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宜君縣太安林場,廣袤林海如綠色綢緞般鋪展山間,層層疊疊的枝葉在風中沙沙作響。
這滿目蔥蘢背后,是一群護林員長年累月用汗水與堅守筑起的生態(tài)屏障。他們用腳步丈量山林,以責任守護綠色,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故事。
清晨的瞭望臺上,高樓洼管護站護林員王小平通過望遠鏡,巡視著廣袤林海,不放過任何一縷可疑的煙霧。
“這個瞭望臺的主要職責是每年從10月1日開始到第二年5月底,持續(xù)7個月的防火禁燃期,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上塔觀測瞭望。風大的時候,或者防火形勢嚴峻的時候,需及時通知各管護站護林員進行現(xiàn)場處置,同時加大巡查力度?!蓖跣∑秸f。
每當防火關鍵期,上午8點,山林還籠罩在薄霧中,護林員們就已背著鐵锨、揣著礦泉水和方便面出發(fā)了。蜿蜒的土路在雨水沖刷后泥濘不堪,摩托車難以通行,他們便徒步穿行在荊棘叢生的小道上,日均兩三萬步的行程更是家常便飯。王小平笑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是我們護林員的生活?!?/p>
巡山途中,鐵锨一放,席地而坐,便是餐桌與座椅。干硬的方便面就著冰涼的泉水,匆匆下肚后繼續(xù)趕路。夜幕降臨,山林陷入寂靜,護林員們卻不敢有絲毫松懈。他們打著手電,在林間來回巡查,若遇上火情,即便撲滅后也要整夜駐守,防止死灰復燃。
在管護站,為了解決吃飯難題,不少護林員練出了一手好廚藝。
“隨便炒十幾個大菜,不是問題?!比砉茏o站站長薛永平說。他的灶臺不僅承載著生活的煙火氣,更見證著對工作的執(zhí)著堅守。
森林防火之路,步步暗藏危機。陡峭濕滑的山坡、突然竄出的毒蛇和蝎子,時刻考驗著護林員的勇氣。護林員張宏宇巡查時發(fā)現(xiàn)山溝有火情,心急之下縱身躍過溝壑,不慎扭傷了腳。僅休養(yǎng)一周,他便不顧勸阻返回崗位。他說:“山林里的情況瞬息萬變,我歇不住?!?/p>
這樣的故事在護林隊中并不鮮見。護林員孫小社在防火關鍵期患上重度感冒,咳嗽、發(fā)燒、渾身乏力的癥狀折磨著他,可他硬是沒因病請一天假。白天,他踩著露水、頂著寒風上山巡查;夜晚,回到管護站,他掛起吊瓶,還不忘叮囑同事第二天的巡查重點。當管護站站長勸他休息兩天時,他語氣堅定:“現(xiàn)在正面臨多年不遇的防火困難期和攻堅期,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必須起模范帶頭作用,關鍵時刻堅決不能掉隊,不能拖單位的后腿?!?/p>
2006年3月,一名過路群眾亂扔煙頭致使山林著火。馬場管護站護林員馬玉鵬讓同為護林員的妻子吳慧霞下山報信,自己和同事留在山上滅火。山下群眾趕到時,山火已撲滅,馬玉鵬累得癱倒在地,眉毛頭發(fā)燒焦了,衣服褲子燒爛了,手上、身上到處是血泡和劃痕。即使這樣,他仍堅持工作,為防止死灰復燃,忍著傷痛和同事們熬夜守火場。
護林員們的工作服上常留著被荊棘劃破的痕跡,身上也不斷添著新傷,但傷痛從未動搖他們守護山林的決心。
護林員的生活總是在責任與牽掛中艱難抉擇。馬玉鵬和妻子同為護林員,年邁的母親蘇鳳樓獨自在縣城生活。
“他們工作忙,偶爾回家,我就提前把菜蒸好、飯備好,第二天再做新菜,就想著盡量不耽誤他們上班。”蘇鳳樓說。前段時間蘇鳳樓意外骨折,馬玉鵬將她接到管護站,白天夫妻二人忙于巡山,只能在夜晚短暫相聚?!艾F(xiàn)在是防火關鍵期,山上更離不開人?!?/p>
護林員焦冰的孩子今年中考,可他因工作駐守山林,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每次接到孩子“爸爸注意安全”的叮囑電話,焦冰只能把滿心愧疚藏在心底,繼續(xù)投入巡山工作。
林政股長張軍峰同樣面臨艱難抉擇。在叔父去世時,正逢森林防火的關鍵期。按照常理,他應該回去送叔父最后一程,盡一份晚輩的孝道。然而,看著嚴峻的防火形勢和緊張繁重的工作,他強忍悲痛,選擇繼續(xù)堅守崗位。
