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天邊
每一朵云彩就是一個夢想
升起夢想
潤澤邊疆
2024年7月9日至14日,我隨山西作家采風(fēng)團赴新疆五家渠市、昌吉市作為期六日的采風(fēng)。兩市毗鄰,均為山西對口援疆地。采風(fēng)期間,我們體驗新疆風(fēng)土人情,共同續(xù)寫晉疆一家親的美好篇章。步履所至,走筆隨記,雪泥鴻爪耳。
7月9日(陰)
一
早8:00乘車由忻州赴太原,9:10抵武宿機場。飛行三小時,13:20抵達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
時已過午,但新疆還像內(nèi)地前半響的樣子。第一站,我們先到新疆博物館參觀
新疆博物館建于1959年,是了解西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正值暑假,前來參觀的游客特別多。博物館講解員征求大家意見,選擇參觀幾件鎮(zhèn)館之寶。
大家首先仁足在一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的展窗前。講解員介紹,這件織錦護臂是1995年在和田地區(qū)民豐縣尼雅遺址出土的,為東漢年間武士射箭所使用的護臂。紋樣圖案有四類:一類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吉祥文字圖案;二類為祥禽瑞獸圖案,有鳳凰、鸞鳥、麒麟、白虎等;三類為云氣紋;四類為圓圈組成的星紋。我對“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更感興趣,“五星\"是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出東方”是它們同時出現(xiàn)在東方的天文奇觀。在漢代,主要是指在長安和洛陽看到的一種天文現(xiàn)象,表達了祈求祥瑞的寓意??楀\能在新疆發(fā)現(xiàn),反映了漢朝對新疆的有效管轄。同行嘖嘖稱奇,首先聯(lián)想到“五星紅旗”“東方紅”,自然又聯(lián)想到欣欣向榮的祖國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利中國\"更是對祖國強大和復(fù)興的古老預(yù)言。
另一件鎮(zhèn)館之寶是唐代絹本設(shè)色《伏羲女圖》,于1965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出土,描繪的是伏羲女媧相擁交媾的景象。講解員介紹,從1982年吐魯番地區(qū)發(fā)現(xiàn)第一幅伏羲女媧畫像起,考古工作者已在吐魯番多地陸續(xù)發(fā)掘出土上百幅伏羲女媧圖像,年代均集中在晉唐時期。我仔細端詳這幅時逾千年的絹畫,只見伏羲女媧上身相擁,以細彩勾勒或涂繪衣服,衣袖飛揚,伏羲手持“矩”,女媧手持“規(guī)”,代表天地方圓,下身蛇尾相交,交合七段。畫幅上下以墨線勾勒日月星辰。《伏羲女媧圖》在書刊中被廣泛介紹過,近年又有學(xué)者提出大膽論點:伏羲女媧圖和人類基因密碼圖譜高度一致,暗含中華民族的基因序譜。仁立圖下,我有一種奇妙而震撼的感覺,不禁感嘆,我們的祖先是多么偉大,大千世界又有多少未解之謎待我們來探索。
隨人流徐進,我在古銅鏡陳列處發(fā)現(xiàn)一面“刻花雙孔雀紋銅鏡盒”,竟是1957年在山西忻縣北宋墓出土的。解說員告訴我,這是博物館建館時期從新疆民間征集來的。這古老的物件背后有怎樣的故事,它何時又怎樣從遙遠的山西來到這里,我們可能永遠無從知曉。但是千年后的此刻,我從它的故土飛越千里而來,與它在此地相遇,不能不使我產(chǎn)生一種奇妙的宿命感??磥?,忻州和新疆從古至今也有不盡的淵源呢。
博物館二樓為干尸展廳。這是新疆博物館的一大亮點,充滿神秘傳說色彩。這里陳列大量古代干戶標本,也有石器、木器、彩陶、飾品、文書等隨葬文物,直觀再現(xiàn)了新疆古代先民的形象與生活方式,以及與內(nèi)地交流融匯的軌跡。其中最著名的是“樓蘭美女”,也被稱為“樓蘭公主”,是距今約3800年的干尸,于1980年在羅布泊北鐵板河出土,她頭戴羽飾氈帽,身披毛織斗篷,腳蹬粗線縫制的短勒皮靴,身旁有草編簍、木器等。緊挨\"樓蘭美女\"的是巴音郭楞小河墓地出土的干尸,詳實反映了當?shù)?800多年前的古老葬法。在女性棺前放一木樁,在男性棺前放一木槳,狀若男女生殖器,反映了當時原始的生殖崇拜。
從展廳出來后,葛水平主席問我:“沒仔細看干尸?”
