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學改革推進,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愈發(fā)受關注。在寫作課程中,師生常面臨寫作難教、難改、學生怕寫且無素材可寫的困境。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頒布后,我利用假期深入研習,深化了對中高段習作教學的認知,以提升教學能力。小學是語文啟蒙階段,根基至關重要。新課標強調寫作課堂的生活化與實用性,將說話、寫作融入學生生活,還可引入比賽等活動。本文基于新課標背景,就如何讓習作課堂充滿樂趣,分享幾點個人感想。
寫什么構成了作文學習的根基,如何寫成為作文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具體情境可點燃孩子的閱讀興趣并推動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從而讓課堂實效得到提升,例如,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部編版)習作《形形色色的人》,這一習作目標定位于運用人物描寫手法把人物特點表達清楚,同時還需交流心得并相互點評,在同學意見基礎上進行修改.
開展本課教學時,教師設計“猜猜他是誰”游戲,學生親身體驗,細致觀察幾人的神情動作后做出猜測,再準確描述人物在游戲中的表現,先完成的學生站在教室朗讀文字調整不夠通順之處,隨后邀請幾位學生參與班級討論,教學者于此過程中引導他們給予評價,使用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的教學方法不但大幅提升活動組織能力,同時悄無聲息地解決了怎么寫這個問題。
好文章少不了厚實的習作素材積累,教師應看重學生日常觀察能力的培育,順勢推進關聯性思索與梳理,使文章悄無聲息地滲入真摯情感,把孩子們平常生活中的“玩玩說說”或者“做做說說”片段帶進寫作課堂,這般妙趣橫生的創(chuàng)作活動就成為化解孩子寫作畏懼心理的對癥良藥。
2022版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核心素養(yǎng)源于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中逐步積累并自主建構,最終在現實語言運用情境中體現出來,這一過程蘊含著文化自信與語言表達、思維深度以及審美創(chuàng)新等多重維度的交織特性,將語文學習無縫嵌入生活情境中能讓每個學生憑借獨特感知力主動投身至寫作流程之中。
以小學五年級上冊(部編版)《我想對您說》的習作教學為例,課堂能借助學生們熟稔的情境,把班會日編寫“大告白”信設置成中心任務,激勵學生走上講臺迎接挑戰(zhàn),使得常見寫信活動轉變?yōu)橛腥さ奶魬?zhàn)模式,為學生注入驅動力,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提升,這種方式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講確實增添了別樣的新鮮感與吸引力。
(作者單位:懷化市靖州縣渠陽鎮(zhèn)芙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