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族久坐成災,學生黨和椅子親密接觸的時間,也是只會長不會短。研究表明,如果每天坐著的時間超過9個小時,不僅會造成肩頸腰椎不適,還會導致心臟病和癌癥的發(fā)病幾率增加。如何養(yǎng)成正確的坐姿習慣?如何緩解久坐帶來的傷害?我們幫你支招,向坐以待病說不吧!
而久坐帶來的身體改變,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脊柱損傷:長時間保持坐立,會導致腰背部承受的壓力過大,從而引起肌肉僵直甚至疼痛。而駝背、低頭等不當坐姿,更是會破壞頸椎的生理曲度,從而導致活動受限,甚至壓迫動脈阻礙腦部供血。
2.心腦血管疾?。撼嘶A代謝之外,坐著幾乎是不消耗熱量的。脂肪不僅會堆積在體表,形成“游泳圈”;無法消耗供能的脂肪更會堆積在臟器里甚至游離于血液中,容易引發(fā)高血壓、冠心病等。
3.糖尿病和肥胖癥:坐著時人體每小時消耗的能量僅為步行時的三分之一。由于代謝減緩,機體的各項生理活動也會出現(xiàn)奇怪的變化。像是胰島素的分泌減少,會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風險增加;不僅胰島素的利用率出現(xiàn)障礙,有著“血管清道夫”之稱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也會減少20%。
坐久了是隱患,坐姿不對更傷身。此處重點討伐蹺二郎腿,雖然這是一項遍及全球的愛好,枯燥的坐姿因為有了這個姿勢,而變得不再難熬。可是蹺腿一時爽,你做好為蹺腿埋單的準備了嗎?
蹺腿時間較長時,雙腳著地首先會感覺小腿發(fā)麻,甚至不能站立。這就是膝蓋窩的神經(jīng)被重力壓迫所出現(xiàn)的神經(jīng)傳導障礙。雖然站起來走兩步,麻木感就會退散,但是長此以往,就可能會產(chǎn)生不可自我修復的神經(jīng)損傷哦!而且蹺腿不止會壓迫神經(jīng),也會導致關節(jié)和韌帶受壓變形,甚至會出現(xiàn)關節(jié)半脫位癥狀,對于追求美腿的人而言,關節(jié)半脫位可是一發(fā)暴擊??!又長又直就別想了,蹺腿群眾只配擁有O型腿……
那么,正確的坐姿應該是怎樣的呢?
1.使用腳墊。腳墊抬高雙腳,會讓臀部更大面積接觸座椅,從而讓尾骨分散脊柱的受力,減輕脊柱負擔。
2.三個平行:雙腳與地面平衡;雙腿和前臂也與地面保持水平。假想頭頂上放置著書本,整個身體要端正、放松;
3.三個直角:小腿與大腿、大腿與腰背、前臂與上臂均保持垂直狀態(tài),這樣三個直角,可以將關節(jié)和肌肉所受壓力降低到最小值;在進行寫字、鍵盤輸入等動態(tài)操作時,前臂和上臂可在80°~100°的范圍內(nèi)活動,但切勿將肘關節(jié)向外伸展,以免造成肩部肌肉不必要的緊張;
4.腰部和座椅靠背無縫銜接。如果座椅無法契合腰背曲度,而使腰背部處于懸空狀態(tài),可通過專用的腰部靠枕填補空隙;
5.膝蓋與座椅平面保持距離。膝蓋遠離座椅,處于懸空狀態(tài)更有利于下肢的血液循環(huán);
6.胸部離桌面一個拳頭的距離,眼睛離屏幕約70厘米,距離太小容易造成眼部疲勞;
7.如果需要進行文字輸入的工作,可借助立架將紙質文件和電腦屏幕放置于同一平面,文字稍低于視線,下巴內(nèi)收,目視前方,這樣可以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
所以,不想坐以待病,就需要打破久坐的生活習慣。
1.多喝水,多起立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久坐不是因為工作或者學習太忙,不得不黏在椅子上。而只是我們養(yǎng)成了懶得動的慣性,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不起身。如果你不能用思維勸服自己每半小時起身走動一下,干脆就用客觀事實來逼迫自己吧,比如多喝水。每天兩升水不僅能帶來堪比整容的排毒效果,還能讓你時不時地需要起身打水、上洗手間,從而打斷你和椅子的長久親密。如果說懶得連尿都要硬憋,那么少年你還得省吃儉用,籌備籌備換腎基金?。?/p>
2.搞點小動作
伸個超大幅度的懶腰、在座椅上挪動下臀部或者雙腳在座位下模仿魔鬼的步伐跳舞,這種非運動類的日?;顒樱鋵嵰部梢跃徑饩米鴰淼纳砦C。相對于久坐不動,肢體的小動作會燃燒更多的熱量,系鞋帶或是起身拿書本帶來的健康效益雖然不如跑步這種劇烈運動,但是小動作的累加作用,也能拯救坐以待病。
3.選一把不牢靠的“椅子”
一把舒服的椅子就像黑洞,讓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而如果坐在搖擺不定的物體,比如瑜伽球上,我們不得不時刻調(diào)整身體的核心肌群,使之適應“椅子”隨時變動的重心。這是針對久坐上癮癥的戒斷練習,讓你的“椅子”變得不再舒適,就能從源頭上解除對久坐的迷戀。
4.每天三分鐘“求婚”練習
單膝跪地能夠鍛煉到飽受壓迫的臀部肌肉,左右側交替練習三分鐘,可以緩解坐姿帶來的肌肉緊張。如果沒時間進行慢跑這類全身運動,用這種偷懶的方式放松局部肌肉,也是不錯的選擇。
5.學習動物的運動方法
站立時,腿部承擔了身體的大部分重量;而坐著,則是讓脊椎不堪重負。雙膝跪地手掌撐地,像貓一樣用四肢站立,伴隨呼吸弓起或者凹陷背部,可以有效緩解腰背部的疲勞;而躺在瑜伽墊上,折疊雙膝于胸口抱緊,像熊貓一樣在墊子上滾來滾去,能夠修正久坐帶來的脊椎變形,每天滾一滾,有助于恢復生理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