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球技,成為乒乓球界的傳奇人物。她用自己的經歷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競技精神。從小身材矮小、不被看好的她憑借著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堅持,一步步登上世界之巔。她明白,淚水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唯有不斷拼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她的成功是對“競技場不相信眼淚”的最好證明。
她就是中國乒乓球女隊的初代大魔王-鄧亞萍。
魔王前傳
鄧亞萍與乒乓球結緣,是因為她有一位“助女成鳳”的父親。鄧亞萍的父親鄧大松曾是河南省乒乓球隊的運動員,退役后在河南省隊執(zhí)教,擔任男隊主教練。5歲時,鄧亞萍便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啟了乒乓球生涯。
貫穿鄧亞萍整個職業(yè)生涯的“標簽”,就是身材矮小。小時候,鄧亞萍站在球臺前只能露出一個腦袋,父親便用木板墊在她腳下。1982年,鄧亞萍參加全國業(yè)余體校分區(qū)賽,獲得乒乓球女單冠軍。隨后,鄧亞萍進入河南省隊,但在省隊訓練僅15天,就因身材太矮被退回。同樣因為身高原因,她后來也差點沒能進入國家隊。
而鄧亞萍的優(yōu)點也同樣突出,那就是永不服輸的性格。從小打球,鄧亞萍就不接受輸球,要是輸給別人,她一定要求對方再和自己打,直到贏回來才罷休。鄧亞萍訓練特別刻苦,她用更快的步伐、更兇狠的進攻來彌補身材短板。
河南省隊拒絕鄧亞萍后,恰逢鄭州市成立市乒乓球隊,球隊教練季鳳朝特別看中鄧亞萍身上爭強好勝的氣質,頂著壓力將她留下。在市乒乓球隊,鄧亞萍的乒乓天賦漸漸顯露,連續(xù)3年獨攬少年賽單打冠軍。
1986年初,13歲的鄧亞萍被河南省新任女隊總教練關毅借調到省隊。同年4月,她參加全國乒協杯,幫助河南隊獲得團體冠軍;同年底,參加全國錦標賽,代表河南隊奪得團體和個人冠軍。
鄧亞萍的表現引起國家女隊教練張燮林的注意,最終在他的堅持下,鄧亞萍得以入選國家青年隊。隨后,在5次全國尖子選手比拼的隊內大循環(huán)比賽中,鄧亞萍取得4次第一、1次第二的成績。1988年11月,鄧亞萍正式進入中國乒乓球隊,開啟了她的傳奇時代。
世乒賽稱雄
在國家隊,鄧亞萍是公認訓練最刻苦的球員。她說:“只有自己不愿干的事情被人家逼著去干才叫苦。我一天到晚苦思、苦想、苦練,沒有苦的感覺。一舉球拍,人就特別興奮,沒有什么事情比打球更讓我感興趣?!?/p>
鄧亞萍每天練球要帶兩雙鞋,濕了一雙再換一雙,一筐200多個的訓練用球,一天要打掉十幾筐。因為經常錯過吃飯時間,教練最常給鄧亞萍的指示不是“要練什么”,而是“注意休息,別練過了”。
進入國家隊的第二年,鄧亞萍迎來了個人的首次世乒賽之旅。在此之前,15歲的她戰(zhàn)勝了漢城奧運會女子單打銀牌獲得者李惠芬,奪得亞洲杯女單冠軍。在1989年第40屆世乒賽上,鄧亞萍搭檔喬紅,奪得女雙冠軍,收獲職業(yè)生涯第一個世界冠軍。但在單打比賽中,鄧亞萍2比3不敵朝鮮選手季粉姬,正步十六強。
兩年之后的日本千葉世乒賽,鄧亞萍在女單比賽中先后擊敗俞順福、巴托菲、陳丹蕾等好手后,決賽再次對上李粉姬。在決賽中,鄧亞萍從女團決賽失利的陰影中走出,利用發(fā)球搶攻和變化多端的線路,僅用時45分鐘,就以3比0完勝對手,首次捧起蓋斯特杯。鄧亞萍展現的高超球技和咄咄逼人的氣勢,給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留下深刻印象。賽后,薩馬蘭奇親自為鄧亞萍頒獎。