我調(diào)侃說:“我膽小,怕晚上睡不著?!?/p>
“嘿!前幾年我們到吐魯番考察,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墻邊靠的全是干尸。\"葛主席說話慢條斯理,但語出驚人。
我開始有點擔(dān)心,晚上會真的睡不著。
二
時近下午三點,五家渠市作協(xié)主席趙宇寧領(lǐng)大家到新疆特色飯店吃手抓飯。
前臺擺著一擦冰鎮(zhèn)過的酸奶,乳脂白嫩,催人食欲,幾位女士不住驤驤:“我要一盒酸奶,其他少點。\"趙主席笑道:“這里的手抓飯更好,必須每人一份?!?/p>
坐定片刻,一個維族服務(wù)員便端來酸奶和兩碟小菜,一碟洋蔥段,一碟胡蘿卜絲。沒等盤碟全部擺好,不知誰喊了一聲:“醋!\"四鄰客人的目光全部聚焦過來。
緊接著服務(wù)員端來了手抓飯 一盤胡蘿卜丁燜米飯,上覆兩塊羊骨頭。羊骨都是精選出來的羊脊、羊排或羊腿骨,肥瘦相間,色澤鮮嫩,看上去已經(jīng)垂涎欲滴了。說是手抓飯,其實也安排了筷子或勺子。趙主席趁服務(wù)員在另桌忙乎時,輕聲告訴大家:“如果向服務(wù)員要勺子,要說‘叔兒一’,類似吹口哨。”
或許是早已過了平時的飯點,幾位男士迫不及待開始用餐。我夾了一塊骨頭啃起來,這羊肉肥而不膩,酥爛入味。一勺米飯,就一口洋蔥段、胡蘿卜絲,辛辣的洋蔥與甘甜的胡蘿卜,帶著蔬菜最原始的味道和粗獷風(fēng)味,巧妙地中和著米飯的軟糯與油脂的細膩,那種參差錯落的口感與內(nèi)地的飲食確實大相徑庭。
用餐盡興,店家熱情地招呼:“可以添加米飯,不另外收費?!睅孜荒贻p人再加半份,風(fēng)卷殘云,方才捫腹相視莞爾。
三
新疆的下午五點,日頭當空,是山西三點的光景。天氣也不算熱,大家就到大巴扎體驗民族風(fēng)情。
“大巴扎\"維語意為集市,是烏魯木齊的著名地標性景點,集特色建筑、民俗風(fēng)情、風(fēng)味美食、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民族歌舞于一體,具有濃郁的西域民族特色。
步入大巴扎西口,入口南端有一間賣新疆老冰棍和老酸奶的小屋,兩位身著民族服裝的維吾爾族姑娘經(jīng)營著小店,小格玻璃窗前人頭攢動,生意火爆。老冰棍是純正的老工藝奶制品,寬厚的冰棍用薄薄的油紙包裹著。剝開油紙,一縷白色的涼氣向上升騰著,轉(zhuǎn)瞬即逝。輕輕抿一口,沁徹心脾,完全是童年的味道。
我們在山西援疆干部韓馳的帶領(lǐng)下,穿過人流,信步悠游。忽聽前面一處店前鼓樂喧天,近前,原來是兩位維吾爾族老人在打鼓、奏樂。兩人頭戴繡滿花紋的圓帽,身著紅色民族服裝,胸前絲絳閃閃發(fā)亮。一位微胖的老者吹奏嗩吶,聲調(diào)高亢激越;另一位精瘦老者面前擺放大小兩面鼙鼓,不緊不慢地以木枸敲擊。一曲終,瘦老者從身后取一杯涼水,倒于鼓面,反復(fù)摩挲,使清水浸潤鼓面,又開始下一曲的演奏。小韓介紹:“新疆共有42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是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帽子一般為圓形,哈薩克族為方形,哈薩克族帽上常插根羽毛。嗩吶最初起源西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內(nèi)地。兩面鼓,大者渾厚,小者高昂,鼓面浸水主要是增強鼓的響聲,預(yù)防鼓皮破裂呢?!?/p>
在兩位老者的吸引下,我們移步商場。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商品,地毯、皮貨、民族服裝掛滿了各個角落,既鮮艷,又新奇,我想買幾件,又覺得回去也沒法穿戴,還是作罷。
隨人流再向街巷深處走去,在一處民族樂器店門口,又有不少人駐足。兩位中年人正在彈奏民族樂器,一位看上去是哈薩克族,彈一把冬不拉;另一位是漢族,彈一把熱瓦甫。這兩種樂器我比較熟悉,小時候看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維吾爾族偵查員卡拉就時常彈一把熱瓦甫。兩位樂師相對而彈,細碎并帶有顆粒感的聲音伴隨著鏗鏘的節(jié)奏,仿佛帶我們行走沙漠,步入氈房,一時,我簡直想翩翩起舞了。
大巴扎街巷不算長,個把小時就打個來回。已經(jīng)是晚上九點,太陽離山尚有一竿高,西天布滿了云霞。給妻去電話,忻州已萬家燈火。
四
晚餐定在大巴扎西出口的燒烤店。大塊的羊肉串、牛肉串剛剛出爐,滋滋地冒著油泡,辣椒粉和孜然粉混合的濃郁香辣氣味撲鼻而來。人們各抓一串,把嘴唇撇得像唱歌的唐老鴨,繼而用門牙緊咬肉塊往外捋。大肉塊兒沿著發(fā)燙的鐵簽往外游走,像有軌電車行駛。我們也顧不得許多斯文,竟挽袖開懷,站在走廊里大快朵頤,盡情體驗新疆特有的美食。
這時,忽聽得樓下大廳鼓樂齊鳴。趴在欄桿俯瞰,一維吾爾族女青年著民族服裝正以胡旋舞出場,像彩云飄蕩,像陀螺旋轉(zhuǎn),直舞得天花亂墜,人影恍惚。大廳內(nèi)掌聲雷動,喝彩不斷。
