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薊北香雪海,千樹萬樹梨花開。薊北自古以來就有栽種梨樹的歷史,爺爺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棵梨樹。童年,我與那棵樹相依相伴。枝頭上,潔白如雪的梨花互相掩映,只要輕輕一晃,便下起了梨花雨。爺爺常在梨花盛開之際,邀請我們賞“花雨”。梨樹被爺爺寬大有力的臂膀一搖,梨花便紛紛落下,這是薊州區(qū)獨有的“春雪”。奶奶總會把灑落的新鮮梨花瓣掃在一起,清洗后加上糯米、蜂蜜,做成梨花糕。在梨花樹下吃梨花糕,別有一番風(fēng)味。
盛開了一整個春天后,那棵梨樹失去了往日的光景。黃褐色的梨花以一種近乎枯萎的姿態(tài)懸掛于枝頭,花瓣邊緣微微卷曲,像是歲月翻動的書頁,記錄著它從盛放到凋零的每一個細節(jié)??粗矍暗睦鏄洌翌D感失落,爺爺安慰我道:“花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了,沒有什么可遺憾的。”那一刻,我學(xué)會了珍惜。
梨果成熟的過程,總讓我想起爺爺講的朱元璋“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故事。小小的梨子最初只有花生米般大小,被一樹茂盛的心形葉片掩映著,不細看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可謂將低調(diào)演繹到了極致。風(fēng)一場,雨一場,還有夏日的高溫與驕陽,梨果伴著蟬鳴慢慢長大。等長得像拳頭一樣大小時,就變成了淺綠色。梨果的成熟真是一個美妙的過程,就像我們的人生,在“柔軟多汁、香甜可口”之前還是內(nèi)斂一些吧,不然會過早地被小鳥啄食,被風(fēng)雨打落。
后來,我到城里上學(xué),只有過春節(jié)時才會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看望那棵梨樹;再后來,爺爺也離世了……
每每追憶往昔,我的心海便會泛起梨花似的細雨。沐浴在梨花的幽香中,我仿佛又聽見了爺爺?shù)慕陶d。無論我將來去到何方,爺爺?shù)膼酆椭腔墼缫言谖疑性?,如同薊北那永不湮滅的梨花香。
模擬得分:45分
得分理由:習(xí)作采用倒敘的手法,寫了梨花樹下“我”對爺爺?shù)幕貞?。梨花開時,爺爺為“我”搖落花瓣,奶奶給“我”做梨花糕;梨花凋零時,爺爺教“我”學(xué)會珍惜;梨樹結(jié)果時,爺爺講的故事教“我”明白了低調(diào)和等待。結(jié)尾卒章顯志,升華主旨。
失分理由:文中敘寫了“我”與梨樹相關(guān)的童年記憶,然而,對“爺爺?shù)膼酆椭腔墼缫言谖疑性?,如同薊北那永不湮滅的梨花香”這一主題的挖掘不夠深入;且對爺爺?shù)拿鑼懘蠖嗤A粼谡Z言和簡單的行為上,缺乏更加細致的刻畫,使爺爺這一人物形象不夠立體、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