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漿雨
1
大年初八,幾場透雨之后,毛毛雨飄灑,夾雜冷槳雨。蜿蜒汀江,失去了往日的繁忙喧鬧,間或有木船在薄霧中順流緩行。
一條竹篷船上,老崩公榮發(fā)和他的長孫板敦,一個撐船頭,一個撐船尾。搭船的,就兩人,后生細(xì)妹,穿戴簇新。女的,手挽香籃;男的,緊抱灰布包裹。他們分坐兩邊,隔著筍干籮擔(dān)。他們的目光,偶爾觸及,又閃開了。
“阿妹,去哪?”
“河頭城。你也做客? 》“去黃泥壟。”
“黃泥壟哪。行斷腳骨餓斷腸哦?!?/p>
“爛泥地,路就難行。”
“年年落雨,煩。”
“俺大姑婆,老等?!?/p>
汀江上游,是季節(jié)性河流。去冬以來,雨水少,進(jìn)入枯水期。杭川到峰市百八十里,水流清澈。
兩岸,時見村落。陰暗天空下,飄散著數(shù)道淡淡炊煙,不時有鞭炮上半空炸裂,傳來悶響。
“阿妹,好像見過?!?/p>
“你不是那個孩擔(dān)的? 》“咋曉得?”
“你孩土紙。俺隔壁是紙綱行?!?/p>
“對,俺孩擔(dān)。”
“你比人家多孩四刀。”
“哎呀,你就是那個賣魚叛的啊?!?/p>
“你吃過的。”
“香,軟糯,耐饑耐飽?!?/p>
“多謝?!?/p>
“你叫嘛介?”
“阿蓮。你呢?
“阿財(cái)?!?/p>
“孩擔(dān)發(fā)財(cái)???”
“不孩了。跟大舅上汀州去。”
“哦。汀州?沒去過?!?/p>
“坐船,一天一夜呢。”
“好遠(yuǎn)哪,好遠(yuǎn)。”
薄霧攔江,冷漿雨敲打竹篷,啪啪響。
他們很長時間沒有說話。
一片楓樹林。白墻黑瓦,參差錯落其間。
楓林鎮(zhèn)到了。
船靠岸。阿財(cái)說聲打攪了,抱起籮筐,挪出,套擔(dān)子,起身,穩(wěn)當(dāng)走步,跨上岸。
老崩公喊:“阿財(cái),張大善人府上哪?!?/p>
阿財(cái)說:“多謝阿伯,免費(fèi)搭船。”
“免禮?!?/p>
“大人召見卑職,有何見教?”
“錫財(cái),你跟隨本府多少年了?”
“八年零九個月?!?/p>
“好,甚好。本府待你如何? ,
“恩重如山?!?/p>
“本府待百姓如何?”
阿蓮追上來,遞上一塊芋荷葉包裹的魚叛。
“道路相告,愛民如子?!?/p>
“好,甚好。汀江千里,寶物甚多。有一塊石頭,你帶人拿來。非本府索要,借花獻(xiàn)佛吧。”
“遵令!”
“去吧。如何處置,問師爺?!?/p>
“遵令!”
“給你?!?/p>
“嘛介?”
“好吃的?!?/p>
魚叛放在籮蓋上,阿蓮就跑回船去了。
船開了,下行,隱沒在茫茫薄霧之中。
2
汀州府衙坐落在臥龍山下,陽光遍灑。
大院靠山一側(cè),有后花園。梅花落盡,山櫻花開得熱烈,一片緋紅。
書房內(nèi),唐蘭溪知府手持《閱微草堂筆記》,靜坐閱讀。書中有“試院雙柏”典故。唐知府以往讀過,今日隨意翻得,心頭一凜。
師爺李老夫子躬身而入,輕聲道:“東翁,人來了?!?/p>
“進(jìn)?!?/p>
進(jìn)來一位精壯漢子,韁衣黑帽,掛雁翎刀。
“參見大人?!?/p>
初三日,始發(fā)。
初四日,出杭川,往河頭城。
依舊是竹蓬船,依舊是薄霧茫茫,毛毛雨飄落,夾雜冷漿雨。不同的是,船頭船尾,是精壯捕快。
端坐船艙,握刀,邱捕頭靜聽雨打竹篷聲聲,心中有無限感慨。
李老夫子告知,閩浙總督姚大人之母八秩晉一大壽慶典,定于元宵佳節(jié)。下屬各州府紛紛籌備禮物,屆時獻(xiàn)寶。船戶混江龍?jiān)诿藁か@一塊斗大奇石,麻姑獻(xiàn)壽圖案,天造地設(shè)。唐知府聞訊派人重金求購未果。麻煩的是,福州來函,指定要“見識”此稀罕物。
銀子帶足了,若無從購買,咋辦?李老夫子說,邱捕頭,你是機(jī)靈人,大可相機(jī)行事。
何謂相機(jī)行事?
