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向來是電影市場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的暑期檔格外熱鬧,而其中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現(xiàn)象是,從六旬老漢布拉德·皮特開始,再到陳佩斯、姜文,一群60歲以上的老男人們竟然撐起了暑期檔的半邊天。他們以各自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功底,引爆暑期檔票房,讓人們一次次驚呼:法拉利老了,還是法拉利!
好久沒有看過這么暢快淋漓的一部爽片了。這大概是很多人看完《F1:狂飆飛車》的第一感受。“萬人迷強心針”布拉德·皮特,漢斯·季默的配樂,老派好萊塢的完整敘事以及IMAX 銀幕下的精湛工藝,用流行的話說是屬于“經(jīng)濟上行期的美”。
其實劇情比較老套。皮特飾演的桑尼曾是 F1賽場上的傳奇車手,巔峰時期風光無限,卻因一次嚴重的事故而遺憾退役。多年后,桑尼早已淡出公眾視野,日子過得磕磕絆絆,數(shù)度離婚,賭博破產(chǎn),一度成了開出租車的司機。但他內(nèi)心對賽車的熱愛從未熄滅。當好友向他發(fā)出邀請,希望他拯救一支負債累累、瀕臨出售的年輕車隊的時候,桑尼猶豫再三,最終決定復出。
顯而易見,復出之路并不平坦,他不僅要面對年輕車手的挑戰(zhàn)和質(zhì)疑,還要克服年齡帶來的身體限制以及心理陰影。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他憑借著豐富的經(jīng)驗和頑強的意志,不斷突破自我,與隊友們并肩作戰(zhàn),在賽場上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追逐戲碼,最終為車隊贏得了榮譽,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救贖。
看完影片還有一個更深的感受,這是一部只有布拉德·皮特才能演的電影——當浪子帥哥背著挎包舉手向你快步走來的時候,讓你不由得感慨,這該死的性張力怎么能夠在60歲老男人身上展現(xiàn)得如此極致?以前只知道他帥,現(xiàn)在才知道他的后勁有多足。大家紛紛驚呼重新愛上這位62歲的大叔,這個夏天的雞血都是老男人給打的。
導演一定知道皮特很帥很拉風,所以不惜讓他走了兩次模特步。有人研究過,他會保持3/4秒的視線停留、營造恰到好處的互動感,隨著年紀變大,還刻意放低了步頻,看起來更像是從容的老紳士:“我有足夠的時間享受這個世界?!?/p>
為了演好賽車手的角色,皮特進行了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在影片中親自完成了許多高難度的賽車動作,展現(xiàn)出驚人的身體素質(zhì)和敬業(yè)精神。事實上,從他1987年出道以來,身材就從來沒有掉過線?!赌┞房窕ā防锏捏@艷亮相,讓這部電影的女主演吉娜·戴維斯公開對媒體宣稱:“有人提議用替身完成和布拉德的床戲,我說‘你們瘋了嗎?這可是布拉德·皮特!’——我甚至要求多拍幾條?!?/p>
比這更夸張的虎狼之詞,很多女明星、女網(wǎng)紅都公開表達過。皮特多年蟬聯(lián)“全球最性感男人”足以說明一切。連女神劉亦菲也毫不猶豫地表示,好萊塢她最迷戀的男明星就是布拉德·皮特。
皮特的長期健身教練馬克(曾訓練《特洛伊》全體演員)曾在2020年透露,皮特的體脂率會維持在10—12%。非拍攝期必須回升到10%以上,肌肉好看又不會過分透支健康,這也是他60多歲仍能高強度工作的原因之一。
皮特也在媒體采訪里分享過自己保持身材的秘訣:“把健身當成刷牙——不需要激情,只需要紀律;我的肌肉不是武器,是退休金?!睆摹洞蠛討佟防镉赂抑甭实尼烎~大師保羅,《燃情歲月》里狂放不羈的崔斯坦,到《搏擊俱樂部》里率性而為的泰勒,《特洛伊》里的戰(zhàn)神阿喀琉斯,再到如今《F1:狂飆飛車》成熟睿智的桑尼,皮特三十年如一日的性張力,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逝,反而有種歷久彌新的醇厚感。
皮特六十載人生,走的是“浪子帥哥”賽道,身上一直有種滿不在乎的感覺,實際上他是個非常在乎的人。這種反差感大概也正是他身上最獨特的氣質(zhì):又野又秩序規(guī)整。
作為演員,他不在乎番位大小,不在乎角色類型,只選擇自己心儀的角色塑造;作為好萊塢最成功的制片人,他充分保證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激情,出品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影視劇,如《為奴十二年》《月光男孩》《點球成金》《好萊塢往事》等等。
大家這么多年都被他的情感八卦給誤會了,光鮮酷帥的皮特,內(nèi)里實際上是一個無比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正如《F1:狂飆飛車》里的一句歌詞所言:我曾試圖改寫人生劇本,卻無法從中掙脫,但我保證的一點,就是我和以往一樣厲害!