跳舞間隙,桌前忽然跑來一維吾爾族小女孩,撲閃著一雙大眼睛望著我們。繼而,又從另桌跑來一漢族小男孩,看看小女孩,又看看我們。這時,小孩的母親們走過來,各自拉著小孩的手聊了起來。待離開后,趙主席說:“她倆在談?wù)撔『⒌哪挲g,交流怎樣培育小孩呢。\"這是一幅多么溫暖的民族大家庭畫面。
7月10日(晴)
一
上午9:00,五家渠市文聯(lián)干部韓馳已在樓下等候大家。韓馳是個白晳雅靜的女孩,話不多,干練、穩(wěn)重。今天得暇問及個人情況,才知是山西文水人,去年大同大學(xué)美術(shù)專業(yè)畢業(yè)后選擇了對口援疆。
按照日程安排,上午由山西省作協(xié)副主席、山西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王春林為五家渠市和昌吉市的文學(xué)愛好者授課。當大家步人昌吉市圖書館三樓會議室時,這里早已座無虛席,聽說有的文學(xué)愛好者驅(qū)車百余里專程趕來聽課。
午飯是新疆特色拉條子。剛走到農(nóng)家菜館門前,正在烤羊肉串的新疆大叔就熱情地高喊起來:“正宗的新疆羊肉串!羊肉串啦!歡迎歡迎!\"這聲音極富穿透力,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溫暖和愉悅。
首先上桌的是三種拌菜,相當于山西人吃面的臊子。食材有蔥頭、西紅柿、青椒、紅椒、胡蘿卜、木耳、芹菜、香菇、雞蛋、過油肉等,雖然平常,但勝在種類繁多,色彩斑斕,制作精細。每人兩份拌菜,轉(zhuǎn)瞬間盤碟已擺滿整個大圓桌。葛水平主席說:“再上份皮辣紅!\"大家正在發(fā)懵,溫建生主席解釋道:“山西的大拌菜!”
柴然和潘培江邊剝蒜邊說:“新疆的大蒜脆嫩爽辣,和拉條子是絕配。\"須臾間,兩碗白嫩如玉的蒜瓣已擺上餐桌。
“拉條子來嘍
服務(wù)生手托碩大的木質(zhì)條盤,端來足足十余碗拉面,快速擺上餐桌,并說:“不足還可免費加幾份!\"柴然、孔令劍和潘培江素來愛吃面食,忙喊道:“再加三份,附帶面湯?!?/p>
這是一桌特別正宗的新疆拉條子,以新疆特有的高筋面粉為原料,經(jīng)過揉、搓、醒、壓、押、拉等十余道工序,煮熟出鍋后,再過涼開水,配以多樣拌菜,人口勁道爽滑,味道鮮美,回味無窮。我平素對面食比較喜愛,但如此排場且堪比宴會的新疆拌面席還是第一次領(lǐng)略。
二
午飯后,已是下午三點。按新疆的作息時間,此時還沒有上班,我們就在趙主席和韓馳的陪同下參觀昌吉公園。
烈日之下,人們穿行于胡楊林中,談?wù)撝衬刈o神“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特有品質(zhì)。
四點,我們參觀了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主要陳列有“絲路庭州—昌吉歷史文物展”,包括\"恐龍時代”“昌吉郭勒—東天山的早期社會\"\"東部天山—車師六國家園”\"北庭——唐代西域北疆的政權(quán)中心”“別失八里—高昌回鶻王國之夏都\"“古城—清代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等六個主體部分。
“昌吉民俗展\"包括回、維吾爾、哈薩克、蒙古、塔塔爾、烏茲別克等民族的生產(chǎn)、服飾、飲食、宗教、婚嫁、生活各方面的習(xí)俗,以及文學(xué)藝術(shù)等。這座博物館于1994年開館,目前已成為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傳播昌吉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
7月11日(晴)
一
上午9:00,我們赴昌吉自治州美術(shù)館參觀。
一樓主要陳設(shè)新疆非遺木刻版畫,有幾幅大尺幅作品分外引人注目。
《西王母神話傳說》主要描繪周穆王率領(lǐng)七萃之士,駕赤驥、白義、盜驪、綠耳等駿馬,西至瑤池,與西王母宴飲酬酢的故事?!豆_克勞動舞》是由哈薩克藝術(shù)家用特制刀具鐫刻而成,全面展現(xiàn)了哈薩克人民放牧、擠奶,載歌載舞慶豐收的場面?!镀媾_塔塔爾族撒班節(jié)》描繪塔塔爾族人民摔跤、賽跑、賽馬、拔河、爬竿和歌舞等慶祝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場面?!叭霭唷币布础袄珑f”,為塔塔爾族人慶?!袄珑f\"這一先進生產(chǎn)工具誕生的節(jié)日活動?!痘刈逖缦磐肴凶印访枥L回族人民招待貴賓的傳統(tǒng)宴席。
馬仲強館長腦后扎條畫家氣質(zhì)的小辮,為我們講解道:“新疆是多民族聚集地,畫面上凡女子蒙蓋頭、罩面紗,男子戴圓帽的,為回族;戴尖帽,上插羽毛的為哈薩克族;戴圓帽的為維吾爾族?!?/p>
