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進校園,用延安精神培根鑄魂、教書育人,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現(xiàn)實需要。2020年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的賀信中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痹颇鲜⊙影簿裱芯繒J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全方位推動延安精神進校園,助力培養(yǎng)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延安精神進校園的重大意義和作用
進入新時代以來,云南省延安精神進校園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新態(tài)勢。一是在中小學、大學成立延安精神研究會分會、宣講中心、活動小組,發(fā)展會員,組織和隊伍建設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二是借兵打仗、搭建平臺,聯(lián)合各方,形成了以延安精神研究會為龍頭、協(xié)調各方的強大合力,開創(chuàng)了延安精神進校園的新局面。三是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藝術形式,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深入開展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使學生受到延安精神的教育和啟迪,廣受師生歡迎和好評。四是組建宣講隊伍,在大中小學廣泛宣講延安精神。全省延安精神研究會聘任的宣講員已達2876 名,宣講水平經(jīng)培訓和演講實踐鍛煉已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五是各州(市)、縣(市、區(qū))延安精神研究會的換屆工作已基本完成,加強了對延安精神進校園工作的領導,弘揚延安精神工作穩(wěn)步推進、高質量發(fā)展。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未來和希望,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興則中國興。延安精神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延安精神進校園,使學生認真踐行延安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將來成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棟梁之材,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是樹立遠大志向,培育美好心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理想信念堅定,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二是立德樹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爭做愛黨愛國、自立自強、奮發(fā)向上的新時代好少年好青年。三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傳承樹立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勇于探索,善于創(chuàng)新,先人后己,助人為樂,品學兼優(yōu),成為能擔大任的優(yōu)秀人才。
二、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延安精神進校園的豐富內(nèi)涵和基本要求
延安精神進校園,目的是通過教學、宣講等方式讓學生學習、領會、準確把握延安精神的歷史價值、豐富內(nèi)涵、精神實質和時代價值,使學生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一輩子自覺傳承和踐行延安精神。因此,延安精神進校園,要把握好豐富的內(nèi)涵和基本要求。一是要把握好延安精神的政治性,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引導學生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擁護者和踐行者。二是宣講延安精神的歷史價值,讓學生對黨中央在延安13年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活動等有準確鮮明的認識,受到黨史的深刻教育,增強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三是要學習延安精神的豐富內(nèi)涵,增長知識,學習本領,在學習上下苦功夫,實現(xiàn)自身的理想和抱負。四是講好延安作風的故事,傳承和弘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三大作風,從小立下雄心壯志,成為一個具有共產(chǎn)主義品格、道德情操的高尚少年、青年才俊。五是講述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講清延安精神對學生的教育啟迪意義,讓延安精神在校園中真正打動人心、洗滌心靈、凝聚力量、助力前行、實現(xiàn)夢想。
三、發(fā)揮延安精神研究會的獨特優(yōu)勢,協(xié)調各方共同致力于青少年的培育
各級延安精神研究會要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長,與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老干部局、關工委、大中小學、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等聯(lián)合協(xié)作,整合資源,發(fā)揮比較優(yōu)勢,一體化推進延安精神進校園工作。具體操作辦法,一是省、州(市)、縣(市、區(qū))延安精神研究會發(fā)揮主導作用,主動與教育局、老干部局、關工委等單位聯(lián)系,提出具體的方案,引領當?shù)氐难影簿襁M校園工作。二是統(tǒng)籌考慮需要和可能,共同優(yōu)選延安精神進校園的示范學校,并且在學校領導、老師、學生中發(fā)展會員,設立延安精神研究分會、小組,開展活動,在活動中感悟、傳承、弘揚延安精神。三是充分發(fā)揮離退休教師、英雄模范人物的優(yōu)勢和作用,講好延安精神的歷史故事。同時將老年大學、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的退休教師組織起來,逐步形成一支由延安精神研究會組織領導的銀齡教師隊伍,深入學校宣講、傳承踐行延安精神。
四、延安精神進校園重在教師,要著力在思政教育中更好地傳承弘揚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進校園,要高度重視教師的作用,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推動延安精神進校園中的主體作用,特別要重視思政課教師在校園、課堂中宣講傳承弘揚延安精神的主導、引導作用。一是把延安精神作為思政課的重要內(nèi)容,支持思政課教師給學生上延安精神課,以教師隊伍整體合力推動延安精神進校園、進課堂、入腦入心。二是構建師生互學體系,促進師生共同學習、研究、宣傳、踐行延安精神,互相學習,共同提高,都成為新時代延安精神的傳承人。三是教師要精心備課,講深講透講好延安精神,努力提高講課的質量,增強效果和吸引力。四是學校所在的州(市)、縣(市、區(qū))延安精神研究會,要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書籍、材料、案例,助力教師講好延安精神。五是學校、延安精神研究會要加強教師培訓。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答疑惑的人。老師在學生中有很強的影響力、公信力和引導作用,因此,學校、延安精神研究會要把延安精神作為對教師培訓的重要內(nèi)容,使教師能夠準確、鮮明、生動地宣講延安精神,讓學生聽得明白、照著去做,成為具有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情操的人才。