太安林場副場長楊會川面臨的情況更為艱難。他的父親長期住在療養(yǎng)院,母親前兩年做了開顱手術(shù),但他依然堅持在護林一線?!白o林員平均年齡50歲,我40多歲已經(jīng)算是年輕人了,正是能出力的時候,家里需要我,這片森林更需要我。”楊會川說。
在宜君縣太安鎮(zhèn),護林員陳雅琴正穿梭在村落間開展防火宣傳工作。陳雅琴在太安林場工作多年,早已和轄區(qū)內(nèi)的村民打成一片?!艾F(xiàn)在轄區(qū)內(nèi)的村民都認識我,大家知道我負責哪一片林區(qū),有情況都會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标愌徘僬f。
在日常工作中,陳雅琴不僅承擔著防火宣傳任務,還肩負著林區(qū)防火巡查的職責。無論白天黑夜,她堅持每天對責任區(qū)進行巡查。“剛開始巡查夜路確實有些害怕,但想到自己的職責,就充滿了勇氣。”
像陳雅琴這樣在深山中堅守的女性護林員,太安林場共有3名,她們與眾多男性護林員一道在資源巡護、森林防火、普法宣傳、監(jiān)測調(diào)查、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動植物保護、疫源疫病監(jiān)測等工作中,盡職盡責,換來了如今太安林場的群峰俊秀、青山滴翠、滿目綠海。
除了守護山林,太安林場的護林員們還積極投身于植樹造林和苗圃培育工作,為山林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貢獻力量。
多年來,他們在荒山上、溝壑間種下了無數(shù)樹苗。每到植樹季節(jié),職工們不辭辛勞,挖坑、栽種、澆水,精心呵護每一株幼苗。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這些小樹苗逐漸長成郁郁蔥蔥的大樹,為山林增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虎溝苗圃基地,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簾。有的護林員手持噴灌設備,為嫩綠的油松幼苗均勻澆水;有的則蹲下身子,一絲不茍地拔除苗株周邊的雜草。
這些精心培育的油松幼苗,承載著重要的生態(tài)使命。待它們根系發(fā)達、苗株健壯后,將被移栽到適宜的荒山區(qū)域。在那里,它們將扎根大地,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成為植樹造林、增綠護綠的主力軍。
一株株幼苗匯聚成林,不僅能有效改善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提升森林覆蓋率,還將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為構(gòu)建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筑牢根基。
太安林場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通過科學規(guī)劃、專業(yè)培育,持續(xù)為生態(tài)建設輸送優(yōu)質(zhì)苗木。未來,林場還將進一步擴大育苗規(guī)模,優(yōu)化苗木品種結(jié)構(gòu),為推動綠色發(fā)展、建設美麗家園提供堅實的苗木保障。
當春節(jié)爆竹聲響起,當清明祭祀紙錢燃起時,護林員們便進入最忙碌的時候。別人闔家團圓,他們卻要頂著寒風在山林中巡查,只為防范煙花爆竹、祭祀用火引發(fā)的火災。
他們的付出,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除夕,周邊飯店關門,不少群眾會主動邀請護林員到家中吃年夜飯,熱騰騰的餃子、溫暖的笑容,驅(qū)散了他們的疲憊與孤獨。更多時候,結(jié)束長時間巡山工作的護林員們,會在下山路口遇見等候的村民。
他們遞上一瓶水,或是一包點心,無需多言,這份默契與關懷,成了護林員堅守路上最溫暖的慰藉。他們與群眾攜手,共同守護著宜君縣這片美麗的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