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一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恰巧下了一場大雪,白雪般地將大地包裹,但是過年的興奮卻是無論如何也包裹不住的。街道兩旁有些人家早已在家門口掛起了大紅燈籠,夜幕時分,紅光暖暖的,白雪瑩瑩的,為過年增添了別樣的韻味。
紅燈白雪,總會給人一種歡喜的感覺。人的情感非常奇特,比如對于過年,做小孩子時,對于過年是激動的、興奮的,是歡呼雀躍的。盼望著新衣服,盼望著吃上魚呀,肉呀,盼望著玩起各種各樣的爆竹…歲月流轉(zhuǎn),年意不變,如今白發(fā)悄然地爬上了兩鬢,對過年雖也有期盼,但過年更多地成了一種程序,一種必須走的儀式。
是啊,臘八一到,只要正午喝上一口又黏又甜味道獨特的臘八粥,便覺得年的腳步近了。好似在不遠的時空中有種神秘的力量在吸引著你,時光通過臘月這條河,一點點地向年底駛來,順便也把過年激動的心情捎了過來。有了年,便覺得生活有了盼頭:撐船的人可以上岸休息,打工的人可以和家人團聚,學(xué)生可以進入假期…一切的一切都有了美好的感覺。過年的氣象在這寒冬臘月里,在白雪和紅燈的映襯下使盼望的心更加焦躁,恨不得一下子邁入年中。
街上已經(jīng)響起了鞭炮聲。半人高的孩子們拿著一根燃著的香頭,聚在一起,把爆竹插在雪地里,小心翼翼地去燃那露在外面的引線。偏偏那引線一點也不聽話,不到最后一刻堅決不就范。顫巍巍的小手最終將引線燃了起來,觀看的孩子立刻捂著耳朵,跑出老遠,“味味”冒著火花的炮捻像快速移動的金龍搖擺著身姿,轟的一聲開了花,警戒馬上解除,空氣中充滿了歡呼的聲音。
放炮是小孩子的樂趣,大人們可沒有這般清閑。趁著天氣好,要好好地趕上幾個年集,置辦一家人過年要吃的食物,要穿的衣物,以及要送人的禮物。平時舍不得吃的,過年了,狠狠心要買上一點兒;平時看來看去,舍不得買的衣服,咬咬牙買了。整個年集上,流動著過年的歡樂氣氛,生活一下子變得親切、鮮活起來。這種熱烈火爆的場面,無形中就勾起你過年的興致。這種興致在集市的喧鬧聲中,愈加感染著你,使你不能停下腳步,總覺得還缺東少西的。這種內(nèi)心的忐忑直到年三十的中午,鞭炮聲一響才打住。
除夕是最隆重的一個夜晚。平時太陽落山才走進灶房做飯,除夕這天,太陽離落山還有丈八遠,村子里稀疏的鞭炮聲就響了起來。新年馬上就要到了,誰心里不盼著爭早、爭先。天一擦黑,大紅的燈籠亮了出來,這些紅燈籠就像老天垂下來的一只只紅碗!不僅僅是裝扮節(jié)日,更是可以給你帶來好運的轉(zhuǎn)運燈。有了這些紅燈籠,在沒有鳥語花香的冬日里,在北風(fēng)和飛雪中,使人感到暖意融融。這時候煙花也燃放起來了,紅色的燈光,摻和著漫天煙花的絢麗,映著白雪的底色,預(yù)示著來年生活的吉祥如意,紅紅火火。一家老小,坐在擺滿年夜飯的桌旁,笑容滿面,推杯換盞,心中美好的愿望膨脹起來,熱乎乎地填滿你的心田。
人們忙碌了一年的腳步終于可以暫時停下來。璀璨的煙火掀動著你的熱情,鼓舞著你的欲求,叫你不知不覺把自己對生活的祈求也寄托其中了。一年的辛苦勞累,一年的起早貪黑,過了這一刻,就是另一個新的開始了,誰不巴望著有一個好的開始,有個好的兆頭。不管許下的愿望來年是否能夠?qū)崿F(xiàn),總要給老天爺擺上供香,點上紅燭,磕上頭,認真、虔誠地許下幾個愿望。唯有如此,生活才能充滿希望
圓滿過年,過年圓滿。在中國人的骨子里,再也沒有比春節(jié)更令人虔誠和執(zhí)著的節(jié)日了。從臘月初八起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無論是物品的籌備、房屋的清掃,還是即便離家千里之遙也要費盡心思回家團聚數(shù)日,這都體現(xiàn)了一種精神的圖騰。盡管歷經(jīng)時光的流逝、觀念的變遷,它在大多數(shù)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籽┘t燈中的年,是多少人情感的原點。雪,瑩瑩的,罩住了生活的磕磕碰碰;燈,彤彤的,點燃了內(nèi)心的生機和希望;年,年年輪回,舊的去了,新年來了,希望也就在此萌芽生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