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講政治,以政治引領把方向
在檔案編研開發(fā)工作中,要堅持黨性原則,嚴把政治關,凡內(nèi)容涉及外交、軍事、民族、宗教、統(tǒng)戰(zhàn)、黨內(nèi)爭議、領土、邊界、行政區(qū)劃等黨和國家機密的、不宜公開的、敏感性的或歷史上有較大爭議、尚未作出結論的以及對某個人的褒貶等問題,向社會公布后可能會對黨和國家利益、形象和國家安全、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檔案文件,要慎重對待,原則上不予選用。在國家檔案局組織的《抗日戰(zhàn)爭檔案匯編》工作中,有關個人隱私認定規(guī)定如下,對于涉及漢奸、特務姓名等相關信息內(nèi)容的檔案,如內(nèi)容涉及我黨已經(jīng)組織認定或經(jīng)當時國民政府法院判決認定為漢奸、特務的個人檔案,因其罪行已經(jīng)認定,不屬于個人隱私范圍,檔案可以選用,其姓名不作虛化處理;對于內(nèi)容涉及對黨內(nèi)同志在工作上的所犯錯誤以及干部群眾思想上的落后等等,不存在誣蔑或人格侮辱等內(nèi)容,檔案可以選用,姓名不作虛化處理;對于涉及個人隱私、人格問題的內(nèi)容,個人姓名應作虛化處理,但不宜過多,如涉及被侮辱婦女的姓名、住址等能夠判定其人具體情況的相關信息,均應作虛化處理;內(nèi)容為個人向日偽機構,如偽警察所等的報告,有其本人署名的檔案,可以選用。另外,日偽機構應在其名稱前冠以日本、日軍或者偽、偽滿等以點明性質(zhì)。但不應使用“匪”“寇”“鬼子”等蔑稱。對檔案中污蔑我黨我軍的文字在標題擬寫及表述中要進行處理,如“掃蕩”“圍剿”等要加雙引號,以示否定。
二、要知館藏,以熟知館藏夯基礎
通曉館藏是做好檔案編研開發(fā)的前提,要熟悉館藏檔案的內(nèi)容、數(shù)量、價值、載體、存放位置,做到熟悉各個全宗的基本情況、珍貴檔案、重要檔案情況等。熟悉館藏是開展業(yè)務工作的前提,在檔案提供利用方面,可以給利用者提供利用建議或查檔線索,幫助他們快速查到檔案;在檔案編研方面,熟悉館藏將有助于選題確定和檔案資料查找等。如果不熟悉館藏,有時確定的編研開發(fā)選題,表面看上去高大上,但如果沒有館藏檔案作支撐,只能是空中樓閣,最終無法落地。
熟悉館藏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向熟悉館藏的同志學習。二是通過檢索工具學習,查閱《檔案館指南》、全宗介紹、檔案目錄、檔案選編等。三是在平時工作中多接觸檔案、了解檔案。目前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數(shù)字檔案館已建成,對我們熟悉館藏、檔案搜材提供了很大便利。如在2024年《檔案為憑》編寫過程中,通過全文檢索,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的有價值的檔案,如狼牙山五壯士,過去館藏檔案是《晉察冀日報》上有關戰(zhàn)地記者沈重編寫的《棋盤駝上的五個神兵》,現(xiàn)在通過全文檢索,又檢索到兩件檔案,給相關研究帶來了新的佐證。
三、要懂歷史,以歷史積淀強根基
目前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檔案編研開發(fā)以歷史檔案為主,涉及清代檔案、民國檔案和革命歷史檔案,如果學習不好清代歷史、民國歷史、中共黨史、河北地方史、中國政治制度史、組織沿革史等,就無法很好地開展工作,在編研開發(fā)產(chǎn)品中可能會出現(xiàn)常識性錯誤,就會貽笑大方。檔案是歷史的真實記錄,檔案價值的判定標準中,是否反映重要歷史事件或涉及重要人物是核心評估要素之一。學好歷史對我們深入了解檔案形成歷史背景,讀懂檔案內(nèi)容及判斷檔案價值有很大幫助。如館藏有商震專題檔案1976件,里面有許多名人之間的來往信函,如馮玉祥、張學良、閻錫山、宋子文、孔祥熙、孫殿英、韓復築等,如果了解當時社會名人基本情況,對讀懂檔案及判斷檔案價值大有裨益。
