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中應用思維導圖是近年來教育實踐的一項創(chuàng)新舉措。這一方法不僅契合幼兒認知發(fā)展的特點,還極大地豐富了活動形式與內(nèi)涵。通過直觀、形象的圖形與線條,思維導圖能夠使繪本內(nèi)容變得生動有趣,迅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更為重要的是,思維導圖能夠引導幼兒深入閱讀,理解繪本中的復雜信息和深層含義。在繪制與解讀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夠提升理解能力,還能鍛煉邏輯思維能力,通過討論和分享有效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
作為可視化思維工具,思維導圖由圖形、線條、關鍵詞等要素構成,通過層級結構和關聯(lián)關系,直觀展現(xiàn)思維過程和知識體系。它模擬了人類大腦的自然思維方式,將抽象復雜的思維內(nèi)容轉化為清晰易懂的圖形語言,使得思維過程可視化、可操作化。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中,思維導圖以獨特的優(yōu)勢成為提升幼兒閱讀素養(yǎng)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幫助幼兒梳理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和記憶力。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幼兒可以將散亂的知識點有機聯(lián)系起來,形成系統(tǒng)性的認知結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二、思維導圖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中的應用價值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直觀形象的思維導圖在幼兒園繪本閱讀中展現(xiàn)出極大的吸引力。豐富多彩的色調(diào)、趣味化的圖案設計及生動的視覺表達使繪本內(nèi)容更加鮮活生動,能讓幼兒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借助思維導圖,幼兒能主動參與探索情節(jié),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建立對閱讀的喜愛與熱情,逐步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在這過程中,思維導圖使閱讀活動更具互動性和趣味性,真正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
(二)促進深度閱讀
思維導圖提供了深度探索的可能。通過邏輯清晰的分支結構和內(nèi)容概括,幼兒能夠拆解與重組繪本中的復雜信息,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層次與內(nèi)涵。不同于注重表面情節(jié)的閱讀方式,思維導圖引導幼兒關注故事背后的情感、主題或寓意,促使幼兒主動思考角色關系、情節(jié)發(fā)展邏輯及作者想要傳遞的思想。這樣不僅能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還能使繪本閱讀活動在知識傳遞和情感培養(yǎng)上更具深度和廣度。
(三)提升理解能力
思維導圖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xiàn)繪本,更符合幼兒認知特點。它使抽象的信息轉化為直觀的知識點,能夠幫助幼兒更快、更精準地理解內(nèi)容。通過關鍵詞、圖示及邏輯分支,思維導圖將復雜信息簡單化、故事主線條理化,有助于幼兒對整體框架與細節(jié)內(nèi)容形成清晰的認知。在提升理解能力的同時,促使幼兒快速提取關鍵信息并與已有認知形成連接,達到高效的學習效果。
(四)增強邏輯思維能力
在繪制和解讀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幼兒需要對繪本信息進行分類整理、歸納推理,并按照邏輯關系進行圖示表達。這種訓練使幼兒不僅能夠形成清晰的思維框架,還能逐步掌握信息組織的方法。借助思維導圖幼兒能夠學會分析繪本的邏輯層次(如故事情節(jié)的因果關系、角色間的互動模式等),潛移默化地增強邏輯思維能力,具備更高層次的學習與信息整合能力。
