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巴黎的戰(zhàn)神廣場上,我登上了埃菲爾鐵塔。
來法國巴黎之前,有朋友告訴我:埃菲爾鐵塔是法國浪漫的象征,但也有人說是一堆廢銅爛鐵,還有人綜其所上戲謔,說不過是一堆有靈氣的爛鐵罷了。其實,埃菲爾鐵塔早就出現(xiàn)于多部小說和電影之中,早就被我所欣賞。即便那塔我已在電視、圖片上看了無數(shù)遍,即便它只是由鋼筋拼接而成,但當我第一眼真正仰望它后,它仍然給了我一種莫名的,來自視覺和精神上的沖擊。我仍然被它的氣度所折服。不管褒與貶,鐵塔還是鐵塔,任憑風吹雨打、日曬雨淋,依舊巋然不動,笑看人間悲歡離合、滄海桑田。偉大杰出的事物就是這樣,不僅僅限于一刻的耀世和華美,而是有一種永恒在它的體內(nèi)凝聚,產(chǎn)生一種超越時空的魅力。
站在300多米高的塔頂舉目瞭望,天地頓時變小了許多,整個巴黎都在自己腳下。俯視腳底下的大巴黎,簡直就像展覽館里的一個微縮模型。你瞧,那條被法蘭西人親切地稱它為母親河的塞納河,猶如綠色緞帶般地飄過城區(qū)中心,是它用香甜的乳汁澆灌了巴黎的文明之花河上橫跨著三十六座大橋,亞歷山大三世大橋是最富麗堂皇的一座
那座掩映在塞納河一個小島上的哥特式大教堂,是巴黎圣母院。大作家雨果的一部小說,曾使得它聲名遠揚那座金色圓頂?shù)暮甏蠼ㄖ菢s軍院,叱咤風云的一代皇帝拿破侖就長眠在那里…
那塊有些凸起的地方,是蒙馬特高地,那兒有令人銷魂的紅磨坊,凡·高、畢加索等著名畫家曾在那里居住和創(chuàng)作那個豎有高高銅柱的地方,是旺多姆廣場。旁邊有個著名的利茲酒店,戴安娜王妃就常常在那里居住,并與男友幽會,她那天就是從這兒出發(fā)在途中不幸遭遇車禍的。
那位于戴高樂廣場中心的那座高達五十米的羅馬式拱形門,是馳名全球的凱旋門,上面刻有幾座大型浮雕,其中最有名的一座是《馬賽曲》,塑造了1793年法國志愿軍英勇保衛(wèi)大革命的壯烈場面。十二條大街從廣場四周伸展,組成一幅放射形光束圖案,其景象壯觀極了。當然,再雄偉壯麗的建筑,比起高聳入云的埃菲爾鐵塔來,也不過是兒童手中的積木,顯得非常渺小。
那邊是舉世聞名的盧浮宮,堪稱是藝術(shù)的海洋。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藝術(shù)博物館中,珍藏著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以及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意大利等國16至19世紀藝術(shù)大師的作品,其中,《勝利女神》《維納斯》《蒙娜麗莎》被稱為三件鎮(zhèn)館的稀世之寶。所以有人說,世界的財富在巴黎,巴黎的財富在盧浮宮。
我們登上了埃菲爾鐵塔,也就更了解了埃菲爾鐵塔。鐵塔是法國巴黎的城市地標之一,但它的建造緣于1889年民生世博會。
為紀念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和慶祝巴黎世界博覽會開幕,法國政府決定建造一座高塔。在征集七百多個方案后,最后決定由法國著名建筑師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并由他作為此項工程的負責人,因而此塔命名為埃菲爾鐵塔,又稱巴黎鐵塔。
1889年5月15日,為給世界博覽會開幕式剪彩,鐵塔的設計師居斯塔夫·埃菲爾親手將法國國旗升上鐵塔的三百米高空,由此,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對法國的這一貢獻,還特別在塔下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銅像。同年也是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巴黎舉辦了大型國際博覽會以示慶祝。博覽會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爾鐵塔,它成為當時席卷世界的工業(yè)革命的象征。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埃菲爾鐵塔上介紹了其為申奧所做出的準備情況,而埃菲爾鐵塔更成為法國申奧的“天然廣告”。
埃菲爾鐵塔不僅是博覽會的一座紀念性建筑,而且到現(xiàn)在還被認為是巴黎著名的名勝之一,所有來到法國的游客都必然會前往瞻望鐵塔風貌。走下鐵塔時,我腦海中一直在想,埃菲爾鐵塔一定是全體法國人民的驕傲。如果說,巴藜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爾鐵塔就是現(xiàn)代巴黎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