邱捕頭喝了一口烈酒,苦笑。
河頭城位于汀江下游,遙接韓江三河壩,人貨輻,素稱“閩粵咽喉”。
往北,有狹長險灘,礁石密布,水激浪花似朵朵棉花,故稱棉花灘。
灘前,有江灣。半山坡,五間夯墻土房形似元寶。房前土坪外,遍植木槿
毛毛雨,冷漿雨。早春天氣,乍暖還寒。
屋內(nèi),烏黑漢子半躺竹椅,左腿繃帶纏繞。
“唉,傷筋動骨。俺枉稱混江龍了?!?/p>
“落水救難。八九條人命呢?!?/p>
“船,廢了。欠債咋辦?”
“莫慌,莫愁??傆蟹ㄗ拥摹!?/p>
說話的是混江龍和他的輔娘阿蓮。
坐在飯桌邊,阿蓮給嬰兒喂奶。
“恭喜,恭喜發(fā)財(cái)!”
邱捕頭帶兩捕快,不請自到。
他們送上了一筐紅艷艷的福橘。
混江龍欠身,熱情招呼。阿蓮把嬰兒放 入搖籃,端上來三碗米湯與一大盆熱乎乎的 煮番薯。
“來,來,食番薯?!?/p>
“你是…俺們好像見過? ,“搭船。你去黃泥壟。”
“楓林鎮(zhèn),魚叛真好吃?!?/p>
“不做了,盤掉啦?!?/p>
“做嘛介?”
“撐船,打魚。”
“日子還好吧?”
“就樣般啦。來,來,趕燒落肚?!?/p>
邱捕頭剝食番薯。他無意間看到,阿蓮的藍(lán)色大襟衫,有幾塊補(bǔ)丁,格外刺眼。
“石頭,紋銀一百兩,賣不賣?”
“不賣,”混江龍說:“潮州人交了定
“多少?”
“十兩?!?/p>
“賣幾多錢?”
“三十兩?!?/p>
“二百兩可肯轉(zhuǎn)讓?”
“不愿意?!?/p>
“三百兩?!?/p>
“幾多錢都不賣?!?/p>
“做嘛介?”
“為母祝壽。潮州人是孝子?!?/p>
“寶貝,不是在你家嗎?”
“俺不能言而無信?!?/p>
“老哥,你可曉得俺是誰?”
“曉得啊,悍匪麻七,你有本事對打?!?/p>
“有錢不賺,不是愕牯鳥嗎?”
“嘿嘿,就算是吧?!?/p>
混江龍困倦欲睡。
阿蓮上前,加米湯。
“到了汀州,你有大出息了啊?!?/p>
邱捕頭低下頭去,右手食指蘸米湯,在飯桌上涂涂寫寫。良久,抬起頭來,說:“阿哥,阿嫂,新年吉祥!”