(五)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思維導圖為幼兒提供了結構化表達的媒介,使他們能夠梳理故事情節(jié)、分析角色特征,用條理清晰的方式表達觀點。幼兒可以通過關鍵詞和圖示自由補充內(nèi)容,嘗試用語言復述或創(chuàng)新性表達。思維導圖的直觀性不僅降低了表達難度,還為幼兒提供了多元化的創(chuàng)意空間,進一步激發(fā)了其語言表達欲望。幼兒在不斷實踐中獲得的自信心與優(yōu)秀的語言組織能力,對其今后的語言學習及人際溝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三、思維導圖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中的應用實踐
(一)利用思維導圖引導探索閱讀 一以繪本《魯冰花仙子》為例
在《魯冰花仙子》閱讀活動中,思維導圖作為創(chuàng)新策略被巧妙地融入教學過程,極大地提升了幼兒的閱讀體驗和理解深度。教師精心設計了一束絢爛的花朵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以此象征故事的主角一魯冰花仙子,既吸引了幼兒的視覺注意,又巧妙地預示了核心主題。從這一中心出發(fā),多條色彩斑斕的分支向四周蔓延,每一條都承載著關鍵元素,如仙子的冒險經(jīng)歷、她所遇到的朋友及面臨的挑戰(zhàn)。在這些分支中,教師用簡潔明了的文字和生動的圖案標注了魯冰花仙子在奇妙旅程中的每一個重要節(jié)點。例如,一條分支指向了仙子與森林中智慧老樹的邂逅,圖上配以老樹慈祥的面容和仙子好奇的眼神,旁邊簡短注明對話的關鍵內(nèi)容,引導幼兒想象那場關于勇氣與智慧的交流。另一條分支則描繪了仙子勇斗邪惡巫師的場景,以動態(tài)的線條和激烈的色彩展現(xiàn)出緊張刺激的對抗,激發(fā)幼兒對正義戰(zhàn)勝邪惡情節(jié)的期待與探討。在思維導圖引導下,幼兒仿佛手持探險地圖,跟隨仙子的腳步,一步步探索未知的奇幻世界。同時,積極參與思維導圖的完善,根據(jù)理解在相應的分支上添加新的關鍵詞或繪制小插圖,如為仙子與新朋友相遇的場景增添歡慶的小花,在仙子攻克難關后畫上閃閃發(fā)光的星星以示慶祝。
(二)通過思維導圖深化情感理解一以繪本《同桌的阿達》為例
在《同桌的阿達》閱讀活動中,思維導圖被靈活地應用于深化幼兒對故事情感層面的理解。教師精心設計了二維思維導圖框架,以時間軸為橫軸,清晰地勾勒出阿達與同桌之間關系發(fā)展的脈絡;以情感狀態(tài)為縱軸,細膩地描繪兩人從初識時的陌生與好奇到誤會產(chǎn)生時的失落與憤怒,再到最終和解時的釋然與喜悅。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回顧繪本中的關鍵事件,如阿達與同桌第一次相遇時的場景、因誤會而引發(fā)的沖突及最終和解的溫馨時刻。其次,鼓勵幼兒根據(jù)理解標注出這些事件對應的情感節(jié)點。在角色初識階段,幼兒可能會選擇用溫暖的色彩和微笑的圖案來表達見面的友好與期待,在角色誤會階段則可能用暗淡的色彩和皺眉的表情符號來反映緊張與隔閡。在添加關鍵詞、圖畫或符號的過程中,幼兒不僅是在回顧故事,更是在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和表達人物之間的情感變化,如更加深入地體會到阿達與同桌之間情感的起伏與轉折,對故事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共鳴。最后,引導幼兒主動思考:“為什么阿達和同桌會產(chǎn)生誤會?他們是如何化解矛盾的?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又會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這些思考不僅加深了他們對故事寓意的理解,還鍛煉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三)運用思維導圖解析繪本寓意 一以繪本《卡夫卡變蟲記》為例
在《卡夫卡變蟲記》閱讀活動中,思維導圖成為解析故事寓意的關鍵工具。該繪本通過卡夫卡一夜之間變?yōu)橄x子的奇幻設定,深刻探討了身份認同、人際關系及生命意義等復雜主題。為了引導幼兒理解繪本的深層次內(nèi)涵,教師可以設計多層次的思維導圖框架,以“變化”為核心,輻射出多個維度的分析路徑。思維導圖的構建始于對卡夫卡內(nèi)心感受的剖析,教師引導幼兒思考:“當卡夫卡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蟲子時,他會有怎樣的情緒反應?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對他的自我認知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幼兒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并在思維導圖的相應分支上記錄下理解和想象。有的幼兒認為卡夫卡會感到驚恐和迷茫,因為他突然失去了人類的身份和地位。