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生最喜愛邀友品茗,但品來品去,還是覺得本地茶最爽心,尤其是本縣產(chǎn)的古樓云霧茶。
我的家鄉(xiāng)在,下轄的古樓鄉(xiāng)位于雪峰山脈腹地的高山與丘陵過渡帶,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因受山地與丘陵氣候的交互作用,這里常年云霧繚繞,并且雨量充沛、空氣溫度適中、晝夜溫差較大,加之土地疏松、肥沃,十分適合云霧茶的生長。
古樓鄉(xiāng)種茶的歷史悠久,相傳在一個姑娘的努力下后來成為貢茶。據(jù)說,1000多年前,古樓茶葉山莊里有一對青年男女,他們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互生愛慕,便以村頭兩棵合歡古杉樹為媒,訂下終身大事,并相約要把古樓茶做成貢茶。眼看婚期在即,小伙子卻在運送茶葉的途中慘遭湘黔古道上的土匪攔路劫殺,姑娘知道后傷心欲絕,他倆定情的那兩棵合歡古杉樹竟也慢慢枯死了。后來,鄉(xiāng)親們無數(shù)次在此處重新栽種杉苗,卻無一成活。
冬去春來,姑娘漸漸從悲傷中走出來,決定獨自完成“把古樓茶做成貢茶”的樹下約定。她努力種茶、制茶,還帶領(lǐng)眾鄉(xiāng)親共同消除匪患。功夫不負(fù)苦心人,一條暢通無阻的運茶商路終于筑成,古樓云霧茶自此走出大山、走向云貴,明洪武年間還被定為貢茶。神奇的是,就在古樓云霧茶被定為貢茶的那一年,在枯死的合歡古杉樹原地竟奇跡般又長出一棵杉樹,樹高百尺,三人不能合抱。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們聞訊紛紛前來祭拜祈福,并尊稱其為“古道神杉”。為了紀(jì)念那位姑娘,后人尊其為“茶仙”。
雖然該傳說真假難辨,但古樓云霧茶被定為貢茶卻是事實。據(jù)《邵陽市志》《武岡州志》《洞口縣志》記載,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古樓云霧茶被明太祖朱元璋欽點為貢茶,命年納24斤。翌年,武岡州在千丘田峒設(shè)茶司與驛站,建茶莊、筑鼓樓,當(dāng)?shù)毓賳T每年谷雨時節(jié)便會來到這里監(jiān)制貢茶。采茶時,還會舉辦盛大、莊重的儀式,先是“鼓響三通”,通知當(dāng)?shù)夭柁r(nóng)開園采茶,每日中午再“擊鼓一通”,茶農(nóng)便把上好的鮮葉送至茶坊。寒來暑往,鼓樓漸漸成了商賈往來、官宦歇腳、品茶集會的重要場所。后來,鼓樓又蛻變?yōu)楣艠牵┓迳降貐^(qū)便有了古樓鄉(xiāng)、古樓村、古樓茶莊。
古樓云霧茶一般選用清明前10天左右的鮮葉,以單個芽頭或者一芽一葉初展為標(biāo)準(zhǔn),采用傳統(tǒng)制作工藝,經(jīng)殺青、初揉、炒二青、復(fù)揉、炒三青、做條、提毫、干燥(用炭火烘干)、收鍋等9道工序純手工制作而成。古樓云霧成茶條索緊細(xì)、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湯色清澈、明亮,輕啜一口,清香醇厚、回甘持久。2019年,古樓手工茶龍鳳茶的制作工藝被列入邵陽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再次證明了古樓云霧茶的實力。
如今,雪峰山沃土上茶香彌漫,與茶相關(guān)的一切早已深深融入當(dāng)?shù)厝松a(chǎn)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緬懷始祖功德、感念始祖恩澤,他們在茶山擇地修建茶仙亭與雪峰茶祖廣場。每年春茶開采前,古樓茶人均會備齊香紙、禮品,精擇良辰吉日候聚茶仙亭,而后奔赴雪峰茶祖廣場,舉行隆重的祭祀“茶仙”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