二樓大部分為反映新疆歷史的畫作。其中有幾幅場面恢宏,令人沉思。《疏勒城保衛(wèi)戰(zhàn)》為反映喀什歷史的大型油畫,描繪東漢永平十八年(75年)二月至建初元年(76年)正月,在東漢與匈奴的戰(zhàn)爭中,漢西域戊己校尉耿恭堅守疏勒城(今奇臺縣境),力挫匈奴數(shù)萬兵眾的戰(zhàn)爭場面?!兜匣冀y(tǒng)——明亮》反映清代中期富察·明亮擔(dān)任迪化督統(tǒng)時疏通天山堰塞湖,挖渠灌溉,澤被萬民的場面?!读謩t徐在新疆》是一幅大型國畫,反映林則徐被貶新疆伊犁,萬里荷戈,墾荒修渠的場景。
大家對新疆的歷史都有所了解,在一幅幅畫作前仁立良久,緩緩而去,內(nèi)心激蕩的波瀾久久不能平靜。
二
上午11:30,采風(fēng)團參觀昌吉回族自治州清代糧倉博物館。
糧倉位于昌吉市紅旗中路寧邊古城內(nèi),呈四合院式平房建筑,共十二間倉庚,至今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完好,功能齊全,再現(xiàn)了西域農(nóng)耕文明的繁榮景象,以及清朝之后屯墾戍邊的遺跡。
講解員介紹,寧邊糧倉始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建成后連續(xù)用作囤積糧食的倉庫,民國時期一直存放軍糧,為解放軍進軍西北,鎮(zhèn)守邊陲起到了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
四合院內(nèi),南向一排為“厰神廟”。厰神即神農(nóng)氏,是“三皇五帝\"中的炎帝,相傳就是厰神嘗百草,種嘉禾,篩選出了粟、菽、麥、稷、稻五種糧食,因此,后人也稱尊神為“五谷爺\"“農(nóng)皇爺”。此廟為歷代祭祀?yún)斏竦闹匾獔鏊?,每年農(nóng)歷正月二十五,周圍人們云集院內(nèi),焚香祈禱,期盼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在四合院沿逆時針方向次第參觀,分別介紹了新疆的農(nóng)耕及漢唐以降的屯田制度。講解員介紹,中原政府在新疆的正式屯田是漢太初四年(前101年),漢軍伐大宛之后,在輪臺、渠犁付諸屯田。隨之,屯田范圍擴大,近年,在樓蘭東北土垠遺址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關(guān)屯戌的木簡,里面有“居盧訾倉”“交河曲倉守\"等與屯田、倉厰相關(guān)的文書。唐朝是新疆歷史上又一個屯田高峰,建有蒲昌倉、交河倉、天山倉、安昌倉、柳中倉、銀山倉、郡倉和料倉,倉下又有糧庫。每年九月,各屯交納糧食,由倉督、監(jiān)倉官、屯官、監(jiān)納官共同檢驗入庫。屯田制不僅起到了固邊守疆的作用,也推動了民族融合與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清代屯田進入大發(fā)展時期,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昌吉開始軍屯,駐軍達3000余名,主要是犯屯、兵屯和民屯。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又在寧邊糧倉的基礎(chǔ)上修建了寧邊城。
展廳南壁懸掛幾幅清代官員的書作,記錄了當時屯田的景象,擇其一二,留意記錄。紀曉嵐詩云:
鱗鱗小屋似蜂衙,都是新屯遣戶家。
斜照銜山門早掩,晚風(fēng)時梟一枝花。
湖南益陽蕭雄詩曰:
孤城遙指鱉思西,地回山違水漲堤。
沿革想從昌八喇,一洲禾黍望高低。
我不解“鱉思\"之意,講解員說,“鱉思”為音譯,即五城,在今吉木薩爾縣城北,為北庭都護府所在地。
旋行至東北兩排展廳,分別有磨坊、農(nóng)具、飲食等展覽。在昌吉有一處與山西淵源很深的小吃街,其中有過油肉、油炸糕、臊子面、揪片湯,還有醯缸、醬缽等。據(jù)說,這是清朝山西、張家口一帶的人們走西口,經(jīng)烏梁海、奇臺旱碼頭,一路西行至此,把山西的風(fēng)俗也一并帶了過來。
從糧倉博物館出來已是中午一點多鐘,葛水平主席已提前從馬路對面買來三張大鑲,遠遠望去,像提著一面大鑼。葛主席邊走邊招呼大家,這鑲開來還冒著絲絲熱氣,嚼一口,麥香四溢,沒一袋煙功夫,三張大鑲已面渣無剩。
三
13:30,采風(fēng)團驅(qū)車赴北城區(qū)回民小吃街用餐。
這里被中國烹飪協(xié)會授予中華回民小吃名街稱號。椒麻雞、羊羔肉、油塔子、黃面、涼皮子、油糕、烤鑲、鑲燜肉這些漢字組合散發(fā)出的強大誘惑,喚醒了我對食物最原始的沖動。一切的克制與矜持在美食前面都微不足道,來一盤椒麻雞!再來一個烤鑲!正當我們大快朵頤時,柴然和潘培江手端大杯,邊喝邊走過來:“你們沒喝卡瓦斯?”“就是新疆土制啤酒,基本不含酒精,爽著呢!\"柴然一臉饜足。
這卡瓦斯原產(chǎn)俄羅斯,為發(fā)酵的意思,是新疆人們最愛的消暑飲品??ㄍ咚褂煞涿郯l(fā)酵而成,色澤金黃,氣泡豐富,喝起來既有蜂蜜的甜美,又有啤酒的香醇,清爽解渴,沁人心脾。怎奈半桶下肚就飽隔如雷,肚皮發(fā)鼓了。
飯后,人們在小攤邊溜達。在一處民間手工藝品購物區(qū),我買了店主親手制作的鵝毛扇。搖幾搖,和風(fēng)撲面,新疆大叔豎起大拇指,直夸:“諸葛亮!亞克西,亞克西!”
