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浙江省金華市江濱小學作為浙江省“下午三點半”科普課堂首批省級示范試點學校,以“科創(chuàng)增值”為目標,以“下午三點半”科普課程為依托,立足師生成長需求,充分整合各類科普資源,積極探索構建學??苿?chuàng)教育新樣態(tài)。
院校合作,設計科學化。學校根據省、市相關科普文件的精神,結合本??苿?chuàng)教育的實際情況,特邀浙師大教授和博士團隊、市科協(xié)專家?guī)斐蓡T與一線名師對學校教師進行科普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培訓。同時,以五年級學生為授課對象,以項目化學習為載體,共同研發(fā)具有綜合性、實踐性、系統(tǒng)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課程。目前,學校已研發(fā)了四個系列的科學課程,分別是聲音系列、光系列、電系列和太空系列。同時,學校積極創(chuàng)設多元化情境,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場景,調動學生參與科學探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
館校合力,體驗多元化。金華市科技館是國際標準、國內領先的綜合創(chuàng)新型場館,與學校僅一江之隔。學校充分利用科技館的資源,不僅聘請科技館專家擔任學校科學副校長,而且利用托管時間組織學生走進科技館,進行沉浸式體驗,見經典事件、觀發(fā)展歷程、看世界變化,體悟科學發(fā)展之神奇。除此之外,學校還帶領學生走進金華市博物館,并開展博物館課程進校園活動,極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欲望。
云端共研,資源共享化。為了確?!跋挛缛c半”科普課堂高質量開展,讓更多學生共享優(yōu)質資源,學校依托之江匯教育廣場、智慧教育項目和“云上名?!钡绕脚_,研發(fā)了系統(tǒng)化的在線科普課程。其中,“趣味科學·玩轉天氣”“實驗中的科學”等課程入選省級精品課程,服務校內外師生上萬人次。云端微課的開發(fā),推進了信息技術與科普教育深度融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結構。
雙地共育,活動項目化。2019年,學校在金華市氣象局、金華市科協(xié)的大力支持下,在新建綜合樓頂樓創(chuàng)造性地打造了“萬物氣象生態(tài)園”。2023年3月,學校向校外拓展實踐空間,設立校外實踐飛地,由此而形成了“雙地”實踐樂園。自“下午三點半”課程開展以來,學校打破學科壁壘、整合多方資源,將氣象科學知識和科技實踐活動融為一體,自主研發(fā)了適合各年級學生、層層遞進的實踐項目。其中,一年級著重激發(fā)探索興趣,二、四年級著重掌握農耕技能,三、五年級著重了解氣象知識,六年級自主開展“氣象+農耕”課題研究。
校社互通,科普精準化。為了擴大科普推廣面、增強影響力,學校帶領學生走入商場、走進社區(qū)。在全國科普日期間,學校在金華最大商場世貿廣場開展了“小眼看世界”科普志愿活動,帶領孩子們利用顯微鏡去觀察與探索自己平常未曾關注的微小世界。此外,學校還組織學生走進社區(qū)開展氣象科普活動,向廣大市民宣傳氣象科普知識,以此提升學生和居民的科學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江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