5):422-426.
[2]余明,肖秋燕,聶雷.家庭醫(yī)生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隨訪管理中的應(yīng)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1,28(22):147-150.
[3]詹靜,王佳薇,覃競燕,等.隨訪手冊應(yīng)用于門診糖尿病患者隨訪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護理與康復(fù),2021,20(8):76-79.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