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跟團游成了很多老年人出游的首選方式。一些旅行社針對老年人的出游需求,提供所謂一站式服務,號稱“省時省力、暢游無憂”
老人跟團出游,堅持“輕傷不下火線”,結果途中出意外
64歲的陳敏退休后與老伴兒李明有錢有閑,種種花、跳跳舞、逛逛街、會會友,日子過得愜意而自由。
2022年年初的一天,一個舞友對陳敏說:“現(xiàn)在跟團旅游真方便,他們提供一站式服務,車接車送。導游小姑娘比閨女還貼心,還能量身定制旅游路線。你家老李不是對歷史感興趣嗎?人家還能推薦相關景點,省時省力,主打一個暢游無憂!”
陳敏心動了,回去跟老伴兒一商量,報名參加了一個老年團,體驗后感覺不錯,于是決定每年至少出游一次。
2024年6月,老兩口看到某國際旅行社西安6天5晚游的宣傳。李明喜歡歷史,對古都西安向往已久,而且這家旅行社承諾讓客人暢游歷史景點,還投保了旅行社責任險,費用合理,性價比高。兩人一合計,便交費報了名。
6月20日早晨出發(fā)時,陳敏感覺有點兒頭暈。她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平時一直吃藥,控制得很好。她以為頭暈是忘了吃藥導致的,趕忙補吃了一粒降壓藥。李明見她臉色不太好,有些擔心,提出退費改期,陳敏不當回事,還開玩笑:“輕傷不下火線,這點兒小毛病沒關系的,走吧!”
兩人上了旅游大巴,李明跟導游小姑娘交代,陳敏有點兒不舒服,請求坐副駕駛位置,他還把座椅調了調,讓陳敏半躺著。導游小姑娘一臉羨慕:“叔叔你真貼心,阿姨好福氣!”于是,陳敏在老伴兒照料下閉上眼睛休息。
大巴出發(fā)不久,還沒出城區(qū),剛剛還在閉目養(yǎng)神的陳敏突然痛苦地捂住胸口低聲呻吟起來,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正跟鄰座一個游客聊天的李明立即給陳敏順背,同時大喊司機停車。導游過來一看,也慌了神,急忙讓司機將陳敏送往醫(yī)院。
可不幸的是,醫(yī)生雖全力搶救,還是沒能挽回陳敏的生命。醫(yī)院出具的死亡醫(yī)學證明書顯示,陳敏的死亡原因為猝死。
法院判決:死者對其死亡后果承擔60%的責任,旅行社承擔40%的責任
陳敏的一雙兒女都無法接受現(xiàn)實,認為旅行社該為他們母親的去世承擔責任,要求旅行社進行經(jīng)濟賠償。旅行社拒絕賠償,理由是陳敏的死亡是其自身疾病導致的,跟旅行社無關。
協(xié)商無果,李明及一雙兒女起訴到法院,請求判令旅行社和保險公司承擔責任。
原告訴稱,旅行社既沒有準備基本的急救藥品,也沒有配備隨隊醫(yī)護人員,說是一站式服務,其實根本沒有為旅客提供急救幫助和安全保障。因此,旅行社及保險公司應為陳敏的死亡負責。
而旅行社和保險公司辯稱,陳敏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在明知自己有冠心病和高血壓的情況下仍跟團旅游,且未主動向旅行社說明這一情況,在出發(fā)之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仍繼續(xù)行程,未對其自身安全盡到應盡的注意義務,因此應為猝死的后果承擔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死者陳敏參加的旅行團,60歲以上老年人22人,70歲以上老年人7人,旅行社沒有充分掌握高齡游客的身體情況,制訂相應應急預案,在行程中對已經(jīng)發(fā)生險情的游客未能采取必要的保護、救助措施,導致意外發(fā)生。而且,導游在事發(fā)前已知悉陳敏身體不適,仍允許她隨團出發(fā),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旅游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7條:旅游經(jīng)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chǎn)損失,旅游者請求旅游經(jīng)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但是,旅游經(jīng)營者雖負有保障游客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義務,但并不是無條件、無限制的,旅游者才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本案中,死者陳敏明知自己有冠心病和高血壓等疾病,且在出發(fā)當日早上已感到身體不適,既未治療,又未主動向旅行社告知,仍堅持參團旅游。因此,她自己也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綜上,法院作出判決:陳敏自身對其死亡后果承擔60%的責任,旅行社承擔40%的責任。因旅行社購買了保險,賠償金36萬元由保險公司承擔。
法官提醒有出游計劃的老年人,一站式跟團游方便、快捷,但也不是萬能的。老年人出游,除了要選擇有資質、有安全保障措施的旅行社,還應選擇與自身身體狀況相適應的游玩項目。每個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莫把自身安全全部寄托在他人身上。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