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舅舅寫大字,那提筆落筆的架勢,別提多帥了,就這樣,書法的種子在我心里萌發(fā)了。(從兒時所見寫起,為后文書法伴“我”成長做了鋪墊。)。。。。。。。二年級,媽媽為我報了書法班。想著之后能像舅舅那樣帥氣地揮毫,我開心極了,可到了書法班,才發(fā)現(xiàn)一切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老師要我們點輔助點(即在米字格八條線的二分之一處點一個點),其他人點得恰到好處,我點得卻一言難盡:幾個豆大的黑點點在紙上,位置七上八下、忽左忽右,簡直就是八寸腳穿七寸鞋。。別扭。(風趣的語言點出了“我”初學書法時的波折。)。。。。。。。。。。。。。。。。。。老師教“橫”這個筆畫時,我看著老師起筆收筆一氣呵成,心想:這么簡單,我也能做到??僧斘夷闷鹈P后,手卻不由自主地抖動起來,盡管我一再克制。筆頭滑過紙張,一只“小黑蟲”赫然出現(xiàn)在紙上。不,那簡直比蟲子還丑:直不直,彎不彎,從頭到尾一般粗細,要多難看有多難看。我有點難過,把筆扔在一邊,像一根木樁杵在座位上。老師走過來,拍拍我的肩道:寫字不是畫畫,手上要用勁兒,筆別抖。你再看看這‘橫’,是全程一樣長嗎?它是兩邊粗中間略扁,要不你再試試?”聽了老師的點撥,我拿起筆繼續(xù)練習。“嗯,有那么點味了,再多練練吧?!崩蠋煹目隙ńo了我學習書法的信心,就這樣,我一學就是兩年多。(這一部分具體寫了“我”在書法老師的鼓勵下重拾信心、認真練習的過程。細膩的心理描寫、貼切的語言描寫、生動的比喻修辭,皆為習作增色不少。)。。。。。。。。。。。。五年級,學校舉辦藝術節(jié),我準備“大展身手”。活動前一個月,我就開始臨摹、練習,從筆畫到部首再到整個漢字,從間架結構到運筆輕重,我都認真揣摩。我的努力最終得到了令人滿意的回報。。榮獲書法類作品二等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苦練書法初見成效。這段在運筆上屬于略寫,與上一段相映成趣。)。。。。。。。。。。。“今天我們先從行書學起……”想著行書的字體筆筆自由放縱,個個飄逸灑脫,我心里就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們學的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難度不言而喻:二十一個“之”字個個不重樣,有的小巧,有的狂放,有的飄逸,有的端莊……筆畫連斷得當,狂放但不雜亂,此時的我已經(jīng)深深地迷上了書法。(以學行書的體驗切入,生動地展現(xiàn)了《蘭亭序》的藝術魅力。“筆筆自由放縱,個個飄逸灑脫”一句精準地概括出行書的特征,二十一個“之”字直觀呈現(xiàn)出王羲之筆法變化之妙,字里行間洋溢著小作者對書法的沉迷。)。。。。。。。。如今,書法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閑暇時刻,我最喜歡于桌前點一滴清水,在硯臺邊輕輕研墨;最愛鋪一張宣紙,于紙上揮毫潑墨,任筆尖筆走龍蛇,或輕或重,或緩或急……一切雜念拋之腦后,只傾心于波瀾不驚的境界。。。。。。。。。。。。。。。
。。那一刻,我似乎穿越到墨池邊,與書圣神交,提筆一揮,豪邁之情便縈繞身邊。。。。(此刻,書法帶給“我”的是一種美好的享受,行文至此,主題自然得到升華。)
。。。。。?!緝?nèi)蒙古準格爾旗第九中學】
◆總評
習作以“我”學書法的經(jīng)歷為素材,講述了“我”小時候看舅舅寫大字,提筆落筆的姿勢讓“我”對書法產(chǎn)生了興趣,自此,“我”與書法正式結緣。習作選材集中,內(nèi)容完整,結構上采用了“一線串珠”的寫法,以學書法為“線”,以“我”小時候、二年級、五年級、如今幾個時間節(jié)點為“珠”,真實地再現(xiàn)了書法伴“我”成長的過程。
全文語言飽含真情,既有具體的細節(jié)描寫,又有生動形象的比喻修辭,筆墨該詳細處絕不節(jié)省,該簡潔處絕不鋪張,足見小作者平日里善于觀察,能將書法之美與學習之樂融于具象的體驗中,令人回味。
(藺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