我忙答:“阿卡,你好!\"新疆大叔莞爾一笑。
來新疆如果不帶一塊和田玉,那是寶山空回。在一間琳瑯的玉器店里,我在柜臺角落發(fā)現(xiàn)一塊兒奶酪樣的石塊兒,握在手里觸感溫潤,清涼如晶。其一面有幅天然的小鴨鳧水圖,另一面麻點密布,乍看若幽人踏雪尋梅圖。店主說,這是羅布泊泥玉,硬度很高。問其價格,還能接受,便購歸囊中。
下午五點,我們在昌吉迎賓館參加文化潤疆簽約儀式,分別由山西省文聯(lián)副主席張躍澤、山西省作協(xié)副主席溫建生與昌吉自治州文聯(lián)、五家渠市文聯(lián)代表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之后,我們又參加山西省委宣傳部選送的以黃河、太行為特色的文藝節(jié)目,觀眾多為山西援疆的守疆人。
7月12日(晴)
上午10:00,采風(fēng)團赴第六師五家渠青格達湖采風(fēng)。
青格達湖位于五家渠市南部,南依天山,北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新疆解放后,王震將軍率領(lǐng)農(nóng)六師官兵在這里修建了大壩,由原來的季節(jié)性小湖泊,修建為人工水庫。
導(dǎo)游介紹,青格達湖是農(nóng)墾文化的發(fā)祥地,“青格達”是蒙古語“神靈之水”。我忽然想到山西民歌《親圪蛋下河洗衣裳》,這“小親圪蛋\"和“青格達\"發(fā)音相似,意義也相似,都是心中的寶貝,至高無上的向往之神。
電瓶車行駛在垂柳拂面的林蔭大堤上,各種鳥兒唱著歡歌,跳躍在枝頭。長滿蒲葦?shù)某靥晾?,蛙聲齊鳴,敲著鼓點,成群的燕子、蜻蜓和蝴蝶在眼前翻飛。
車行有頃,眼前忽然展現(xiàn)出一片接天的荷田來。碧汪汪的荷葉把湖面覆蓋得嚴嚴實實,真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感覺。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jié),那朵朵紅蓮競相開放,嬌艷得令人心醉。我們沿著木板覽道一路觀賞,讓我想起《西洲曲》中的“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陽光正熾,護荷的工人打開了自動噴霧設(shè)施,剎那間,霧氣空濛,如夢似幻,人在荷塘恍若眾仙家下凡人間。穿過細霧,荷田上忽然浮現(xiàn)出一處亭臺回廊,幾位老年人正在涼亭中觀荷。我們上前,一位銀發(fā)如雪、知性優(yōu)雅的大姐爽朗地與我們攀談,他們都是二十來歲隨兵團援疆來到五家渠,在這片土地上戰(zhàn)斗生活了一輩子,現(xiàn)已退休十多年。問及這片荷田,一位身著運動裝,身體健碩的老者立即打開了話匣:“我21歲從河南參軍來新疆,一直就沒離開過五家渠。這片荷花叫青荷苑,有500多畝,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五家渠的旅游風(fēng)景區(qū)。以前這地方純粹是白花花的鹽堿荒灘,無人居住,就挖地窩駐扎,先種灌木,后栽喬木,有了綠色就有了生機?,F(xiàn)在的清荷苑和江南沒啥兩樣,種藕、養(yǎng)魚、觀光,成了五家渠的聚寶盆!
老者的老伴也在其中,補充道:“我是隨軍來五家渠的。汽車在荒野上走了一天一夜,黎明前才終于停下來。我一下車,四周白茫茫一片,估計是那鹽堿和初秋的冰霜。正在我愣神時,忽然從地下冒出一群人,原來他們是從地窩子里鉆出來,歡迎我的!”
另一位身著鮮紅衣服的大媽走過來,特意為我們獻歌。她身材高挑結(jié)實,面色白皙紅潤,儼然一位地道的新疆人。未等我們提問,大媽已底氣十足且以富有磁性的聲音自我介紹:“我是地道的漢族人,十幾歲隨父親從老家安徽來到五家渠,干過文工團、宣傳員,后來又在電視臺工作,直到退休。\"大媽又說:“我給大家唱一首兵團人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五家渠》吧!
