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已邁入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跨越的新征程。中小學班主任作為承載立德樹人崇高使命、培育全面發(fā)展時代新人的關鍵力量,應深切領悟并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系統(tǒng)闡述和大力弘揚的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此背景下,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的核心要旨,對于引領教育領域樹立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內(nèi)核具有深遠意義。教育家精神的提出,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教育強國建設的前行道路。它不僅是高質量建設教育體系的靈魂,更是推進教育強國戰(zhàn)略、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打造教育強師隊伍的精神支柱。在教育家精神內(nèi)涵中,守正精神尤為重要。
對于中小學班主任而言,守正精神猶如工作中的“定海神針”,它要求班主任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以高尚的師德情操和堅定的教育理念為指引,堅守正道,恪盡職守。班主任需正確樹立基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教育現(xiàn)代化的正確方向,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新時代學生。唯有貫徹守正精神,班主任才能夠成為學生心靈的燈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由此看來,守正精神對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班主任在教育實踐中保持清醒頭腦、堅守道德底線的精神支撐,是其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質。在弘揚教育家守正精神強師育人的過程中,班主任守正精神的培育著力點貴在“堅守”:守志、守職、守成、守定。
一、守志鑄魂:堅定教育信念,鑄就班主任精神之魂
“志高則言潔,志大則辭弘,志遠則旨永。”新時代的班主任既要立大志又能守長志,立“報國之志”守“忠誠之志”,立“強國之志\"守“清廉之志”。擇一事,終一生,要堅守教育初心,鑄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堅定信念。
1.終身學習。新時代的教師應時時處處踐行“學習”二字。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認真領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撰寫學習心得;認真參與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研訓活動,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學黨史、黨的基本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利用閑暇時間學習教育心理學、兒童發(fā)展心理學、情感德育等方面的知識,更好地為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保駕護航;訂閱《人民教育》《中小學班主任》等教育期刊,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jīng)驗,讓《教育家精神之路》等學術專著成為自己的案頭書。
2.與時俱進。班主任要時刻保持對教育新動態(tài)、新理念的敏銳洞察力,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與時俱進。教育現(xiàn)代化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它要求我們以更加開放、包容、創(chuàng)新的姿態(tài)去迎接未來的教育挑戰(zhàn)。主動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信息化教學手段,將其融入日常教育教學中,如充分利用 A I+ 教育技術優(yōu)勢,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的成長賦能。同時,關注社會熱點和時代發(fā)展趨勢,將時代元素融人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中。適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了解社會,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鼓勵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利用信息媒介和多方平臺為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和機會。
3.言傳身教。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應以身作則、以德立教。班主任的示范引領,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體現(xiàn)在班級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上,滲透在教育教學的點點滴滴中,伴隨學生成長的每一個腳印,影響他們的一生。當今時代,優(yōu)秀教師輩出,他們或深耕教育一線,勇攀課改新高峰;或扎根偏遠山區(qū),投身教育扶貧事業(yè)。可以開展“教育家精神”宣講會,用多樣化方式體悟教育家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質樸的精神風骨。此外,班主任還應守護好自己的精神家園,嚴格遵守行為準則,不為繁華世界的誘惑所動,不為名利所困,始終心系學生,身在課堂,做培養(yǎng)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4.公正無私。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秉持公正無私的原則,對待每一個學生都應一視同仁,不因任何外部因素而有所偏頗。陶行知先生曾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卑嘀魅喂裏o私的態(tài)度,正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塑造良好品德的關鍵所在。同時,班主任還應鼓勵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例如,全班民主協(xié)商制定“班級公約”,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中自由成長。公正無私,不僅是班主任的職業(yè)操守,更是教育事業(yè)的內(nèi)在要求。
二、守職盡責:履行教育職責,彰顯班主任責任之重
守職,是一種對崗位、對學生、對教育使命忠誠踐行的擔當,是維系班級穩(wěn)定、推動班級進步的堅實基石。班主任作為班級成長共同體的引領者,其職責之重大,猶如棟梁之于大廈,不可或缺。
1.細心呵護。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健康的體魄是學習和生活的基石,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同樣不容小。班主任需時刻留意學生的身體狀況,及時察覺并處理可能出現(xiàn)的健康隱患。同時,更要敏銳洞察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面對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等常見心理問題,在記事本開辟“留住今天”板塊,每日主動與學生交流溝通,鼓勵他們打開心扉,關注個體的特殊需求,第一時間給予理解、支持與正確引導。還可以定期開展心理團康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在班級設立“開心聚寶盆”和“生氣盒子”,引導學生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心理氛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培養(yǎng)應對挫折的能力,為學生的成長筑牢根基。
