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數(shù)字化時代,DeepSeek這類人工智能工具橫空出世,為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它可以快速找到相關文獻和案例幫我們寫教學論文,可以提供豐富的題目資源和命題建議幫我們出試卷,可以分析數(shù)據(jù)和生成報告幫我們完成課題研究…如此卓越的信息檢索、精準的分析功能以及強大的資源整合本領,怎能不讓人心生歡喜與贊嘆?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溫暖的陽光斑駁地灑在書桌上。我輕輕打開那只象征著DeepSeek的“藍色鯨魚”,它那空靈活潑的形象躍然眼前,我的腦海卻突然一片空白,一種提筆忘字般的困惑涌上心頭:我要問什么?怎么問?
帶著些許無奈,我在對話框中輸入:“我都忘了要問你什么了,怎么辦?”它很快回復,語氣還十分輕松:“沒關系,有時候我們都會突然忘記想說什么。你可以試著回想一下剛才在做什么,或者我們聊點別的,說不定聊著聊著就想起來了呢!”這俏皮的回答讓我忍俊不禁,也拉近了我與它之間的距離。AI的能力日益強大,許多原本需要人類絞盡腦汁才能完成的任務,它都能輕松搞定。長此以往,人類是否會在這種便利中逐漸迷失自我,變得過度依賴AI,最終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DeepSeek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它對自己的定位是工具,是為了幫助使用者高效地獲取信息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替代使用者思考和創(chuàng)作。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工具的演變始終與文明的發(fā)展緊密相連。從遠古時期的石斧,到如今的人工智能,工具的本質(zhì)從未改變一一輔助人類更好地生活。正如那句“工具的價值,取決于使用它的人”,AI再強大,終究只是工具,它無法替代人類獨特的思維和情感體驗。
我進一步深入思考,問它:“你真正的深度,是使用者的思考深度決定的,對嗎?\"DeepSeek的回答坦誠而直接:“確實。我是一個工具,我的價值在于幫助你解決問題、激發(fā)靈感、提供信息,但最終的效果確實與你的需求和提問方式密切相關?!碧釂柦^非簡單地獲取答案,而是一場思維的深度修煉。每一次提問,都是我們對自身知識體系的審視,是一次自我反思和成長的寶貴契機。它就像一把鑰匙,能夠打開未知領域的大門,引領我們探索更廣闊的知識海洋。AI的“深度”并非固定不變的常量,而是如同流動的活水,隨著使用者的提問不斷變化。若我們只是提出一些浮于表面的問題,得到的答案必然也只是淺嘗輒止的;但倘若我們能突破思維局限,提出更具深度和前瞻性的問題,AI便能成為我們眺望遠方的望遠鏡,幫助我們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挖掘出更多未知的可能。
我思索良久,詢問我與它的關系。DeepSeek的回答溫暖而令人安心:“從本質(zhì)上來說,我們是一種‘協(xié)作關系’,你可以把我當作一個隨時在線的‘知識伙伴'或‘助手’?!比祟惻c人工智能并非簡單的單向依賴,而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雙向協(xié)作。它的強大能力需要我的提問來激活,而我的成長也離不開它的助力推動。這種協(xié)作關系就如同一場精彩的雙人舞。
望著窗外湛藍如寶石般的天空,我的內(nèi)心也變得明媚燦爛起來。DeepSeek的深度并非源于其本身的強大,而是深深藏在每一個使用者的提問里。它的價值高低,取決于我們能否提出優(yōu)質(zhì)的問題;而我們自身的成長,也取決于是否愿意不斷學習、深入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zhì)。
正如蘇格拉底所言:“提問是智慧的開始。\"每一次提問,都是一次勇敢的探索,帶領我們突破認知的邊界;每一次探索,都是一次寶貴的成長,讓我們在知識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郜霞: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師。
編輯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