大媽激情澎湃,隨著大家的節(jié)拍唱了起來:
你是茫茫戈壁上的一個奇跡,
你是兵團人民汗水的結(jié)晶,
你是天山腳下的一匹駿馬,
充滿了昂揚向上的活力。
你是西部邊陲的一顆明珠,
你是大美新疆的一道亮麗風(fēng)景。
你廣袤的土地博大的胸襟,
我愛你呀這片神奇的土地。
歌聲在湖面飄蕩,隨風(fēng)輕拂著映日的荷花。
中午12:00,我們赴五家渠將軍紀念館,深切緬懷王震將軍及其部隊在新疆屯墾戍邊作出的卓越貢獻。由溫建生主席帶領(lǐng)大家重溫入黨誓詞,并敬獻花圈。
午飯仍在大干渠面館解決,每人兩根羊肉串,一碗新疆拌面。自是飲水思源,感慨萬千,不必細言也。
下午四點,采風(fēng)團赴山西援建五家渠圖書館采訪勞模。采訪結(jié)束,是下午六點,金烏尚在當空。按照日程安排,赴103團紅10連所在地一—凰家梁風(fēng)景區(qū)采風(fēng)。
臨行前,趙主席特地從路邊瓜棚買來兩顆二十多斤的大西瓜,八顆哈密瓜。
車出五家渠市,沿國道一路向北行駛,約一個小時后,駛?cè)胍粭l沙石小道。復(fù)前行,道路愈加顛簸起來,這時,遠處出現(xiàn)一排孤零零的二層小樓,這就是紅10連的駐地。趙宇寧搬兩顆哈密瓜給看門的小戰(zhàn)士,小戰(zhàn)士仰著黑的臉膛向我們微笑著,麻利地打開了限行欄桿。
趙主席介紹:“這里地廣人稀,都是原生態(tài),大家初來感覺新鮮,但戰(zhàn)士們最難熬的就是孤獨?!?/p>
再往前行,道路愈窄,坐在車前的指尖忽然興奮地喊一聲:“好大的海子!”
眾人向窗外瞭望,汽車已駛上海子的堤壩。寬廣的原始湖泊橫無際涯,延綿于地平線外,一片片蘆葦蕩時而迎面飄現(xiàn),時而消逝于車后,明凈的水面映照著瓦藍的天空,真有“鏡湖俯仰兩青天\"的感覺。
一向不愛作聲的白琳忽然驚奇地喊道:“快看!黑天鵝!\"眾人順白琳手指的方向望去,不遠處兩只黑天鵝正從蘆葦蕩中鳬出來,儀態(tài)方方。這時,又從遠處游過一隊野鴨,時而扎猛子捕食,時而快速撥動蹼掌追逐,平靜的湖面劃出一條條長長的波痕。
汽車緩緩行進,堤畔有幾只碩大的鶿在覓食,見車輛過來,仍氣定神閑站在那里一伸一縮地吞咽,半截魚尾在嘴邊甩動的影子,直讓人提心吊膽,生怕?lián)巍捌啤绷思氶L的頸項。
汽車在一座沙丘連綿的緩坡前停下來,這里是最佳觀光休閑點。趙宇寧支起旅行桌椅,把兩顆大西瓜三下五除二分切開來,整齊地擺放在桌上供大家品嘗。熟透的新疆西瓜,脆甜中略帶豆沙一樣綿密的口感,忽然讓人想起楊坤磁性中略帶沙啞的歌聲,傳遞著歲月滄桑而又迷人的質(zhì)感。在這尚有陽光余溫的沙地里,新疆的西瓜讓人吃得靈魂出竅。
此時,紅日西斜,天邊升起晚霞,晚風(fēng)輕吹,紅霞飄動,活脫脫幾只飛翔的鳳凰。
我與幾個攝影迷爬上遠處的沙坡,趕忙用廣角鏡頭捕捉這稍縱即逝的畫面:紅霞滿天,水天一色。人們或閑坐暇思,或仁立眺望,有的解衣磅礴,有的倩影娉婷顧盼向背,各具姿態(tài),皆入自然之妙。畫面里,停在壩上的汽車忽然入鏡,現(xiàn)代化的痕跡愈顯時空穿越之感。這是一張反差很大的逆光照,除明凈的水色,彤紅的霞光外,皆為暗色剪影。
返程途中,我不時回望著落日映照下的湖面,寧靜而充滿生機,這正是大家向往的詩和遠方吧。此時,我胸中不由涌出幾句打油詩來:
水波浩淼兮盛萬象,
天遼闊兮游鳳凰。
晚風(fēng)清涼兮扇陲疆,
車駛駁兮向遠方。
衍生息兮誰安邦?
功垂竹帛兮安能忘。
望天山兮酹一筋!
7月13日(晴)
一
采風(fēng)團9:00出發(fā),赴6師最邊遠的30連奇臺農(nóng)場采風(fēng)。
汽車駛出昌吉市,沿京新高速路一路向東進發(fā)。車行約一小時,高高的天山輪廓已矗立眼前,白云從天山深處涌出,又在山峰上堆積起來,一會兒如奔騰的駿馬,一會兒如游走的羊群;一會兒如蟬翼般的白紗,一會兒又如厚重的棉花。白云下面是剛毅的山體和郁郁蔥蔥的森林,偶爾飄過幾處蒙古包和放牧中的牛羊和駱駝群。
忽然間,前方出現(xiàn)一座刺破云層的高山,峰巔負滿積雪,天空下分外奪目。韓馳介紹:
“這是博格達峰,天山山脈東段的最高峰,海拔有5445米。蒙古語中‘博格達'意為神山、圣山、靈山。天池就在博格達峰的半山腰?!?/p>
我忽然想起中學(xué)時代學(xué)過的碧野先生撰寫的游記《天山景物記》。其中的\"雪峰\"\"溪流”“森林”\"迷人的夏季牧場\"“天然湖與果子溝”,每次讀來都令我心馳神往,心中陡生騎馬上天山的沖動。先生文中提到的溪流、森林、天然湖就應(yīng)該在博格達峰下,但行程緊張,也只能望峰息心了。
經(jīng)過長途驅(qū)馳,中午十二點我們終于抵達奇臺農(nóng)場。溫建生主席感嘆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不來新疆,不知祖國疆域之遼闊也!\"趙宇寧主席接話笑道:“不來奇臺農(nóng)場,焉知山西援疆隊員與新疆人民感情之深也!”