2.協(xié)同育人。2024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教聯(lián)體”工作方案》,方案明確提出在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的“教聯(lián)體”模式中,班主任扮演著核心角色,承擔著重要職責。首先,班主任是卓越的溝通協(xié)調專家,可定期組織“請進來”“走出去”活動,如家長開放日、教育經(jīng)驗沙龍等,全面反饋學生表現(xiàn),并收集家長反饋,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搭建緊密溝通網(wǎng)絡。其次,班主任要勇挑教育資源整合重擔,通過學習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的同時,還要善于挖掘并整合教聯(lián)體中的專家資源、社會資源,引入家庭教育指導與學生社會實踐中。此外,班主任還是家校社共育文化的營造者與引領者,倡導積極向上、包容多元的家校社共育文化,搭建“家長課堂”“家長議事園”等平臺鼓勵家長深度參與班級管理,引導各方樹立正確教育觀念,促進家校社三方相互尊重、信任與合作,為學生成長提供全方位、持續(xù)性的支持,助力學生在協(xié)同共進的教育環(huán)境中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3.凝心聚力。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航者,需深知團結的力量,致力于構建班級內(nèi)部的強大凝聚力。這不僅是班主任的重要職責,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鍵要素。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如月月賽、集體晨會、新年詩會等,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同時,還要積極發(fā)揮橋梁作用,協(xié)調班級內(nèi)部同學間的關系,化解矛盾沖突,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讓每一個學生在集體中都能找到歸屬感和參與感。通過凝心聚力,讓班級成為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每個學生都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共同為班級的進步和發(fā)展貢獻力量。
三、守成固業(yè):守護教育成果,鞏固班主任育人之業(yè)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毙聲r代的班主任既要勤耕不輟,又要守業(yè)如磐,守“教育之果”固“育人之基”,守“成長之路”固“成才之石”。堅守教育使命,筑牢立德樹人、全面育人的堅實根基。
1.因材施教。班主任需深人洞察每位學生的性格特質、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及能力差異,做到心中有譜。基于這些個體差異,量身定制教育方案,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綻放光彩。在教學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分層教學,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緊跟教學步伐,享受學習的喜悅。同時,鼓勵學生發(fā)揮特長,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為每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2.精進不止。班主任要時刻保持對教育的熱情和敬畏之心,不斷追求專業(yè)成長和進步。要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實踐,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可以加入德育名師工作室,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學習研討,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智慧。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手段和工具,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同時,還要善于反思和總結教學經(jīng)驗,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不足,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申報專業(yè)研究課題,認真撰寫德育研究論文,用科研為自己賦能,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服務。
3.固本培元。班主任要堅守教育使命,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需求,將“靜態(tài)篩查”與“動態(tài)篩查”相結合,觀察學生的日常,開設班級“悄悄話信箱”,開展“心情漂流瓶”活動,幫助學生克服成長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道德教育也是一場馬拉松,班主任需要耐心和智慧。通過尊重、引導、合作和榜樣示范,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自律的道德觀念,成為有責任感和公正感的公民。
四、守定篤行:堅定教育立場,踐行班主任篤行之志
守定如磐,篤行致遠。新時代的班主任既要心志堅定又要行動有力,立“育人之志”守“正確之向”,立“成長之志”守“循序之徑”。執(zhí)一念,行一生,要堅守教育立場,秉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
1.清醒堅定。正如《禮記·大學》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卑嘀魅我獣r刻保持清醒,在紛繁復雜的教育環(huán)境中,不為外界喧囂所擾,不為一時困難所阻,摒棄物欲社會的浮躁,堅守內(nèi)心的教育信念和追求,堅守正確的教育方向。
2.勇于探索。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班主任需如勇者般,懷揣對未知的渴望,不畏艱難險阻,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教育梳梏和束縛,勇于嘗試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敖逃恼嬷B在于點燃火焰,而非灌滿瓶子。”班主任應成為那點燃學生內(nèi)心火焰的引路人,用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在探索中成長,在成長中創(chuàng)新。
3.久久為功。教育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班主任應如磐石般堅定,如細流般綿長,正如《荀子·勸學》所言:“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在教育的道路上,不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不因短暫的成效而自滿。要始終保持對教育的熱情和執(zhí)著,用耐心和愛心陪伴學生走過成長的每一步。就像那默默耕耘的農(nóng)夫,期待著能在秋天收獲滿滿的果實。班主任的見微知著、久久為功,是對學生最深沉的愛,也是對教育最崇高的敬畏。
總之,班主任守正精神的培育,在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宏偉藍圖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不僅僅是一種職業(yè)精神的塑造,更是教育家精神傳承與發(fā)揚的生動體現(xiàn)。班主任們通過堅定不渝的教育信念,如同燈塔般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他們忠實履行教育職責,以滿腔熱忱和無私奉獻,澆灌著每一顆渴望知識的心靈;他們悉心守護教育成果,讓每一分努力都化作學生成長的堅實基石;他們堅定教育立場,勇于擔當,成為學生品德塑造的引領者和示范者。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不僅自身在教育實踐中不斷錘煉和提升,更將教育家們那種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懷、對責任的堅守,以及對創(chuàng)新的追求,一脈相承地傳遞下去。這種精神的傳承,不僅滋養(yǎng)了學生的心田,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更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馮剛.教育家精神的時代特質及培育路徑[J].人民論壇,2024(20):14-17.
嚴悅江蘇省南京市瑯琊路小學。曾獲長三角地區(qū)、江蘇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