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克蘇地區(qū)國家濕地公園漫步的那個下午,陽光投射在多浪河的水面上,充滿了無限柔情。此時此刻,我望著多浪河畔的荷花以及荷下來回游動的魚兒,心情似乎已被這些美好的景物所感染。
多浪河清澈的水面下,明凈的藍天隨著波紋四處擴散。野鴨子時而沉入水底,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游動在荷葉下面,時而興奮地奔向遠方……
多浪河隸屬于塔里木河水系,位于南疆腹地的阿克蘇。它發(fā)源于天山南部,奔騰著匯入塔里木河。當它穿過阿克蘇時,滔滔波浪這才平靜下來。
這條穿城而過的多浪河,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不僅滋潤著西部邊陲的這座城市,也養(yǎng)育了這一方水土,催生出絢麗多彩的多浪龜茲文化。
這里的紫葉李樹,對此相當了解——它紅紅的葉子,楚楚動人,惹人愛憐。這里的無花果樹知道,它的花之所以四季不敗、年年綻放,是因為它是多民族的和諧之花、文明之花。這些花果樹木已在這片土地上扎根很久了,可以說根深葉茂,清香四溢。
多浪河緩緩流淌在我的心上。陪同我前來的李鳳梅女士動情地望著多浪河,眼里似乎多了幾分感慨與贊嘆。盡管她出生于重慶,但早已把多浪河看作故鄉(xiāng)河。
我的思緒停留在河面上。一只剛剛做了母親的野鴨子,是那么溫柔慈愛。其身后六七只小鴨,不停地在母親身后嬉戲打鬧。野鴨媽媽的眼睛里充滿愛意,它懂得一個母親的責任和歡樂。
陽光走在我的前面,一路上遍灑溫馨。一片樹葉將它的“小手”搭在我的肩上,大自然的生命,一瞬間傳遞出和諧之音。綠色溢滿視野,流水的聲音滋養(yǎng)著花草植物。山菊、野菊以及無花果樹,在它們的“臉龐”上,紛紛綻開最美的風景。
在投向遠方的目光里,天山若隱若現(xiàn)。皚皚白雪散發(fā)的絲絲清涼,使這里早已成為人們避暑的好地方。
涼涼的夏風吹過多浪河畔,拂過我的臉頰,讓人感到十分愜意。這里的紫葉李樹、無花果樹、挺拔的白楊以及其他樹木,映入我的眼簾,都是一派醉人的景象。生態(tài)林郁郁蔥蔥,綠色似乎已鋪滿這個地方。一到秋季,蘋果樹、核桃樹、紅棗樹以及香梨樹上的累累碩果,令人目不暇接。
阿克蘇地區(qū)處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昔日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其脆弱。土地荒漠化、鹽漬化,曾以每年5米的速度向縣城推進。在這種情況下,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及時啟動。若干年后,荒灘戈壁上出現(xiàn)的生態(tài)林、經(jīng)濟林和防風治沙的“綠色長城”,都是人工培育種植的成果。
“漫卷狂風蝕春色,迷夢黃沙掩碧空”的多浪河畔,如今已是“風拂楊柳千頃綠,水潤桃杏萬園紅”的茫茫林海——這體現(xiàn)的就是讓阿克蘇人引以為豪的“柯柯牙精神”。
時至今日,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造林面積已超過120萬畝?;哪卫恚瑥淖畛醯膯渭儬I造防風林,到如今以林養(yǎng)林的生態(tài)進程和效益,最終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好見證。阿克蘇人長久以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實踐,再一次創(chuàng)造出天山腳下的生態(tài)奇跡。
大自然與人類是十分和諧的。在多浪河畔,一條魚兒停在荷葉邊,似乎對我有些陌生,甚至有些不知所措。這讓我想起童年時代,在同樣的情景下,家鄉(xiāng)的河流曾帶給我的靈魂顫動。
多浪河如今是何等壯觀!高起點、多功能,集旅游、休閑、觀光、宜居為一體的景觀帶,遠遠一望就攝人心魄。處處可見大手筆的規(guī)劃,進一步提升了阿克蘇的城市品位。一些專家、學者和游客到了這里,無不由衷感嘆:“邊城阿克蘇,實在是大美至極!”
盡管多浪河綿延數(shù)百公里,但它就像一條藍色的玉帶,一路上蜿蜒而來——越雪峰,沖大漠,過戈壁,漫草地,潤田園。大片大片的沙漠綠洲鑲嵌在它的兩岸,呈現(xiàn)出獨具一格的風范。在它的緩緩流淌中,盡顯阿克蘇風光無限。奔騰的水流,更具見多識廣之態(tài)。特別是潺潺清流穿城而過時,鮮花盛開,綠林茁壯。
夜幕緩緩降臨,經(jīng)歷了一天喧囂的阿克蘇,終于漸漸平靜下來。漫步在多浪河畔,燈光勾勒出靜謐的輪廓,舒緩悠揚的蛙鳴聲,就像夜空的星星,閃爍在多浪河的深處。
選自《 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