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階段是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期。語言表達的發(fā)展會顯著影響幼兒的認知、交往和情感發(fā)展。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幫助幼兒正確地表達、更好地溝通,更能為他日后進入學校、走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早期閱讀是幼兒直接接觸書面語言的重要活動。通過閱讀,幼兒能夠接觸詞語,學習語言的規(guī)范表達,為其語言表達提供相應的素材和范例。早期閱讀做得好,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不會差。
為什么要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積累詞匯儲備。早期閱讀會為幼兒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幼兒會在閱讀活動中看到童話故事、歷史故事等。書中豐富的詞匯猶如一枚枚光彩奪目的寶石,看的次數(shù)多了,幼兒就會把這些“寶石”放入自己的“詞匯銀行”。有了這些積累,他表達想法、感受的時候,就會更自由、更貼切、更鮮活。
規(guī)范語言表達。幼兒圖書中的句子,往往語法結構嚴謹、表達方式清晰,幼兒不管是主動閱讀還是被動聆聽,都會為自己構建一個較規(guī)范的用語環(huán)境,并在潛移默化中習得書中的語言模式。在日常生活中,他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就會避免很多語法錯誤。
激發(fā)表達欲望。有趣的圖畫和故事,會深深吸引幼兒,激發(fā)其濃厚興趣。幼兒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中,往往會對故事中的主人公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想將自己的理解、感受說出來,與小伙伴交流、分享,這無疑會大大增加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
如何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精選適齡讀物,構建語言基石
選擇幼兒讀物,要結合其年齡特點、興趣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
幼兒喜歡生動的故事、色彩鮮艷的圖畫,所以選擇幼兒讀物時,要選擇有圖畫的、文字簡短、可讀性強的讀物。
如《抱抱》這本書,就用溫馨的畫面講述了小熊和媽媽擁抱的故事。家長、教師給孩子讀這本書時,可以反復讀出“抱抱”二字,并讓幼兒跟讀,一是讓幼兒體會小熊對媽媽的濃濃愛意,二是反復讀出“抱抱”二字,可以讓幼兒在讀或聽的過程中輕松記憶。
還有《好餓的毛毛蟲》一書,以富有想象力的圖畫和口語化的語言,講述了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幼兒閱讀此書,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激發(fā)他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幼兒稍大一些,進入學前期,他的表達力、專注力、記憶力均有增強。此時,家長、教師可根據(jù)其語言發(fā)展水平和身體發(fā)育情況,豐富閱讀內容,讓他閱讀或者聆聽文字較多、故事結構相對完整、內容較為復雜的故事。
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這類故事,可以幫助幼兒展開想象、提高創(chuàng)造性,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誠實、勇敢、善良等美好品質。
再如,頗有趣味性的科普讀物《小小科學家》,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深入認識和不斷擴展,使幼兒對自身狀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另外,可根據(jù)幼兒的喜好指定書目。比如,讓喜歡小動物的幼兒閱讀或者聆聽《兒童動物世界探秘》,讓喜歡天文的幼兒閱讀或者聆聽《兒童太空百科》。根據(jù)喜好指定書目,不僅能激發(fā)幼兒的讀書興趣,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其知識領悟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2."創(chuàng)新閱讀形式,激活多維度的語言體驗
閱讀形式多種多樣,能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提高其閱讀的積極性,促進其語言發(fā)展。
親子閱讀是最有效、最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形式。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采取一人分飾幾個角色的辦法,用豐富的表情、夸張的動作來講述故事,并在講述中或講述后對幼兒進行提問或者跟幼兒分享自己的看法。
比如,家長帶孩子讀《小熊維尼》一書,讀到“小熊維尼和小豬佩奇在樹林里玩?!睍r,可以模仿小熊維尼的動作、語氣,盡量將小熊的憨態(tài)可掬表現(xiàn)出來。
幼兒園定期開展集體閱讀活動,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主要形式。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一起觀察故事畫面中的細節(jié),并鼓勵幼兒結合自身經(jīng)驗對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進行討論。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還能促進其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比如,教師帶領幼兒集體閱讀《三只小豬》時,針對小豬蓋房子這件事,可以問問幼兒:“第三只小豬的磚房子最結實,為什么?”也可以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此外,為提高幼兒自主閱讀意識,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閱讀角,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源,讓幼兒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并鼓勵幼兒閱讀后向同伴復述故事內容或用繪畫、手工等方式表達讀后的心得體會。比如,讀完《安徒生童話》中的一篇文章后,教師可以讓幼兒用彩筆畫出讀到的故事角色、場景,以此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3."深化互動引導,打造雙向語言的交流場域
在早期閱讀活動中,互動是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幼兒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敏感期,善于思考、喜歡提問,如果成年人和幼兒積極互動,對發(fā)展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都有很大好處。
和幼兒一起閱讀時,家長、教師要當好引導者,巧妙地提出問題,與幼兒展開討論,引導幼兒對書中度的情節(jié)進行思考。
比如,閱讀《三只小豬》時,家長、教師可以對幼兒提問:“你喜歡哪只小豬?為什么?”此外,還可以拓展話題,問幼兒:“如果是你建房子,你會用什么材料?為什么?”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幼兒思考,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回答,不僅能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
支持幼兒改編、創(chuàng)編故事也是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一種很好的形式。比如在《三只小豬》閱讀活動中,家長、教師可以提出:“如果三只小豬遇到的是狐貍,故事會怎么發(fā)展?”“如果第三只小豬的房子被大灰狼撞倒,它們有辦法打敗大灰狼嗎?”這些問題能夠啟發(fā)幼兒積極動腦,讓幼兒張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總之,家長、教師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出快樂的閱讀環(huán)境,讓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閱讀,甚至愛上閱讀,這對幼兒開闊視野、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能力都有莫大的好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如皋市長江鎮(zhèn)永平幼兒園)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