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鄭曉龍擔任總導演、曹譯文擔任導演,肖戰(zhàn)、張婧儀領(lǐng)銜主演的古裝傳奇劇《藏海傳》正在CCTV8黃金檔、東方衛(wèi)視、優(yōu)酷播出,開播就非?;鸨?。
《藏海傳》里,有不少文物道具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各地博物館都來“認領(lǐng)”劇中寶藏。比如龍首帶鉤道具,其造型原型為武漢博物館藏元代螭龍紋玉帶鉤;又比如富夏纏臂金,一出現(xiàn)就驚艷眾人,同款“手環(huán)”就在湖北省博物館。
電視劇中的細節(jié)中,藏著許多中國的古代寶藏,你是不是都錯過了?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跟著電視劇認識文物。
2019年于正擔任總制片人的62集古裝劇《皓鑭傳》播出,你在劇中會看到不少國寶級文物的身影。
劇中趙國公主雅的頭飾,鏤空盤旋的金圈上面立著一只鳥,這是一件在文物界很有名的飾品——戰(zhàn)國時期匈奴鷹形金冠,現(xiàn)藏于內(nèi)蒙古博物館。這件金冠冠頂高7.3厘米,冠帶長30厘米,周長60厘米,共重1394克,1972年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杭錦旗阿魯柴登匈奴墓出土。這件匈奴鷹形金冠曾陪伴主人策馬草原,是武力、權(quán)力的象征,這也是迄今為止我國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件匈奴酋長金冠飾,是采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北方民族貴金屬工藝最高水平鑄造的。
公主雅作為趙國的公主,她的金王冠上還有金怪獸。其原型為戰(zhàn)國鹿形金怪獸,1957年陜西神木納林高兔出土,現(xiàn)藏陜西歷史博物館。女主頭上戴的一枚頭飾,與現(xiàn)藏于國家博物館的一件北朝頭飾——牛頭鹿角形金步搖——非常相似,只是劇中這一件明顯要小很多。
也是在2019年,湖北省博物館、山東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洛陽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各大博物館爭相轉(zhuǎn)發(fā)一條名為“博物館給了我一雙黃金瞳”的話題,引起網(wǎng)友的關(guān)注。而話題中提及的《黃金瞳》,是當年一部熱播的以文化鑒寶為主題的都市探險劇。
朱可心紫砂壺的靈動厚淳、青花瓷盤的柔美俊秀、徽宗汝窯的天青釉圓、黑釉三彩馬的體態(tài)雄健、唐寅書畫的布局舒朗……在《黃金瞳》中,觀眾仿佛走進一本文物百科全書,在歷史中肆意徜徉,感受著中國文物之美。
《黃金瞳》的一幀一秒都詮釋著文物的考究,在道具方面的工作量達到了一般電視劇的6倍以上。鑄鐵茶爐、黃銅壺紐、錯金鐵壺、黃銅三足鼎香爐、漢玉環(huán)、轉(zhuǎn)心翡翠掛件、羅漢竹扇扣、銅釘鋦瓷杯、小葉紫檀念珠……光是在《黃金瞳》官方發(fā)布的海報中,琳瑯滿目的古玩器具就已經(jīng)讓觀眾大飽眼福。
文物就這樣在很多電視劇中低調(diào)地客串過,可是有時候,它們會走錯片場。
電視劇《少年包青天》中有一個情節(jié),主角團和掌柜的討論一個瓷枕的賠償問題,掌柜的說,手中的青花瓷枕出自“定窯”。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天的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及東西燕村一帶,這里在唐代屬于定州,故名“定窯”。定窯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釉、醬釉、綠釉器。瓷枕也是定窯的特色產(chǎn)品,但是,定窯可沒有青花哦。可見此劇犯了一點歷史的小錯誤。
改編自作家凌力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小說《少年天子》的同名電視劇,是一部具有極高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的作品,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小bug。劇中多次出現(xiàn)一種鏤空狀的“燈”,而實際上,這種造型的器物是一種粉彩鏤空冠帽架。冠帽架是清代官員用來支撐帽子的一種家具,尤其在清代前期朝冠制度極為嚴格,而帽架也就成為其人冠帽身份的象征。冠帽架的帽傘做成鏤空狀,是為了放置香料,以熏香冠帽。而在劇中卻被用作夜燈來使用了,可能是編導為了視覺效果漂亮而腦補出來的。
在2023年的電視劇《長風渡》中,為了對付反賊洛子商,江河拿出調(diào)動私軍的兵符來證明自己已經(jīng)控制住了洛子商的私家軍。他手上拿的是一個寫有“虎符”兩字的牌子。事實上,在明清之前,兵符一般是動物形狀的。符是古代朝廷用于傳達命令、調(diào)動軍隊的一種特殊憑證,分為左右兩半,兩半能絲毫不差對合在一起,方可執(zhí)行命令,反之則不行?,F(xiàn)代漢語的“符合”一詞即源于此。
在電視劇《羋月傳》中,秦武王舉起的青銅鼎和我們今天在博物館中看到的十分相似,都是青綠色的,這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青銅器之所以會呈現(xiàn)出青綠色,是因為它們生了銹,而在電視劇表現(xiàn)的那個時代,哪個王侯將相會用生了銹的青銅器呢?沒有生銹的青銅器,和金器差不多,是金黃色的,金光閃閃,非常漂亮??刹荒馨巡┪镳^里的文物照搬到電視劇中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