邱捕頭帶領(lǐng)部屬,走出泥墻屋。冷漿雨迎面打來,冰冷刺骨。
過駁
1
“過駁”一詞,是客家話。這很好理解?!斑^”,經(jīng)歷,跨越,空間位置上的位移?!榜g”,此處為連接、接續(xù)之意,如“駁運(yùn)”。
“天下水皆東,唯汀獨(dú)南?!蓖〗l(fā)源于汀州寧化,流經(jīng)長汀、武平、上杭之后,進(jìn)入永定,水勢浩蕩。此地有河頭城,就是過駁的地方。
話說汀江下行船穿越艱險重重的棉花灘之后,就來到碎頭。此地一灣綠水,曲則有情。江水緩行數(shù)百米,有巨大落差,跳跌入廣東大埔青溪境內(nèi)。下行木船,在砼頭卸貨,憑鐵肩膀陸路挑往青溪過駁。碎頭遂人貨輻,店鋪林立。大明萬歷四年(1576),設(shè)河頭城。此處有山曰“雙峰”,又叫峰市。有詩曰:“雙峰秀麗欲聳天,一排街店半山懸?!?/p>
既為“閩粵咽喉”,峰市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繁華之后,先是陸路交通日益發(fā)達(dá)使其漸次冷落;棉花灘大型水電站興建,又使之沉入了湖底。湖曰龍湖,有詩意,今日網(wǎng)紅打卡的旅游勝地。
河頭城或說峰市的現(xiàn)代變遷,是清末汀州府大捕頭邱錫財(cái)想象不到的事。
禮帽,長袍,折扇。邱錫財(cái)端坐在河頭城半山的一家河魚豆腐店里。
陽光朗照,清風(fēng)徐來。
汀江流經(jīng)韓江入海,水產(chǎn)豐富。青草鰱鳙鯽鯉諸當(dāng)家河魚以外,又有黃辣丁、鯰拐子、蘆花鰻、螃、金絲魚、船釘公子,形形色色。邱錫財(cái)最愛吃青棍。此魚,又叫倒刺,味鮮美,鱗片堅(jiān)硬如鐵甲。
五六條青棍,七八塊白豆腐,擱入砂鍋,黃泥爐燃燒木炭。姜絲、蔥花、蒜頭、紅辣椒,備在雞公碗里。
店主是青石寨人,矮胖,笑容可掬,人 稱矮崠。
爐火旺,砂鍋噗噗有聲,魚香四溢。
邱錫財(cái)端起茶杯,聞聞,知道是蕉嶺黃坑茶,湯色清綠,香氣醇濃。他愛喝綠茶。
江面上,竹篷船進(jìn)進(jìn)出出。碼頭上,挑夫們忙忙碌碌,如同不知疲倦的螞蟻。
邱錫財(cái)想起了杭川挑擔(dān)的那些日子。自然,也想起了那年初八的汀江行船。他想起了昨日的情形,阿蓮的側(cè)面襟上刺目的補(bǔ)丁以及她那憔悴的臉。
捕快張嘉與陳易,船工打扮,分坐門邊,剝吃花生。
“個只店,河魚豆腐煲,真真吊神哪!”
涌入一群操梅州話的客人??茨?,是生意人。
矮崠應(yīng)聲而出,點(diǎn)頭哈腰。
“鰱魚豆腐煲,釀對燒。俺請客?!?/p>
為首者,口氣很大,賽百萬的架勢。
矮崠吩附伙計(jì)招待客人,轉(zhuǎn)入后廚安排去了。
青棍豆腐砂鍋端上來了,撒入佐料,香氣撲鼻,誘人嘴角流涎。
叫來一壺冬酒。邱錫財(cái)自斟自飲,細(xì)嚼慢咽。進(jìn)入衙門快班之后,他進(jìn)食,變得慢條斯理了。
另一邊包廂,梅州客人高聲喧嘩,吆五喝六。
條木,山客,點(diǎn)青山,看山師傅,放冬賬,打斧印,八九兌,排幫…三句不離本行,聽言語,他們是梅州隆泰木綱行的,財(cái)大氣粗。
“老板,會鈔?!?/p>
矮崠語調(diào)含笑:“青棍三斤一大兩,一百五十五文;冬酒一壺八十文。攏共是二百三十五文。抹去零頭,客官,您打賞小店二百三十文?!?/p>
邱錫財(cái)掏出碎銀課,約半兩重:“夠嗎?”
“夠了,夠多了?!?/p>
“不用找零。你這店家,實(shí)打?qū)??!?/p>
“多謝!多謝惠顧。”
“聽說河灣那邊,有一個黑漢,水性特好?!?/p>
“混江龍啊,很有名的。”
“聽說他在江底摸到了一塊奇石,麻姑獻(xiàn)壽。有人出高價,一千兩紋銀。他不賣。你說,他是不是愕牯鳥?”