四、要識文字,以文字功底保質(zhì)量
識文字,即識讀檔案。館藏檔案跨越清代、民國、現(xiàn)代三個時期,檔案文字有繁體字、異體字、簡化字、各種字體的手寫字等,歷史檔案往往無句讀,歷代公文格式各異,如果沒有相當?shù)奈淖止Φ?,很難一字不落地讀下來。就拿新中國成立后簡化字來說,先后有兩批,第一批現(xiàn)在仍在使用,第二批從1977年公布到1986年廢止,閱讀此時期的檔案,如果不了解字是如何簡化的,想要讀通檔案就存在一定的困難。如西藏的藏簡化為上面一個草字下面一個上字,雞蛋的蛋簡化為元旦的旦等。歷史檔案中好多是手寫的,如果不懂點兒書法,好些字無法辨認,影響檔案的識讀。在工作中曾遇到一份檔案,時間為1948年,檔案整理時標注的責任者是山西軍區(qū)第五軍分區(qū),1948年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尚無山西軍區(qū),此時為北岳軍區(qū),整理者在擬定責任者時錯把印章上的北岳識為山西,以致成錯。
五、要會考證,以考證能力守底線
會考證,即考證檔案真?zhèn)?、檔案的責任者及時間等。鑒別檔案史料真?zhèn)我簿褪强甲C檔案史料是不是真品,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從檔案文獻的外型即制作材料、書寫慣例、筆跡、文體風格、習慣用法、避諱制度、印章、源流等辨其真?zhèn)危粗^外部考證;另一種是從檔案文獻的內(nèi)容上發(fā)現(xiàn)矛盾,辨別其可靠性,即謂內(nèi)部考證。這需要很深的歷史和文字功底。檔案真?zhèn)?,有的是偽造檔案,有的檔案是真的,但內(nèi)容不是真實的,如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有一份國民黨晉察冀鄰區(qū)特別黨部有關毛澤東到達阜平專報的檔案,時間為1947年9月,經(jīng)考證檔案中的毛澤東應為劉少奇,因當時毛澤東還在陜北轉(zhuǎn)戰(zhàn),由于我黨保密工作做得好,國民黨特務未搜集到核心情報,錯把劉少奇當作毛澤東,并以此上報其上級機關。歷史檔案中很多時間落款僅有日月,這就需要根據(jù)檔案內(nèi)容及相關參考資料對檔案形成年代進行考證。再比如電報,用地支代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代表十二個月,用韻目代日,如東、先代表一日,元、覃代表十三日,馬代表二十一日等。另外歷史人物有名有字,對人稱字以示尊敬,如毛澤東字潤之,朱德字玉階,馮玉祥字煥章,高樹勛字建侯等,另外還有別名、筆名等,如毛澤東轉(zhuǎn)戰(zhàn)陜北時化名李德勝,王任重筆名辛黎等,如果對這方面缺乏了解,就很難準確判定檔案的責任者和時間。
六、要勤學習,以學習精神謀創(chuàng)新
要做好檔案編研開發(fā)工作,要求工作人員要有很高的綜合素質(zhì),既要懂歷史(清史、近代史、現(xiàn)代史、當代史,特別是河北省地方史、歷代文書制度等),又要熟悉檔案,還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包括古代漢語,對編研開發(fā)流程了然于胸,有較高的編輯水平,熟練掌握計算機。這就需要不斷學習,要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學中干,干中學,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zhì)。
作者單位: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