有的則認為卡夫卡可能會好奇地探索蟲子的世界,尋找新的生存意義。思維導圖延伸到周圍人的反應這一層面時,教師提問:“卡夫卡的變化是如何影響他與家人、朋友之間的關系的?”幼兒通過小組討論意識到卡夫卡的變化不僅讓他自己陷入了困境,也讓周圍的人感到震驚和不解,進而在思維導圖上描繪出家人和朋友的反應,如父母的擔憂、朋友的疏遠等,加深了對故事情境的理解。此外,教師還需引導幼兒思考:“卡夫卡變蟲的經(jīng)歷究竟想要傳達什么深刻信息?”幼兒在“故事寓意”分支上紛紛留下了見解。有的認為故事告訴我們要珍惜現(xiàn)有的生活,不要輕易抱怨自己的身份。有的則從中體會到了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認為無論外表如何變化,內(nèi)心的善良和真誠才是最寶貴的。
(四)借助思維導圖構建故事框架—以繪本《一個人的世界》為例
在《一個人的世界》閱讀活動中,教師設計了以主人公為中心,輻射出“家庭”“學?!薄皦粝搿钡汝P鍵場景的思維導圖框架。在閱讀的初步階段,教師向幼兒展示了思維導圖的基本結構,解釋了每個分支所代表的含義。首先,從中心延伸出的第一條分支是“家庭”,這是主人公生活的起點,也是情感依托的港灣。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并記錄下主人公在家庭中的生活片段,如與家人的互動、家庭氛圍的描繪等,這些細節(jié)為幼兒營造了溫馨又真實的家庭背景。其次,“學?!弊鳛橹魅斯缃簧畹闹匾獔鏊?,成為第二條主要分支。通過討論和回憶主人公與同學、教師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在學校中的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幼兒可以記錄關鍵事件和情感節(jié)點,如主人公的第一次上臺發(fā)言、與朋友的爭吵與和解等。最后,“夢想”作為第三條分支,激發(fā)了幼兒的無限遐想。教師引導幼兒思考:“主人公的夢想是什么?他為了夢想付出了哪些努力?又遇到了哪些挑戰(zhàn)?”幼兒在思維導圖上留下了猜想和解讀。有的認為主人公夢想成為畫家,用畫筆描繪世界。有的則認為他渴望成為科學家,探索未知的奧秘。
(五)通過思維導圖開展創(chuàng)意復述—繪本《米拉魔法師家的小精怪》為例
在《米拉魔法師家的小精怪》閱讀活動中,運用思維導圖作為創(chuàng)意復述的引子不僅加深了幼兒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還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想象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繪本以奇幻的情節(jié)和生動的角色為幼兒構建了充滿魔法的世界,思維導圖的引入增添了創(chuàng)意的色彩。教師為幼兒展示了以“來拉魔法師的家”為中心的思維導圖,從中心延伸出三個分支,分別是“小精怪的日?!薄澳Х半U”“創(chuàng)意結局”。在“小精怪的日常”這一分支下,鼓勵幼兒回憶并復述小精怪在米拉家中的生活片段。有的講述了小精怪如何調(diào)皮地捉弄家中的貓咪,有的描繪了它與米拉一起準備魔法藥劑的溫馨場景。這些日常的復述不僅讓幼兒對故事細節(jié)有了更深刻的記憶,還讓他們感受到了小精怪活潑可愛的性格?!澳Х半U”這一分支成為了幼兒發(fā)揮想象力的舞臺。他們根據(jù)理解復述了小精怪與米拉一同踏上的魔法旅程,有的添加了新的魔法道具,有的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冒險情節(jié)。最為精彩的莫過于“創(chuàng)意結局”這一分支,教師鼓勵幼兒打破原有故事框架,為小精怪和米拉的故事編寫全新結局。有的幼兒想象小精怪最終成為了米拉的得力助手,共同守護著魔法世界的和平。有的構思了小精怪與米拉一同返回現(xiàn)實世界,用魔法幫助人們的溫馨故事。
四、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中展現(xiàn)出顯著效果。教師應將思維導圖作為常規(guī)教學工具,廣泛應用于繪本閱讀活動。具體而言,教師應根據(jù)繪本內(nèi)容與幼兒認知特點,靈活設計思維導圖,引導幼兒主動參與繪制與解讀過程;鼓勵幼兒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進行創(chuàng)意復述與故事創(chuàng)作,進一步拓展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不斷提升自身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力,探索更多元化的應用方式,使思維導圖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