五、大中小學分級分層次有針對性地持續(xù)推進延安精神進校園,把延安精神進校園工作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學校一般分為小學、中學、大學三個層次,要有針對性,對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取得有針對性的弘揚延安精神效果。對小學生,通過教育,使學生掌握主要內(nèi)容和精神實質,激發(fā)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巨大熱情,從小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培養(yǎng)關心同學、愛惜公物、樂于助人、遵規(guī)守紀、勤儉節(jié)約、向美向善的優(yōu)良品格。對中學生,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內(nèi)容實質、豐富內(nèi)涵,還要使他們知曉延安精神的歷史價值,學習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培養(yǎng)刻苦學習、遵規(guī)守紀、遵守公序良俗、樂觀自信、包容大度、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樸素、奮發(fā)向上的品德,爭當學習和踐行延安精神的排頭兵。對大學生,除了明確對初、高中生的要求外,還要掌握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并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擁護“兩個確立”,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力爭做到品學兼優(yōu),樹牢并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走向社會以后,在工作中做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建設者、推動者、建功者。在具體的方式方法上,對小學生,多用講故事的方式方法教育,在寓教于樂當中,讓小學生學習延安精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對初、高中生,要多用啟發(fā)式、互動式的讀書活動、宣講活動等,在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中學好延安精神,培育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大學生,多用演講、寫心得體會、研討等方式,促使大學生深入學習、研究、宣傳、踐行延安精神,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成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時代英才。
六、講求和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
延安精神進校園,要開展各種各樣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成氣勢,持續(xù)推進,使其常態(tài)化、動態(tài)化、機制化,把延安精神進校園推進到高質量發(fā)展的新階段。常見的方式方法和活動主要有五種:一是“四推”法。“四推”就是把延安精神的傳播推向微信群、互聯(lián)網(wǎng)、公眾號、客戶端。“四推”的做法以昆明市、臨滄市為代表,各州(市)縣(區(qū))延會可參考。二是課堂教學法。就是在學校思政課中設立弘揚延安精神的課程,由思政課教師講授延安精神,促進延安精神與大思政課的深度融合,豐富思政課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教育、獲得啟迪,推動延安精神在學生中的傳承。三是校外活動法。就是組織師生到紅色紀念地、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紅軍長征紀念地等革命遺址參觀學習,或者到博物館看紅色電影展播、到文化館看文學藝術展演、到圖書館看紅色文化故事書籍等,這種方法各地各校都在運用,并且很受師生歡迎。但實際組織工作中要注意需要與可能,不要影響正常的教學安排。四是校內(nèi)活動法。如組織學生讀書、集體學習,開展朗誦活動,舉辦講壇論壇,請英雄模范來校講故事,開展文藝活動等。特別是利用建黨日、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校慶、院慶、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等活動的平臺,宣講延安精神,開展弘揚延安精神活動。五是社會實踐活動法。
延安精神進校園,重在經(jīng)常性地開展一系列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而學生是來了一批畢業(yè)一批,畢業(yè)一批又來一批,延安精神在學校中傳承發(fā)展、在學生中傳播踐行,必須連續(xù)不斷地、長期地開展弘揚延安精神活動,重點是廣泛開展“五個一”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覺踐行延安精神。第一是每年每個學生受到一次延安精神的教育。第二是每年開展一次校內(nèi)的延安精神講演活動,使學生在講演中親自感悟延安精神,受到自我教育。第三是做一件好事,即參加弘揚延安精神活動的每個大中小學學生,力爭每月做一件發(fā)揮自己特長的力所能及的好事,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讓學生體驗到延安精神人人可學、為人民服務處處可為的社會生活,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第四是開展一次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教育活動,特別是要開展一次學習、傳承、發(fā)揚黨的三大作風的教育活動,從小培育實事求是的精神,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精神品德。第五是開展一輩子傳承、弘揚、踐行延安精神的勵志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五個一”活動,使大中小學學生懂得并踐行這個道理:“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眻远ɡ硐胄拍?,牢記初心使命,才能走得穩(wěn)、走得遠;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必然誤入歧途,跌入萬丈深淵。要致力于讓所有的大中小學學生確立一輩子踐行延安精神,一輩子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和毅力,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由此,我們持續(xù)推進延安精神進校園,以延安精神立德樹人、為黨育才、培養(yǎng)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就實現(xiàn)了,目的就達到了。
(本文作者 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云南省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