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更多交友的機會,然而,虛擬世界中的美好邂逅背后,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陰暗面。紀錄片《糖衣噩夢:我經歷的那場網絡釣魚》講述了倫敦婦女吉拉特的真實故事。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里,她被自己的表妹西姆蘭假扮的身份所欺騙,陷入了一段虛幻的網絡愛情。這段經歷不僅給吉拉特帶來了巨大的情感創(chuàng)傷,也引發(fā)了觀眾對網絡關系的深刻思考。
吉拉特是一名居住在倫敦旁遮普社區(qū)的錫克教婦女,生活忙碌且專注于事業(yè)。2010年,她在社交網站上收到了一個好友申請,申請者是鮑比。資料顯示,鮑比的弟弟是吉拉特的表妹西姆蘭的男友。于是,吉拉特同意了申請。通過交談,吉拉特得知,鮑比是一名心臟病學顧問,常年往返于肯尼亞和英國。漸漸地,吉拉特和鮑比在社交網站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吉拉特當時32歲,處于一段長期但不穩(wěn)定的關系中,她的朋友們都已結婚,她也渴望婚姻。鮑比向吉拉特抱怨自己的婚姻問題,稱妻子背叛了他,吉拉特則向他傾訴自己感情上的困擾。隨著時間推移,鮑比和吉拉特的關系越來越親密。
2011年,吉拉特在英國布萊頓的一次聚會上遇到了這名叫作鮑比的男子。但鮑比似乎沒有認出她,這讓吉拉特感到困惑,但她并未前去相認。她回憶說:“如果我要這么做,給我夢中情人一個第一印象,我真的應該整理一下我的臉?!敝劣邗U比沒有認出她,她也未作深究。吉拉特回憶說:“我當時就想,也許他聽不清楚我的話,而且他還在喝酒。”之后,鮑比的生活似乎出現了更多問題,他告訴吉拉特自己離婚了,并向她介紹了新女友桑吉。吉拉特和桑吉在社交網站上也成了朋友,盡管吉拉特因家庭原因未能參加鮑比和桑吉的婚禮,但她一直和他們保持聯系。
后來,吉拉特得知,鮑比在肯尼亞卷入了一場槍擊事件,處于昏迷狀態(tài)。正巧,表妹西姆蘭這段時間在肯尼亞,她向吉拉特說明了鮑比的情況。吉拉特非常擔心鮑比,拜托西姆蘭偶爾也能代她去看看鮑比。而鮑比在恢復期間通過一個新的賬號與吉拉特聯系,稱自己正在一家醫(yī)院接受證人保護。吉拉特對鮑比的遭遇感到同情,兩人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發(fā)展。鮑比向吉拉特介紹了他的朋友和家人,包括他的表親雅什和醫(yī)生朋友拉杰。吉拉特、鮑比和拉杰建立了一個群組,經常交流。鮑比的健康狀況時好時壞,但他和吉拉特的感情逐漸升溫。鮑比在情人節(jié)那天向吉拉特發(fā)送了告白信息,兩人的關系正式確定。
因為處于證人保護中,鮑比無法與吉拉特視頻通話,只能通過文字和語音消息保持聯系。吉拉特開始規(guī)劃兩人的未來。鮑比也向吉拉特展示了訂婚戒指,一起討論婚禮的細節(jié)。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吉拉特開始對鮑比的行為感到困惑和失望:鮑比經常找借口不見面,吉拉特的耐心逐漸耗盡。
最終,吉拉特決定雇傭私家偵探來查找鮑比的真實地址,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鮑比竟然就在倫敦附近的布萊頓。于是,吉拉特按照地址去了鮑比家。她看到了一個女人和一個孩子,這個女人聲稱是鮑比的妻子桑吉。吉拉特感到震驚,她無法理解鮑比為何要欺騙她。而鮑比同樣感到驚訝,稱自己并不認識吉拉特。在困惑和憤怒之余,吉拉特不知道該相信什么。于是,她報了警。
終于,在警方的調查下,一切水落石出。吉拉特的表妹西姆蘭承認,自己就是“鮑比”,她一直假扮鮑比來欺騙吉拉特。西姆蘭承認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并表示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吉拉特近乎崩潰:“她偷走了我最好的年華,我的生命就此消逝?!奔貨Q定采取行動。她開始收集證據,試圖還原真相。她發(fā)現,西姆蘭創(chuàng)建了60多個虛假的社交賬號,構建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網絡。