1993年,在第42屆世乒賽上,鄧亞萍幫助球隊時隔四年之后重新奪取了考比倫杯,但在女單比賽中她負于新加坡選手井俊泓,止步32強。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鄧亞萍連奪女團、女單、女雙三個冠軍,外加一個混雙亞軍,差一點就實現了“單屆大滿貫”,最終被評為世乒賽女子最佳運動員。兩年之后的曼徹斯特世乒賽,鄧亞萍再次上演了“三冠一亞”的神跡,成為世乒賽女單“三冠王”。
奧運會登頂
鄧亞萍進入國家隊的時候,1988年漢城奧運會剛剛結束,因此她直到進入國家隊的第4年,才首次踏上奧運會的賽場。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19歲的鄧亞萍為取得好成績,每天保持食堂、宿舍、比賽館“三點一線”的節(jié)奏。在女單比賽中,鄧亞萍所向披靡,3場小組賽和淘汰賽前三輪比賽,她一局未失,先后戰(zhàn)勝了巴托菲、曾在千葉世乒賽團體賽中贏過自己的俞順福以及韓國名將玄靜和。在決賽中,鄧亞萍以3比1戰(zhàn)勝隊友喬紅,奪得女單金牌。
鄧亞萍/喬紅小組賽面對羅馬尼亞隊巴蒂斯庫/博格斯拉夫,先失一局且第二局落后,最終以2比1險勝對手。1/4決賽和半決賽,鄧亞萍/喬紅以3比1先后戰(zhàn)勝荷蘭選手夫里塞科普/博曼和志在衛(wèi)冕的韓國組合玄靜和/洪次玉。在女雙決賽中,鄧亞萍/喬紅以3比1戰(zhàn)勝隊友高軍/陳子荷奪冠。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鄧亞萍已經是絕對的女乒第一人,但這次衛(wèi)冕之路卻并不順利。在與喬紅搭檔蟬聯女雙冠軍之后,她在女單決賽中遇到了國乒前輩、同時也是奧運史上的第一位乒乓球女單冠軍陳靜。陳靜在半決賽中以3比0戰(zhàn)勝了上屆亞軍喬紅,時隔8年再次晉級奧運決賽。
在決賽中,鄧亞萍以21比14、21比17連勝兩局,但隨后受到觀眾干擾,第三局以20比22惜敗,第四局又以17比21再負。決勝局中,鄧亞萍調整了心態(tài),最終以21比5贏得了職業(yè)生涯的第4枚奧運會金牌。
在女單頒獎儀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輕拍鄧亞萍臉頰的畫面,成了奧運會上的經典瞬間。
“一個自身條件并不好的女孩,能夠長久稱霸女子乒壇,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奧林匹克精神。她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女士,我非常欣賞她的性格,在巴塞羅那和亞特蘭大兩屆奧運會上,我都有幸親自為她頒獎?!彼_馬蘭奇給予了鄧亞萍高度的肯定。
世界杯圓滿
1996年9月底,首屆乒乓球女子世界杯在香港舉辦,鄧亞萍挾奧運會雙冠強勢出戰(zhàn)。此前,鄧亞萍已經幫助國家隊奪取了三屆世界杯女團冠軍。
該屆比賽,鄧亞萍從小組賽到淘汰賽階段一局未丟,先后戰(zhàn)勝了施捷、陳丹蕾、寶絲、井浚泓、斯文森和楊影,順利拿到了女子世界杯單打的首冠。憑借這次奪冠,鄧亞萍成為了中國乒乓球史上首位“大滿貫”選手,同時也是世界乒壇第一個“女單大滿貫”。
1998年9月,鄧亞萍宣布退役。在14年運動生涯中,鄧亞萍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連續(xù)8年保持乒壇排名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無愧“初代大魔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