“愕牯鳥。就一塊石頭嘛?!?/p>
“不是愕牯鳥,就是愕牯鳥的婿郎?!?/p>
2
初七日,潮州商人來到了河頭城江灣,他如數(shù)奉上了另外二十兩紋銀,取回奇石。他顯然也聽到了汀州知府重金求購的傳聞,交易時,帶來了兩位南派功夫高人,鬼腳,鐵橋。當(dāng)他看到奇石原封不動完好無損之時,不禁心生敬意。他額外封了一包碎銀子,說是給孩子的壓歲錢或見面禮,客家民俗稱“紅包掛頸”。混江龍夫婦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
潮州商人姓林,世家后裔。他是潮州隆茂木綱行的“綱首”,與汀州同行交情匪淺。他說,有啥大事,找到當(dāng)?shù)啬揪V行,就可以找到他?;旖埿πΓ骋粋€撐船的,憑粗淺手藝混碗飯食,不敢叨擾。
3
高手護(hù)送,林老大出清溪,往三河壩,租用單只竹篷船,徑走潮汕,行程兩日。一路風(fēng)平浪靜,有驚無險。
有兩條木船保持百丈之外距離跟隨,亦步亦趨。
廣東揭陽向海,隋開皇年間,因其“潮水往復(fù)”,置潮州。
船過“鱷渡秋風(fēng)”,經(jīng)上水門、竹木門,遠(yuǎn)遠(yuǎn)望見湘子橋。林老大心懸石塊,登時落地。
回頭看,那兩條神秘木船,不見蹤影。
船靠碼頭,拳師一前一后,林老大手提藤條箱上岸。
安抵會館。林老大進(jìn)入內(nèi)室,關(guān)門,開箱,取出寶貝,置放案頭欣賞,嘖嘖稱奇。
汀州之行,林老大會同閩西同行,順利地“點(diǎn)”了幾處青山,價格實(shí)惠,大有賺頭。隆茂木綱行的一眾同事,在臨江樓定下包間,為他接風(fēng)洗塵。林老大滿心愉悅,多喝了幾杯,興盡而歸。
林老大點(diǎn)亮燈盞,再次欣賞奇石。良久,他摸出一柄鐵錘,閉上雙眼。
“胱當(dāng)!”
鐵錘滑落。
鬼腳、鐵橋同時閃現(xiàn)。
“東家,啥事?”
“大老鼠。有勞師傅了?!?/p>
拳師退出。林老大從夾袋掏出信函,中有“奇石碎片,紋銀三千”字樣。他嘆口氣,將之燒毀。
4
深夜,月色朦朧。
行會庭院,木棉樹挺拔,間或掉落肥碩花朵,砸地上,砰然有聲。黑瓦屋頂,有野貓叫春。
次日,林老大早起。他驚恐地發(fā)現(xiàn),藤條箱連同奇石寶貝,竟然不翼而飛。
獻(xiàn)寶
1
正月初十日,眼看閩浙總督之母八秩晉一大壽慶典日益臨近,汀州知府唐蘭溪不免憂心忡忡。用完早膳,他獨(dú)自一人,推開了書房。
他從書架上取出《閱微草堂筆記》,再次翻看“試院雙柏”典故,感慨良多。
話說,紀(jì)曉嵐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福建督學(xué),次年巡考到汀州。試院堂前有兩株唐代古柏,明末兩忠臣在此殉節(jié)。紀(jì)曉嵐夜宿試院,見樹梢有紅衣人向他拱手致意。于是,紀(jì)曉嵐特撰聯(lián)“參天黛色常如此,點(diǎn)首朱衣或是君”,銘刻于樹神廟門旁。
晨光透過花窗,直入書房。日影空氣中,有微塵飄浮。來如風(fēng)雨,去似微塵。
博古架上,赫然擺放一塊斗大奇石。黑底白影,形成天然圖案。仙子麻姑,手捧仙桃,滿臉春風(fēng);旁有一對仙鶴,翩翩起舞。
唐知府按住內(nèi)心的激動,取出石塊底座下的一紙信函。
“麻姑獻(xiàn)壽,奉呈尊上。閑云野鶴,且縱南山?!弊郑撕米?,柳體,爽利挺秀,骨力遒勁。落款是“知名不具”。這是誰呢?
麻七,悍匪麻七。
落第秀才麻七,原是汀州神童,本姓馬,名俊杰,字文雄,排行第七。當(dāng)?shù)卮笮諓喝嗽O(shè)圈套霸占其良田山林,逼死雙親。馬文雄投訴無門,憤而焚毀仇家莊園,上山為匪。日久橫行江上,打劫船排,往往不留活□。閩粵贛邊捕快聯(lián)手圍剿,屢屢落空。其狡詐狠毒,有史罕見。
去冬臘月,唐知府接線報(bào),麻七落腳杭武懸繩峰,即著令邱捕頭率部雪夜圍捕。悍匪大部逃逸,其當(dāng)家白扇老茂,掐算失誤,落入快班羅網(wǎng)。
汀州府衙西南角,坤位,屬陰,設(shè)監(jiān)
獄。
午時,大牢內(nèi),老茂盤腿而坐,微閉雙目,伸出右手食指中指,在空中比畫,時快時慢,時開時合。
“胱當(dāng)!”牢門開,進(jìn)來一位緇衣黑帽 挎刀大漢。
“老茂,可還記得俺? ,“素未謀面?!?/p>
“搞笑嘴。抓你歸案的,就是俺?!?/p>
“呵呵,想起來了。你小子刀法不錯?!?/p>
“懸繩峰外,還有啥窩點(diǎn)?”