這起令人費解的“網絡釣魚”事件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西姆蘭為什么要這么做?據報道,當吉拉特質問西姆蘭這些欺騙行為時,西姆蘭面無表情地表示,表姐“毀了自己的一生”。有跡象表明,她對于吉拉特的這種恨意,很可能來源于她們的童年經歷。紀錄片中,一位心理學家說:“一種著名的理論認為,她的行為源于控制和操縱的需要。通過編造虛假身份,她可以在情感上孤立吉拉特,對她施加巨大的影響力。這種操縱通常源于更深層次的心理需求,使得欺騙者能夠在他們可能感到自己生活中缺乏的領域找到滿足感。”
紀錄片中接受采訪的另一位專家埃斯特維茲博士,強調了另一種可能性:“西姆蘭可能一直在尋求逃避。通過體現不同的人格,她可以逃離現實,過上一種她認為無法實現的生活。這種模式對于那些有自尊心和身份認同問題的人來說并不罕見,因為他們可能發(fā)現通過構建的形象更容易與他人聯系。最后,必須考慮到西姆蘭很可能非常了解吉拉特的弱點。知曉吉拉特的情感狀態(tài)可能為西姆蘭提供了便利。她利用她們的家庭關系來長期維持這一詭計。”
心理學顧問申奈拉對此案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她指出,“由于‘網絡釣魚’行為背后的原因多種多樣,其背后的心理因素可能非常復雜。根據我的經驗,它通常源于孤獨或無聊的感覺,促使人們采用他們認為更有吸引力或更成功的身份?!贝送?,埃斯特維茲博士分享道:“情感滿足是一個主要因素。許多網絡釣魚者發(fā)現很難建立現實生活中的聯系,這促使他們在網上創(chuàng)建替代身份,以展示更具吸引力的自我形象。”
丑聞爆發(fā)后,西姆蘭一直保持低調,辭掉了曾從事的金融服務工作。對于紀錄片的跟拍,她的律師代她發(fā)表聲明:“此事圍繞著一場家庭糾紛展開,該糾紛始于十多年前,當時我還是個學生。我認為這是已經解決的私人家庭問題,我強烈反對針對我的無數毫無根據和誹謗性的指控。我也反對向媒體披露私人事務。”盡管西姆蘭承認了自己的過錯,但她尚未面臨執(zhí)法部門的任何指控或起訴。最終,經過長達18個月的法律斗爭后,西姆蘭被要求賠償吉拉特,并正式道歉。
在經歷了痛苦的“網絡釣魚”和法律訴訟后,吉拉特重建了自己的生活,重新擔任了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她利用自己的經歷來提高人們對“網絡釣魚”和身份盜竊的認識。她說:“西姆蘭奪走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幾年。44歲的我努力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我必須對我的未來負責,而西姆蘭永遠不會。”談到網絡安全問題,吉拉特表示:“雖然‘網絡釣魚’可能被視為一種有趣的流行文化概念,但它卻是受害者痛苦的根源。我的目標是消除恥辱,保護受害者免受公眾羞辱?!彼f:“我們必須明白,互聯網需要監(jiān)管。我不是在尋求憐憫,我是在倡導問責和變革?!?/p>
至于那位被冒用了身份的鮑比,目前與妻子和兒子住在布萊頓。他是一名技術嫻熟的牙科醫(yī)生,本不該被卷入這場糾紛。令人震驚的是,西姆蘭不僅盜用了鮑比的身份,還盜用了他的妻子和兄弟的身份。真相大白后,西姆蘭給鮑比發(fā)信息表達了她的悔意,并要求他不要讓警方介入。鮑比在紀錄片中說道:“我告訴她,‘我不會對執(zhí)法部門隱瞞任何事情,謝謝你坦白。祝你好運’?!?/p>
很顯然,這部紀錄片記錄的不僅是一個關于個人悲劇的故事,更是一個警示,提醒我們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輕易被網絡另一端的陌生人所迷惑。通過吉拉特的經歷,我們看到了網絡欺騙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也看到了受害者在揭露真相和重建生活過程中的堅強和勇氣——特別是當她通過法律行動和個人努力,最終揭露了這場騙局,并呼吁社會對相關法律進行改進,以保護受害者之時。
編輯:張鈺梅" " zhangclaire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