陳佩斯,這位在喜劇領(lǐng)域深耕多年的古稀老將,時隔 32 年重執(zhí)導筒并親自出演的《戲臺》,無疑是暑期檔的一大驚喜?!稇蚺_》改編自同名話劇,講述了民國初年,五慶班班主侯喜亭(陳佩斯飾)帶著一眾名角兒來到德祥大戲院演出,卻因洪大帥(姜武飾)的意外攪和,使得臺前臺后亂成一團,各色人等被卷入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之中,為了保住飯碗和小命,從班主到戲院經(jīng)理、男旦、六姨太等各懷心思,既要哄好大帥“改戲”,又要對得起觀眾。
影片中,陳佩斯的表演老辣且自然,將班主侯喜亭在困境中苦苦支撐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他那標志性的喜劇表演風格,夸張卻不做作,幽默中帶著對生活的洞察,讓人在歡笑中感受到小人物在亂世的無奈與堅韌。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侯班主趴在祖師爺牌位前告罪:祖師爺對不起,我是為了活命啊……據(jù)說拍完這個鏡頭,陳佩斯老淚縱橫,情緒久久不能平復,嘴里反復念叨著:太心酸了,太心酸了。這背后,隱藏著多少年的委屈與悲憤。但凡是70、80后,一定會感同身受。
作為看著陳佩斯喜劇小品長大的一代人,對陳佩斯的喜愛與敬重是綿長的。春晚舞臺上的《吃面條》《主角與配角》《羊肉串》等膾炙人口的佳作,哪怕放在今天,依然堪稱經(jīng)典。作為著名藝術(shù)家陳強之子,陳佩斯很早就接觸了電影,父子二人搭檔,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創(chuàng)了“二子”系列喜劇電影:《二子開店》《父子老爺車》《爺倆開歌廳》等,較早開啟市場化商業(yè)喜劇的嘗試。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陳佩斯后來轉(zhuǎn)戰(zhàn)話劇舞臺,發(fā)揮自己在小品、電影上的經(jīng)驗,在舞臺上開辟新天地,從《托兒》到《陽臺》《阿斗》,都融入了陳佩斯對于喜劇理論的系統(tǒng)性思考。所謂“喜劇的本質(zhì)是悲劇”,《戲臺》踐行的仍然是陳佩斯對于“喜劇本質(zhì)”的探索——藝術(shù)家們在面對創(chuàng)作困境的時候,該如何守住初心和傳統(tǒng),維護尊嚴。
《戲臺》籌備長達8年之久,其間遭遇多次投資方撤資的困境。資本大佬們普遍不看好“老年人+京劇”的組合,認為“京劇,誰看啊!”,票房注定會撲街。開拍前,最后三個金主也撤資了。陳佩斯不得不抵押房產(chǎn),兒子也掏出積蓄,老搭檔朱時茂更是押上了退休金,影片才得以開工。主演之一的黃渤在簽約時直接劃掉合同中原定的2000萬元固定片酬條款,改為“票房達5億后再參與分賬”的模式。不僅如此,黃渤還自掏腰包150萬元購買了道具,并提供自家別墅作為片場。演員尹正、姜武受其影響,也選擇零片酬加盟。
好不容易等著上映了,卻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延期。因為之前的預售票房非常不理想,院線更是開啟了幽靈排片——不是凌晨就是深夜。有院線經(jīng)理私下勸陳佩斯:“老爺子,帶貨直播更實際?!?/p>
哪知道,上映一天之后,逆轉(zhuǎn)來了,影片好評如潮,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8.0,票房也是一路走高,上映5天內(nèi),上座率暴漲600%,院線后臺數(shù)據(jù)顯示,甚至有午夜場票瞬間售罄。市場給了更響亮的回應:25—35歲觀眾占比超50%,成為主力。許多年輕人陪長輩觀影后意外入迷:“比那些硬撓咯吱窩的尬笑喜劇強太多了!”