“老虎凳都問過了,俺說了嗎?”
“冥頑不化?!?/p>
來人楸起老茂,又松開。
“等著吧,秋后問斬!”
來人走了。
老茂扭動頸脖子,摸出一粒黑色藥丸。
當(dāng)晚,傳出老茂監(jiān)斃的消息。件作驗(yàn)明無誤。司獄著雜役運(yùn)出城外野地掩埋。
3
正月十一日,清晨。一頂綠呢官轎,出城東北行。
此時,汀州鳳凰茶館聚會。有白衣勝雪者,優(yōu)雅抿茶,兀自伸出右手食指中指,在空中比畫。
唐知府一行經(jīng)連城到永安,翻越武夷山支脈,到達(dá)沙縣,入住沙溪驛。沙溪接閩江,租船,經(jīng)延平水路順流而下,兩日后,入住閩江水口驛。
福州城遙遙在望。
過永安時,有一奇遇,事出蹊蹺。話說那日黃昏,唐知府一行途經(jīng)百丈崖峽谷,一伙強(qiáng)人擋住了去路。邱捕頭擺開陣勢,正待上前搭話,另一幫大隊(duì)人馬快速趕到,將前者團(tuán)團(tuán)圍定。片刻,兩幫人馬同時呼嘯而去,雁過不留聲。
一路上,總是有一些人或前或后露出蹤跡。細(xì)看,又神秘消失了。
僧尼、乞丐、書生、樵夫、生意人等,他們到底是誰呢?
水口驛提供了當(dāng)?shù)赜忻那嗉t酒,配食路途中購買的沙縣板鴨,唐知府一行人竟然有了些醉意。
不出意外,出事了。
“噗,噗噗?!?/p>
蠟燭滅。室內(nèi)一團(tuán)漆黑。
邱捕頭躍出追趕。
李老夫子摸出一盒洋火柴,劃拉點(diǎn)亮蠟 燭。
藤條箱不見了。
唐知府癱坐,拍打地面,慟哭。
驛丞驛卒趕到,見狀,默不作聲。
4
福州城三坊七巷,人文薈萃。正月十四日,早已是張燈結(jié)彩,喜氣洋洋。
姚督府第位于文儒坊,汀州會館位于安民巷,相距不遠(yuǎn)。
元宵節(jié),良辰吉日。姚督府第,賓客如云。賀禮擺滿廳堂,琳瑯滿目。
唐知府另有重禮,為梁野山百年靈芝。梁野山是武夷山脈南端最高峰,白云縹緲,出產(chǎn)山珍。唐知府得悉老壽星雅好當(dāng)朝乾嘉年間書家伊秉綬墨寶,遂求得其嫡傳弟子連城羅風(fēng)子手書擘窠大字“仁者壽”,被懸掛在顯要位置。其下是一塊斗大黑石,似平淡無奇,格外寂寞。
一位補(bǔ)服上繡有豹子的武官走過來。
此人外號吳大刀,漳州守備,與汀州多有合作,是唐蘭溪的老朋友了。
吳大刀拍拍唐知府肩膀,笑問:“唐老弟啊,這就是傳說中的汀江之寶嗎?”
“吳兄見笑了。”
“何笑之有啊,一塊黑石頭,它也不起眼哪。”
“時辰未到。”
“吹吧,你就吹吧。俺還不曉得你?!?/p>
“哈哈,哈哈哈哈”一陣爽朗笑聲傳來。姚督前呼后擁,步入客廳。
“蘭溪啊,一路辛苦啦。傳聞你覓得汀江奇石,不妨當(dāng)場開寶,讓諸位見識見識。”
唐知府受寵若驚。
“錫財(cái)!”
“卑職在。”
“開寶!”
“喏?!?/p>
邱錫財(cái)長袍馬褂,一副斯文人裝扮。
距離黑石兩丈外,他夾出三塊銅錢,舉手端詳。
手腕彈抖。
“嗖,嗖嗖?!?/p>
三道亮光。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p>
黑石外殼應(yīng)聲脫落,顯露出麻姑獻(xiàn)壽圖。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沉默片刻后,掌聲起,滿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