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內科較為常見的疾病,患者多為老年群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特征為持續(xù)氣流受限,初期病情癥狀隱匿,進行性發(fā)展后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運動耐受性降低等異常表現(xiàn),甚至引發(fā)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臟病、肺性腦病等并發(fā)癥,不利于患者應對日常生活,且危及患者生命健康[2-3]。
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特征,臨床需選用對癥藥物進行治療,同時予以低流量吸氧。但該治療策略無法有效滿足低氧血癥嚴重、存在二氧化碳潴留患者的治療需求。無創(chuàng)呼吸機是一種呼吸輔助設備,能緩解患者呼吸肌疲勞,減少耗氧量,減小氣管阻力,提升肺泡通氣量,解除患者缺氧狀態(tài)[4-5]。本研究選取2022年1月一2023年12月遵義市播州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組對照方式探究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應用可行性,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可行性。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遵義市播州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 (72.12±2.12) 歲;病程 1~11 年,平均病程 (6.12±0.14) )年。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 61~82 歲,平均年齡( 78.10±2.02) )歲;病程 1~12 年,平均病程( (6.10±0.11) 年。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05) ,有可比性。研究已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01),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項診斷標準相匹配,并經院內影像學檢查后確認病情;病情處于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年齡 ≥60 歲。
排除標準:精神、交流、智力、視聽異常;伴隨惡性腫瘤;伴隨其余呼吸系統(tǒng)疾病;近期接受過相關治療;肝、腎功能異常。
1.3 方法
1.3.1 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治療。以霧化吸入的形式予以患者布地奈德治療,2mL/次,2次/d;以霧化吸入的形式予以左沙丁胺醇治療, 3mL 次,2次/d。同時以 2~3L/min 的流量予以患者吸氧,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 29%~33% 。
1.3.2觀察組治療方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V60)。在雙相氣道正壓支持模式下設置 35%~50% 的吸入氧氣體積分數(shù),設吸氣壓初始值為 10cmH2O ( 1cmH2O=0.098kPa) ,按每次增加 2cmH2O 的規(guī)律循序增加數(shù)值,最終維持 14~ 20cmH2O 。設呼氣末正壓初始值為 4cmH2O 、目標吸氣時間 0.8~1.2s 、呼氣時間 2.0s 、呼吸頻率12~16 次 /min 、潮氣量 6~8mL/kg 。治療時長為1~2h/ 次,4\~6次/d。
2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1周。
1.4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伴隨的各項癥狀消退,胸部影像學檢查顯示無炎癥斑片影,為顯效;治療后患者伴隨的各項癥狀緩解,肺部存在濕啰音,為有效;治療后不滿足上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 Σ=Σ (顯效例數(shù) + 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 × 100% 。(2)血氣指標。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動脈血 2mL ,采用醫(yī)用離心機常規(guī)離心中 3000r/min , 15min , 10cm) ,離心后獲取上層血清。通過動脈血氣分析儀檢測血樣中的 PaCO2 SaO2 , PaO2° (3)肺功能。治療前后,依次采用的肺功能檢測儀 (CareFusion Germany,MS-Diff-IOS型)各進行1次評測,了解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量)變化。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 表示,行 χ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 檢驗。 Plt;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 97.50% ,高于對照組的 77.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1。
2.2 血氣指標
治療前,2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05) ;治療后,觀察組 SaO2 7 PaO2 高于對照組, PaCO2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2。
2.3 肺功能
治療前,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05) ;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3。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群體中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社會環(huán)境、生活方式改變以及老齡化趨勢加重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率持續(xù)遞增[7-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遷延,呈慢性、進行性發(fā)展。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下降,存在低氧血癥、呼吸肌疲勞、二氧化碳潴留等情況,最終可導致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發(fā)病兇險,單純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吸入糖皮質激素、抗感染、祛痰等藥物治療,無法有效糾正患者低氧血癥、二氧化碳潴留的情況。持續(xù)予以患者低流量吸氧,可提升一定療效,但仍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臨床還需配合其他治療手段,保障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2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05? ;治療后,觀察組 PaCO2 三 (35.21±2.21) 川 mmHg 心 SaO2 ( 93.15± 7.14) % 、 PaO2 1 (91.35±3.12) 州 mmHg 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表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患者接受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有利于改善血氣指標。分析原因,無創(chuàng)呼吸機采取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為患者吸氣相提供吸氣壓,使患者呼吸阻力減小,促進肺部通氣、換氣,改善肺部氧合功能,減輕呼吸肌疲勞程度,有利于二氧化碳氣體排出,最終改善血氣指標[10-11]。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2組患者肺功能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05) ;治療后,觀察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 (1.34±0.12) 三 Lγ 用力肺活量 (1.54±0.15) L、最大呼氣流量( 3.55± 0.15)L/s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 0.05),表明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應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老年患者肺功能有良性影響。分析原因,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正壓通氣可緩解患者氣管高阻力狀態(tài),對氣道高反應有顯著的抑制效果,可修復肺泡通氣狀態(tài),呼吸道壓力、肺泡內壓得到顯著提升,為血氧交換提供了有利條件,促進患者病情癥狀、肺功能的改善[2-1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 ,高于對照組的 77.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表明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患者的療效起到強化作用。分析原因,無創(chuàng)呼吸機提供的呼氣末正壓可產生對抗效應,預防氣管閉塞,促進氣體呼出,降低呼吸肌做功,緩解呼吸肌疲勞程度和呼吸衰竭癥狀,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隨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進一步提升療效,改善患者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值得臨床采納。
參考文獻
[1]楊雪.無創(chuàng)呼吸機聯(lián)合高流量氧療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J]吉林醫(yī)學,2024,45(9):2126-2129.
[2]于芳,薛明月,吉飛躍,等.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聯(lián)合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外周血 Th17/Treg 平衡的影響[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24,26(3):295-298.
[3]唐艷茹.無創(chuàng)呼吸機標準化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J.中國標準化,2024(12):261-264.
[4]梁曦,孟峻峰,劉江帆.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2024,44(8):51-53.
[5]楊傳亮,張谷香,劉漢辰.多索茶堿輔助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刊,2024,59(7):737-740
[6]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 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7]張瑜.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藥論叢,2024,22(10):50-53.
[8]王雪娟.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癥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睡眠質量影響[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24,30(17):124-127.
[9]張番,陳海濤,胡溢,等.莫西沙星溶液霧化吸入配合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J]臨床誤診誤治,2024,37(9):71-77.
[10]邱紹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療中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23,13(2):157-160.
[11]張文碩,吳常柱.無創(chuàng)呼吸機聯(lián)合沙丁胺醇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J].系統(tǒng)醫(yī)學,2023,8(6):19-23.
[12]王昌元.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3,27(2):34-36.
[13]孫錦勇,史廣林.無創(chuàng)呼吸機聯(lián)合治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J].吉林醫(yī)學,2023,4(10):2814-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