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青年文學家》的緣分,起初來自我對詩歌狂熱的愛好。
上初二時,我就因為一首模仿古詩詞韻律而作的小詩,而得到了語文老師的夸獎。從此,我便一發(fā)不可收地愛上了詩歌。
這一路,我閱讀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泰戈爾的《飛鳥集》、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汪國真的《熱愛生命》、莎士比亞的《第18號十四行詩》,以及《詩刊》等,都成了令我沉迷的“座上賓”。
一路上,我遇到了眾多的伯樂老師,以及對我的詩歌倍加賞識的編輯老師。他們是無私的,將自己的所學無私地通過公益課堂傳授給我;他們是慧眼如炬的,看到了我詩歌中閃閃發(fā)光的東西。
隨著我的詩歌被越來越多的報刊以及網(wǎng)絡平臺認可,我的一位有著相同愛好的同事劉清華也看到了我的光亮。在相互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他的成就是讓我望塵莫及的,他上過的刊物,好多都是國家級、省級的。其中,就有《青年文學家》,我不由得對他的成就傾慕起來。
有一天,他問我:“想不想上《青年文學家》?”
我說:“當然想啦!”
他說:“那好,我?guī)闵洗罂?!?/p>
隨后,他就讓我整理幾首小詩給他,由他來發(fā)給編輯審核。我慎而又慎,千挑萬選了三首符合要求的詩歌發(fā)給他。
收到我發(fā)給他的三首小詩后,文字功底了得的他又對我的詩歌稍作修改。其中一首詩歌《躺在長椅上的男人》,里面有一個字,我覺得他修改得特別精彩。詩中,我寫的是“手中握著一頂帽子”,他把“握”改成了“攘”,一下子突出了那頂帽子的重要性,那頂帽子是干粗活兒的人用來遮擋暴烈的陽光和厚厚灰塵的必需品,他必須牢牢攘在手中,不能失去它。還有兩句,我寫的是“我輕輕地走過他的身邊,怕驚擾了他的美夢”,他幫我改成了“我悄悄地走過他的身邊,怕驚擾了他的世界”,一個“悄悄”代替了“輕輕”,一下子把那份“怕”凸顯出來了;“美夢”改成“世界”,從而構(gòu)造了一個靜謐的世界,讓他能夠在其中安然恬靜地休息。真不愧是我的文學前輩和指引者,經(jīng)他修改過的詩歌,更有文學意境,讓我受益匪淺。
他又告訴我,訂閱一份刊物,就可以加入青年文學家作家理事會,享受純文學公益平臺提供的免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此外,還可以參加雜志社每月舉辦的同題征文活動,以及不定期舉辦的公益講座、作品研討等活動,從而獲得業(yè)內(nèi)專家、學者,以及知名作家分享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和心得。加入理事會的文友抱團取暖、取長補短,在文學的道路上共同進步。
我一聽,只是訂刊,不但可以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還可以獲得這么多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就立馬同意了。之后,我如期收到了訂閱的刊物。而我投稿的詩歌作品,也很快發(fā)表了。
借青年文學家作家理事會理事劉清華的慧眼,我得以走進了《青年文學家》的世界。它不但豐富了我的業(yè)余生活,提高了我的文字鑒賞力,也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我體會到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文學的道路永無止境,唯有不斷努力,才能更好地成長,才能煥發(fā)文字的魅力,揭開文學世界的神秘面紗。
一起加油吧,熱愛文字的朋友們!愿在文字的海洋里與你們一起翻出不一樣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