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括來的幾件事:某市一家新店開業(yè),店老板在門口放了6個花籃。不料,城管以占道擺放花籃違反市容管理辦法為由,對老板罰款200元;某地交警辦事大廳上演“冷熱兩重天”,工作人員在里面吹著空調,辦事大廳里連風扇都沒有,前來辦事的群眾汗流浹背;還有那些把公交車站牌樹的過高,乘客看不清上面的字;把辦事窗口開的過低,群眾蹲著辦事等情況,林林總總,并不罕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顏淵》,歷來被認為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遵循的為人處世之道,甚至被認為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中的“道德黃金律”??追蜃拥脑挾鄶?shù)需要專家學者的詮釋,才能弄得明白,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義,稍微有點兒文化知識就能懂得: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一定不要強加給別人。
開頭說的那些事,估計每個人都不愿意接受。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事情,為什么要把它強加給老百姓呢!關鍵是把這些事強加給老百姓,老百姓會滿意嗎?所以,要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根本的就是以百姓之心為心。
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來說,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中國共產(chǎn)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彼?,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考慮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
以百姓之心為心,需要換位思考?!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結論。換位思考就是將心比心,站在百姓的立場和視角,切身體驗百姓的感受,設身處地地替百姓著想。西漢《說苑·政理》中記載了一件事:景差為鄭國相國,嚴冬時節(jié)有一位百姓赤腳水過河,走到對岸凍得兩腿發(fā)紫。景差恰好坐車經(jīng)過,把這個人扶上隨從的車子,還給他蓋上了一件衣服。這本來是一件既親民又暖心的好事,普國的著名政治家叔向卻說:“景差身為相國,實在不怎么樣。我常聽人講,有才能的官更治理地方,三月就要疏通河溝渠道,到十月就得修復渡口橋梁,連牲口都不用螳水,何況人呢?”意思很明了,作為相國,幫助百姓是應該的,可是如果真的替百姓著想,就應該把渡口的橋梁修復,從根本上解決百姓螳水過河的問題。說到底,景差還沒有真正做到換位思考。
焦裕祿被派往河南省蘭考縣任縣委第二書記時,眼見街上成群結隊的乞丐、紛紛逃往外地的災民,心情十分沉重。他沒有責怪群眾,他自己也是農(nóng)民出身,深知如果衣食無憂,誰會愿意背井離鄉(xiāng)去逃荒呢?而要留住沒走的百姓,讓走了的百姓回來,只有下決心根治長期困擾蘭考百姓的風沙、內(nèi)澇和鹽堿“三害”,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于是,便有了那一系列感人的故事,有了蘭考大地上的“焦桐”。
景差雖也是一個好官,但是他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百姓的困難。焦裕祿換位思考,找到了解決蘭考問題的根本途徑。所以,換位思考不僅可以解決認識問題,而且能夠解決方法問題。
以百姓之心為心,就要真正離群眾近一些?!爸萋┱咴谟钕拢д咴诓菀??!敝挥欣习傩兆约鹤钪浪麄冇憛捠裁矗谂问裁?。所以,我們黨歷來強調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
1961年,我國正處于“三年困難”時期,中央領導奔赴全國各地調研。這年6月,陳云同志赴家鄉(xiāng)上海市青浦縣小蒸公社。他聚焦養(yǎng)豬、農(nóng)作物種植和自留地三大問題,用15天的時間深入田間地頭,與農(nóng)民同吃同住。他發(fā)現(xiàn)公養(yǎng)母豬存活率僅 11% ,私養(yǎng)則達 94% ,遂提出“母豬下放私養(yǎng)”建議;針對強行推廣雙季稻導致減產(chǎn),他算細賬證明“種雙季稻不如單季稻”,關鍵是因地制宜;他力主按中央標準留足自留地,緩解農(nóng)民口糧短缺問題。最終形成3份專題報告,為黨中央調整農(nóng)村政策提供重要依據(jù)。因此,要想以百姓之心為心,就必須和群眾沒有距離。
以百姓之心為心,就要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一位農(nóng)民為給自家收割機加油,購買了3桶柴油,再用皮卡車運回去,被有關部門以“非法運輸危險物品”為由,罰款3萬元。雖然有關部門給出的答復中引用了法規(guī)條款,證明這位農(nóng)民應該被罰,但是這件事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出門經(jīng)??梢钥吹健扒懊媸┕?,禁止通行”的提示,這沒有錯。但令我印象更深的提示是:前面施工,禁止通行,如向西走請繞行某某路,如向東走請繞行某某路。這一條路不能走了,但哪一條路可以走呢?這樣的提示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就是不能一禁了之。
禁止某些事項的規(guī)定是必要的,有法可依的。如果禁止的是害國害民的事,那當然沒有商量的余地??扇绻P系到生產(chǎn)生活,又是非做不可的事,只是其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改進,要在不許這樣做的同時,告訴群眾可以怎樣做。比如收割糧食的時間非常緊迫,這就需要及時給收割機加油。如果不允許農(nóng)民自行購買運輸柴油,那么怎樣解決收割機加油這一問題呢?可否像那塊暖心的路牌一樣,告訴行人這條路不通哪條路通,甚至出面協(xié)調,把柴油給農(nóng)民送到地頭去呢?可能有人會說:哪有那種好事呀?我們共產(chǎn)黨人不就是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嗎?
以百姓之心為心,要允許群眾表達不同意見。領導者應該有聽取和包容不同意見的雅量。
比陳云同志赴青浦調研稍早一些,周恩來總理來到了河北邯鄲。1961年5月3日這天,在武安縣(今武安市)的伯延村,他走訪了幾十戶社員,社員家中的困難狀況讓他感到十分震驚。在一次座談會上,一位叫張二廷的社員直言不諱地對周恩來說:“這兩年生活一年不如一年?!薄叭绻龠@樣下去兩年,連你也會沒有吃的?!奔词狗诺浇裉?,這些話依然非常刺耳。周恩來后來卻說:“這句話對我教育很大,我很受感動。當時在場的地委干部聽了以后,說這個人是個落后分子。我跟他們解釋:這樣看不對,這個社員說的是真理,一個農(nóng)民把我們看作他自己的人才會說這樣的話,這是一針見血的話?!弊剷笾芏鱽韥淼綇埗⒌募?,張二廷又向周恩來如實反映了伯延公社遭災情況和公共食堂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希望周恩來以后還能來伯延。周恩來表示:“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蔽覀凕h能夠帶領全國人民從“三年困難”的局面中走出來,應該和聽得進不同意見,包括那些來自百姓的尖銳批評有直接關系。
能否做到以百姓之心為心,決定了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
時刻堅守以百姓之心為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