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安乘火車到呼和浩特,下午出發(fā),次日清晨便到,也不感到身心困頓。出呼和浩特市,我喜不自禁地把臉貼在玻璃窗上向遠處遙望,想象“風吹草低見牛羊\"那蒼茫遼闊、氣象雄渾的大草原美景。
上了陰山,汽車在綿延不絕的峽谷中行駛,進入大青山,漫山遍野都是沙礫和石漠,偶見一些野草、樹木,顯得十分蒼涼。導游說,別看地表荒涼,地下卻藏著豐富的資源。
我夢寐向往的大草原,竟是如此蕭疏。正當我看著眼前的大青山喟然嘆息的時候,一種紅中透白的野花漸漸地從山腰間、山峁上、溝谷中、荒坪里走入我的視野。我好奇地問導游那是什么花,老實說,如果是自駕游的話,我一定要下車看個究竟,順便帶幾株回去。我自語,能在這里看到一團團、一簇簇開得那么燦爛的野花,也算是對我失望之心的填補吧。在此,我不得不對那些不畏風沙、不畏嚴寒、不畏旱災的野花產生了敬意,為它們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而嘆服。
剛下車,幾個當?shù)毓媚锉銍松蟻?,向我們敬酒,對我們唱歌,還敬獻上哈達。面對她們的熱情,像我這樣滴酒不沾的人也得鼓起勇氣喝下去,以示對她們的尊重。走進蒙古包,我們放好行李,來到養(yǎng)馬場。幾個蒙古漢子便從套馬桿上解下韁繩邀我們騎馬游草原。其實,導游早已在車上就將我們的興趣給激發(fā)了。他說,蒙古族是粗獷、豪放、英勇、頑強的民族,他們常把騎馬技藝的優(yōu)劣作為衡量男人能力的標尺。在蒙古姑娘的眼里,連騎馬都不會的青年不是好的依靠。至于擅長騎馬的蒙古姑娘,更是讓人刮目相看,成為蒙古小伙爭相求愛的女中豪杰。同事們來到養(yǎng)馬場,一個個神氣十足地上了馬,吆喝著打馬前行。我從電視上知道蒙古馬野得很,跑得非???,便選了一匹較瘦的馬跟在馬隊里。二十幾人的馬隊,嗒嗒前行,氣勢較為壯觀。沒想到我選的那匹馬反而野得多,跑得非???,即使把它夾在隊伍中間,它也不安守本分,老是挑畔別的馬,我只好讓它與馬隊離遠一點兒。領隊的蒙古青年總在我的前面牽制控速,后來蒙古青年給我換了另一匹較為溫順的馬。真是人不可貌相,馬也不可貌相。
來到一個風景點,走進牧民家,主人便熱情地將幾樣特色的點心擺在桌上,接著又給每人獻上一杯冒著熱氣、散發(fā)馨香的酥油奶茶。于是,我們一邊品味著奶茶的芳香,一邊談論著騎馬走草原的快感。
回程時速度快多了,沒多大工夫便回到宿處,接著便是觀看蒙古青年騎馬表演、蒙古姑娘的哈達舞、馬頭琴演唱會。表演場上幾個蒙古青年選了幾匹烈馬,馬鞭在空中啪的一響,只見他們疾馳如電,快捷似猴,將地上的花籃和錢幣毫無虛晃地撿了起來,贏得游客晞噓的贊嘆和陣陣的掌聲。蒙古姑娘的哈達舞和馬頭琴表演更是引人入勝,令人叫絕!我呢,仿佛在月光下的草原上與自己心愛的姑娘纏綿低語,談情說愛。一會兒,又仿佛置身于千軍萬馬,殺聲震天的戰(zhàn)場上,自睹成吉思汗率蒙古大軍勢如海嘯,所向披靡,爭霸天下的宏大氣勢。難道這些蒙古舞、馬頭琴就是他們迎風雪,戰(zhàn)嚴寒,斗酷暑,走大漠,克敵制勝的精神武器?
早上四點,我就起床了,自的是想著草原的日出。哪知天公不作美,濃云遮掩了天空,冷風不斷地吹,我只好回屋睡到七點多鐘。之后,同事們都喊著上車,一個個穿上外套,有的還加了毛衣,依然喊冷。我呢,出門時沒帶上外衣和毛衣,穿著短衫,堅持硬撐著,與那些穿著棉大衣的蒙古人相比,簡直有些滑稽可笑。
從希拉穆仁草原到響沙灣,約五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響沙灣時,已是下午兩點多鐘,太陽在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氣溫比早上暖和了一些,但還是很冷。乘坐纜車經(jīng)過一個峽谷就進入了風景區(qū),昏黃的天空吹著冷冷的風,同事們穿上沙漠襪,架上墨鏡,戴上旅游帽,一副探險隊的英姿。
這趟行走內蒙古之旅,無疑是一次深入探索自然奇觀與民族文化交融的非凡體驗,讓我久久難以忘懷?,F(xiàn)在,讓我關上窗戶,拉上窗簾,打點行囊,趕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