說話間,一位體格敦實,圓臉濃眉的小伙子小跑來到車前,車門剛開就欣喜地跨上車與大家打招呼。小伙兒叫趙文杰,是奇臺農(nóng)場黨委常委、副場長,援疆前為大同市巡察辦正處級巡察專員。與他一塊兒來奇臺援疆的山西小伙子共七人,大部分為醫(yī)務(wù)人員。在簡易的會議室落座,趙文杰常委首先介紹了奇臺農(nóng)場的情況。大同二院普外科主任王瑜介紹了援疆醫(yī)療隊的工作生活情況。
一陣寒暄后,由我捐贈書法作品兩幅。一幅為節(jié)錄李白的《關(guān)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另一幅為顧瑛的《詠五臺山》:“海涌如來室,清涼即五臺。春風(fēng)山頂雪,飛度雁門來。\"兩首詩內(nèi)容和風(fēng)格一致,冀壯胸襟,不忘家園耳!
王超是大同人,來新疆已是第四個年頭。小伙兒高高的,胖胖的,白皙的臉龐,深邃的眼神,一頭與生俱來的自然卷發(fā),一眼看去像個地道的新疆人。
我問:“你是哪個大學(xué)畢業(yè)?”
“先在陜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讀書,后來在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讀博。也愛書法,在西北工業(yè)大學(xué)書法專業(yè)學(xué)習(xí)過。”
“嘿!真了不起!你為啥學(xué)中醫(yī)和書法?”
“中醫(yī)和書法都是國粹,而且互通。中醫(yī)治病,書法養(yǎng)心。”
“畢業(yè)為啥選擇來新疆?”
“艱苦的地方才能強己利人;遙遠的地方才能找到純樸和本真。助人乃快樂之本,中醫(yī)可幫助病人解脫病痛,書法可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是最快樂的事情?!?/p>
旁邊的趙文杰引以為傲地補充道:“王超獲過陜西書法臨摹展一等獎,陜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的好多牌匾都出自王超之手?!?/p>
我被眼前這個生龍活虎的小伙子深深感動著?!澳銇硇陆∠笞钌羁痰氖掠惺裁??”
“我父親曾在克拉瑪依當過騎兵,老爺子曾經(jīng)對我說,趁年輕,一定要到邊疆去,這才稱得上熱血男兒?!毙』飪哼瓤诓?,繼續(xù)說:“去年到牧區(qū)巡回醫(yī)療,有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93歲的老人正坐輪椅曬太陽。當聽說北京來的醫(yī)療隊給大家尋診治療,老人當時就眼神發(fā)亮,擒滿淚花,那情景我一輩子也忘不掉。老人那純樸的對黨的熱愛、對祖國的忠誠是深深埋在心里的。我們這代人一定要學(xué)習(xí)老一輩的精神和境界。\"我真喜歡這個小伙子。
時間已過下午兩點,人們的采訪對話還很熱烈 熱然。
這時,趙文杰高聲說:“山上的手抓羊肉已做好了,咱們到天山江布拉克牧區(qū)用餐?!?/p>
江布拉克牧區(qū)離連隊神仙灣只有半小時的路程。這幾年,在建設(shè)兵團和昌吉自治州的打造下,已開辟了國家森林公園,成為旅游和愛國教育基地。
汽車盤旋在天山北麓的丘陵地帶,這里是萬畝麥田。正是麥熟時節(jié),一塊塊麥田像帶著紋理的黃色地毯,鋪展每道坡梁。汽車過來,遠處幾個戴草帽的守田人直起腰板,向我們瞭望,也驚起幾只鴉兒。這使我聯(lián)想到了梵高的油畫——《麥田上的烏鴉》,不過眼前的自然畫幅中,陽光燦爛,白云朵朵,雪山召喚,眾鳥高飛,更給人以蓬勃向上的感覺。
在半山腰的拐彎處,趙文杰指著前面的兩條岔路說:“這是奇臺有名的怪坡,下坡走的這條路需要加油,上坡走的那條路必須松油門?!?/p>
人們驚奇地望著窗外的下坡路,只聽得汽車“轟——轟—\"給油,也只能費力地行走,只要稍松油門,汽車就立刻停下來,還有倒上去的感覺。
趙文杰說:“這是視覺差的原理,人們對上下坡產(chǎn)生了誤判。\"人們感覺在走下坡路,實際上,汽車已盤旋在天山的半山腰。未及想明白,汽車已停泊在一處潔白的蒙古包前。
這是一處富有異域特色的地方,似曾相識,又感陌生,有一種遠在天邊,就在眼前的美妙感覺。
綿亙的天山如鐵壁,更像一道決眥而望的畫屏。白云朵朵,漂浮在雪山之巔,雪線以下是成片的原始森林,萬古松柏,拔地刺天。森林邊緣,鋪展著無際的高山草原,隨形就勢,如曼舞的綠色飄帶。白色的蒙古包如蘑菇、如銀豆,灑落在山坡、山隈,時有騎馬的牧人驅(qū)趕著羊群游弋于草場之上。
大家于四面通風(fēng)的帳幔下坐定,一位哈薩克族婦女身著白圍裙,頭扎花紗巾,精干利落,端來一盆熱騰騰的手抓羊肉,說:“趁熱吃,一定趁熱吃!”
