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異物堵塞氣道的情況并不少見。例如:兒童可能會將小玩具、食物顆粒等誤吸入氣道;成年人在吃飯時說話、大笑或匆忙進食,有可能導致食物卡住喉嚨。一旦氣道被完全堵塞,短時間內(nèi)就會發(fā)生窒息。如未及時進行有效救治,可能導致大腦等重要器官嚴重缺氧,引起昏迷、心跳驟停等嚴重后果。而海姆立克急救法,又稱海姆立克腹部沖擊法,是一種用于急救呼吸道異物堵塞的有效方法。本文將介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以便大家在面對類似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采取行動,挽救生命。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由美國醫(yī)生亨利·海姆立克在20世紀70年代發(fā)明的,主要用于搶救因各種異物阻塞氣道而引起的窒息。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利用施救者的雙手對患者腹部進行快速、有力地向上的沖擊,使患者腹腔內(nèi)的壓力迅速增大,從而將氣道內(nèi)的異物排出。具體來說,當腹部受到?jīng)_擊時,膈肌下軟組織會受到突然壓迫,產(chǎn)生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帶有沖擊性、方向感的氣流,這股氣流能長驅直入氣管,將堵塞在其中的異物向外推出,使氣道恢復通暢。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因患者年齡和身體狀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具體步驟如下:
1.成年人海姆立克急救法
確認情況:首先,施救者需要迅速判斷患者是否發(fā)生了異物堵塞氣道的情況。若患者突然不能說話、咳嗽無力、呼吸困難及面色發(fā)紅或發(fā)紫等,可以初步判斷存在氣道梗阻。
站于背后: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雙腳前后分開,前腳置于患者雙腳之間,呈弓步狀,保持身體穩(wěn)定,以便在實施急救時能用上力。
雙手環(huán)繞腹部:施救者一手握拳,將拇指側放在患者腹部正中線臍上兩橫指處,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重復并快速向內(nèi)、向上沖擊患者的上腹部,約每秒1次。
沖擊動作要領:在進行沖擊時,施救者的手臂要伸直,利用身體重量和肩部力量,快速而有力地向內(nèi)、向上沖擊。動作要果斷、迅速,每次沖擊的方向應朝向患者的頭部。
檢查效果:在進行5次海姆立克急救操作后,檢查患者口中是否有異物排出。如果患者仍未恢復呼吸和意識,應繼續(xù)進行急救操作,并呼叫周圍人員協(xié)助撥打急救電話。
2.兒童(1歲以上)海姆立克急救法
對于1歲以上的兒童,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方法與成年人相似,但力度要輕柔一些。
站于患兒身后:施救者站在患兒身后,雙腳前后分開,保持身體穩(wěn)定。
雙手環(huán)繞患兒腹部:施救者一只手放在患兒腹部,位置與成人相同,但力度要輕,以較快頻率和適當力度向內(nèi)、向上沖擊患兒腹部,每秒約1~2次。急救期間注意觀察患兒情況,直到異物排出。
3.嬰兒海姆立克急救法
由于嬰兒(1歲以下)的骨骼和內(nèi)臟較為脆弱,不能使用成年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應采用以下方法:
拍背法:將嬰兒的臉部朝下,放在施救者的前臂上,頭低于軀干,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在嬰兒兩肩胛骨之間快速、有力地拍擊5次,觀察嬰兒有無將異物吐出。
翻轉與按壓法:如果異物沒有排出,將嬰兒翻轉過來,面部朝上,用食指和中指按壓嬰兒兩乳頭連線中點下方約一橫指處,快速、輕柔地按壓5次。
重復以上兩個步驟,直到異物排出或嬰兒能呼吸為止。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注意事項
準確判斷:在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前,要準確判斷患者是否真的發(fā)生了異物堵塞氣道的情況。如果患者還能咳嗽或說話,說明氣道尚未完全堵塞,可以鼓勵其自行咳嗽排出異物,不要盲目進行海姆立克急救操作。
力度掌握:在進行急救時,要注意力度。力度過大可能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損傷,如肋骨骨折、腹部臟器損傷等;力度過小則可能無法排出異物。對于不同年齡段和身體狀況的患者,力度應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成年人的力度可以相對較大,兒童和嬰兒則要輕柔一些,但也要保證有足夠的力量沖擊異物。
持續(xù)觀察:在進行海姆立克急救操作時,要持續(xù)觀察患者的反應和情況。如果異物沒有排出,應繼續(xù)進行急救操作,并呼叫周圍人員協(xié)助撥打急救電話。
避免二次傷害:在急救操作過程中,應避免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尤其是嬰幼兒群體,要謹慎操作。
及時就醫(yī):即使通過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排出了異物,患者仍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如咽喉部擦傷、氣管黏膜損傷等。因此,急救后應將患者送往醫(y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確保患者的身體狀況良好。
定期培訓: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種需要實際操作的急救方法,僅僅了解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建議通過參加急救培訓課程、與家人或朋友進行模擬演練等方式,提高操作能力,以便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準確地實施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意義與普及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急救技能,不需要復雜的設備,只需要掌握正確的手法和力度即可。這使得它成為一種易于普及和推廣的急救技能,能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并且向身邊的人普及推廣。
定期培訓:學校和社區(qū)可以定期舉辦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培訓課程,邀請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或急救志愿者進行授課和演示。通過培訓,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并掌握這種急救技能,從而提升公眾的急救意識和能力。
媒體宣傳:利用電視、網(wǎng)絡、報刊等媒體渠道,廣泛宣傳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重要性和應用價值。通過案例和演示,讓公眾了解這種急救方法的作用和操作步驟。
公共場所宣傳:在醫(yī)院、商場、公園等公共場所設置宣傳欄或展板,介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相關知識。
家庭教育:家長應積極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操作,并向孩子傳授相關要點,讓他們了解如何在緊急情況下救治他人生命。同時,也要教育孩子不要在吃東西時玩耍、嬉笑或哭鬧,以免發(fā)生異物卡喉的情況。
結語
海姆立克急救法能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提高安全意識,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迅速采取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