我曾試圖改寫人生劇本,卻無法從中掙脫,但我保證的一點,就是我和以往一樣厲害!
截至8月2日19時28分,《戲臺》票房突破3億元。面對觀眾“欠陳佩斯一張電影票”的刷屏表達,71歲的陳佩斯本人也頗為感慨:“這戳到我的傷心處。20多年前,我離開電影時,也有很多觀眾說出這句話。”而這一次,陳佩斯終于可以松口氣,這部投資1億元的電影,總算能收回本了。從首日預售僅26萬元被嘲“不如奶茶店流水”,到總票房強勢破億,這位曾被市場遺忘的喜劇大師,用一場酣暢淋漓的逆襲,給觀眾帶來了這個時代珍貴的禮物。
從春晚舞臺到話劇劇場,從巔峰到低谷,陳佩斯始終拒絕流量、不玩套路,用半生時間證明:真正的喜劇,不是迎合,而是對抗;不是搞笑,而是思考。如今,71歲的陳佩斯站在《戲臺》的聚光燈下,接受掌聲與爭議。那個曾在春晚上用一碗面條改變中國喜劇史的男人,依然用他的方式,書寫著藝術(shù)的傳奇。
不可否認,姜文,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電影界極具個性和才華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總是充滿了強烈的個人風格。時隔7年,姜文帶著《你行!你上!》強勢回歸,影片再度引發(fā)巨大爭議,一部分觀眾表示影片爹味十足,聒噪難看。另一部分觀眾則認為影片隱喻滿滿,年度最佳。
感覺如今評價姜文的電影變得非常困難。因為一旦你指出電影非常難看的時候,就有一大堆人追著對你說,你沒看懂,里面隱喻滿滿。這種解讀熱,從《太陽照常升起》這部晦澀難懂的電影開始,到《讓子彈飛》,再到《一步之遙》《邪不壓正》,已經(jīng)成為一種影迷樂此不疲的觀影行徑,或者說區(qū)分同類的通關(guān)密語。
但這部《你行!你上!》真就沒什么隱喻,有的只是從頭到尾的尷尬,影片以近乎流水賬的方式講述了郎朗父親郎國任陪伴郎朗成名的過程。62歲的姜文,在影片中聒噪地講述著自己過往創(chuàng)造的傳奇。鋼琴神童郎朗不過是一個工具人,成功都是他爹鑄就的。
跟前文所述的兩部電影相比,《你行!你上!》散發(fā)著油膩的爹味,浮皮潦草的表演,讓人們對老男人又有了更具像化的認識,大概這才是真實世界的老男人,皮特的老男人只存在于電影的幻象之中。
這個暑期檔,老男人們重出江湖,有驚喜,也有驚嚇。一方面,以皮特為代表的老男人們,通過豐富的表演經(jīng)驗和深厚的藝術(shù)功底,帶來了質(zhì)量上乘的影片。他們所塑造的角色,也更加立體、豐滿,讓觀眾體會到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但對于像姜文這樣的老男人而言,風格固化,缺乏創(chuàng)新,連最基本的故事都講不好,盛名之下其實難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