這羊肉基本沒加調(diào)料,肥瘦相間,香氣撲鼻。吃在嘴里,肥嫩而不顯油膩,香味四溢,回味無窮。
少頃,一位哈薩克兄弟端來一盤大塊兒羊肉串。就著野外的風(fēng)擼一串,又是一種風(fēng)味。滿嘴溢香自不必說,單就這“咝咝”的捋咬聲,就讓人滿口生津,頓增食欲。
終于有人顧得上說話了:“美景美食,葛主席何不唱一段兒?”
葛水平主席也不推辭,離座清清嗓音,唱道:
我一定回來越過那一片海
阿媽呼喚縈繞耳畔
那年我離開像一朵云彩
單單的飄向天外
風(fēng)拉著我的衣帶
像阿媽慈母情懷
輕柔而遼闊的歌聲在草原上飄蕩,隨風(fēng)與白云相追逐。
不知何時,天山深處飛來幾只蒼鷹,隨著歌聲在帳篷上空盤旋起來。大家都有同感,人與自然已徹底融為一體,不是鷹在飛,是大家的心在飛,不是云在飄,是人的思緒在飄,心靈在此處明凈,才得以自由飛翔。
在葛主席的帶動下,柴然又唱了一曲《在那遙遠的地方》,趙主席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唱了一曲自己編寫的歌曲《騰飛的翅膀》。
飯后,大家三五成群,或于溪水邊尋找奇石,或到原始森林邊體驗自然生態(tài)的感覺,或登上西邊的山包跑馬溜溜。
我與侯建臣各選一匹穩(wěn)當?shù)睦像R,在一位哈薩克族大叔的牽引下漫步于平緩的草坡。
這時,身邊飛馳過兩匹黑駿馬,馬背上是兩個穿著民族服飾的小伙子。望著這兩個鮮衣怒馬的少年,我悄悄地拍下他們矯健的身影。
牧馬大叔把馬韁放得老長,鼓勵我說:“跑幾圈,穩(wěn)著呢!”馬兒剛小跑幾步,我就有點兒受不了,嘆道:“髀部沒肉,焉充騎士!”
藍天澄澈,微風(fēng)清涼。我小憩于草甸,仰望峰頭飄游的云朵,忽然有作詩的沖動,遂展篋笥,寫《望云》如下:
你
流則長天泉注,
頓則立地山安。
聚而為體,
散而為魂。
虛幻縹緲,
輕靈優(yōu)游。
演繹著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的真言。
你樂而飄柔,
圣潔的容顏為苦難者撫慰著心靈。
你憫而布雨,
絲絲眼淚滋潤著豐茂的大地。
你喜作霞衣,為世界裝點麗彩。
你怒夾風(fēng)雷,使鬼魅寒慄。
求真者聚焦著深邃的眼,
考究你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預(yù)示著人世間的變。
求善者雙手合十,
默念你的仁和與慈悲,
祈禱著人世間的愛。
求美者手持夢筆,
依你的倩影快吐心畫,
充盈著人世間的情。哦,
我佇立崖畔,
凝望著你潔白飄逸的影子,
窅眇于南山的仙人。
我徘徊水邊,
徜想著你的脫胎換骨,
自由翱翔于藍天。
我不請新詩,但每個字都是胸中流淌而出,是以為記。
7月14日(晴)
上午9:00我們回五家渠,捐贈圖書和書畫作品。午飯后與五家渠市、昌吉自治州文聯(lián)領(lǐng)導(dǎo)道別,赴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乘機返晉。
眼前
是你們鑲在天邊
舉頭就能感觸到星光的璀璨
天空有了云
才有了多彩的霞衣
雪山沐了風(fēng)
才有了輕柔的召喚
河流映了彩
才有了如夢的絢麗
草樹披了露
才有了金色的暈染
15:00登機,18:15安全抵達太原武宿機場。太原正下小雨,暮色漸濃。我正在回味山西與新疆兩地的時差,手機忽然傳來幾條微信,是奇臺王超大夫發(fā)來的問候與祝福。
無助的人望著你們
那是一縷希望煩
躁的人望著你們
那是一種恬淡
寂寞的人望著你們
那是一份寬慰
患難的人望著你們
那是依靠和大山
回家途中,草成小詩一首,贈予奇臺諸大夫。
寄奇臺援疆諸友
你離我們很遙遠
又在我們眼前
遙遠是你們遠在天邊
只能用思想來追隨
你們隨風(fēng)而飄
追逐光明
你們戀草而居
播灑雨露
你們匆匆前行
人們追慕著你們高大的背影
你們緩緩?fù)A?/p>
多少人感動著你們肩頭的風(fēng)塵
天山的雄鷹啊
你遠在天邊
就在眼前
【作者簡介】王利民,男,1964年11月生于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山西省第九屆文聯(lián)主席團委員,山西省第七屆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出版圖書有《家山歸夢》《字里家國》《懷人談藝錄》《葆光詩存》《陳巨鎖畫傳》等。
責(zé)任編輯: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