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作文難,往往不是難在審題,因為中考一般不在審題上設(shè)置太高的難度;也不是難在沒有思想觀點或“無米之炊”,因為近幾年的中考命題都非常貼近生活,學生是有話可寫、有感可發(fā)的。作文之難,難在有觀點卻表達不清楚或不準確,難在心中有貨、腹中有料卻表達不出效果。
一篇作文,通篇看下來,沒有一個有鹽有味的句子,沒有一種有邏輯有力量的觀點,不痛不癢,不咸不淡,比白開水還寡味,比嚼蠟還痛苦,怎么可能得到高分的青睞?
如何讓作文妙筆生花呢?以實寫虛,就是語言美感一個很重要的來源。何為虛?虛是指客觀世界里看不見摸不著但又真實存在的事物,比如空氣、風等;可以是看得見摸不著卻客觀存在的東西,比如陽光、月色等;可以是一些能聽到卻看不到的,比如各種聲音;可以是那些主觀的思想情緒,比如思念、憂傷等。把這些“虛”的東西用寫“實”的手法去寫,句子就會變得生動,如下面這句:
他那一聲嘆息,重重地落在地上,濺起了許多歲月的塵埃。
這句話中有兩處以實寫虛,“嘆息重重落在地上”,這里明顯用寫實物的手法來寫嘆息;而“歲月的塵埃”中,“歲月”是“虛”的,“塵?!眳s是“實”的,“歲月的塵?!本蜆?gòu)成了以實寫虛的形態(tài)。如此便可以使語言富有一種極為生動的詩意感,從而增添作文的畫面感。
以實寫虛有不少方法,歸納起來無非兩大類:
一、活用修辭
運用修辭手法,是實現(xiàn)以實寫虛最直觀也是最簡單的方法。
1.比喻。比喻是最常用的,直接把“虛”的比成“實”的就可以了,如:
他的思念是一張網(wǎng),網(wǎng)得住所有的往事,卻網(wǎng)不住離別的足音。
這個例句用了暗喻,比明喻更含蓄、更詩意。在“思念是一張網(wǎng)”中,“思念”是虛,比作“網(wǎng)”,是以實寫虛;“往事”是虛,能被網(wǎng)住,這就是按實物來寫;“足音”也是虛,卻依然用“網(wǎng)”來搭配,因此也是按實物來寫的。此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離別時滿滿的回憶、濃濃的思念、深深的不舍這些復雜的感情寫得顆粒飽滿,詩意盎然。
2.擬人。和比喻一樣,擬人也是實現(xiàn)以實寫虛的常用修辭手法之一。因為事物一旦擬人化了,“虛”自然就變“實”了。如下面兩個句子:
陽光奔跑過來,在他心上踏起一朵一朵的漣漪。
你的關(guān)懷擁抱著我,讓我的心情蘇醒過來。
“陽光”的“奔跑”和“踏”;“關(guān)懷”能“擁抱我”;“心情蘇醒過來”,皆是用擬人來實現(xiàn)以實寫虛,將虛的東西賦予人的情味。這些巧妙的搭配共同營造出一種全新的意境,明麗而鮮活、委婉而清晰地表達了“溫暖”的情意。
3.通感。在人的幾種感覺里,視覺所見多為“實”,而觸覺所感肯定為“實”,通過這兩種感覺,就能把一些“虛”化為“實”了。
如將原句“母親的哭聲使我徹夜無眠”改成“寂靜的夜里,母親壓抑的哭聲躡手躡腳地走進來,奪走了我的睡眠。”“哭聲”是聽覺,“躡手躡腳”是視覺,這里運用通感和擬人的手法,實現(xiàn)了以實寫虛,讓“哭聲”更形象。
二、化無形為有形
以實寫虛,就是把無形化成有形,把抽象變得具象。
比如“目光”,它可以是清澈的,那么就變成河流,或者按寫河流的方法去寫目光。變成河流很簡單,用比喻就寫實了:母親的目光流淌成一條暖暖的河,滋潤著我的生命。倘若按寫河流的方法來寫目光,則可以把目光直接當成河,不再用比喻,怎么寫河就怎么寫目光,如:
母親溫暖的目光流淌過千里萬里,倒映著花草流年,一直流進我的心底。
這里把“母親溫暖的目光”換成“河”,句子依然成立:那條河流淌過千里萬里,倒映著花草流年,一直流進我的心底。
除上述內(nèi)容外,還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無形為有形:
1.直接使用動作動詞。動作動詞,是用來描寫動作的動詞,而不是用來寫狀態(tài)的動詞。當然這個動詞所代表的動作,可以是那個虛物的動作,也可以是人對虛物所做的動作,如:她走在夜里,帶著滿心的憂傷,月光照著她落寞的身影。這是一個普通的句子,怎么運用動詞來化無感受為有感受,把內(nèi)在感受外在化來實現(xiàn)以實寫虛呢?句子中的內(nèi)在感受是“滿心的憂傷”,無感受的是月光照在身上,那么就可以這樣改寫:
她走在夜里,每一步都踏痛著憂傷,冰冷的月光抽打著她落寞的身影。
“憂傷”本是內(nèi)在感受,把它放在外面,被腳步來“踏痛”;月光照在身上本無感受,卻用“抽打”使之有感受,這樣,就完成了以實寫虛。
另外,還可以把虛的東西具象化,即把虛的東西寫出一個具體的形象或者按有具體形象的東西來描寫,比如“折疊思念”“沉默壓迫著我”“把祝福別在衣襟上”,用一個動詞,就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了。
2.使用修飾語。這個方法,在大家寫作文的時候往往會無意間運用到。比如“濕漉漉的心情”“被染紅的思念”“細細碎碎的心情”“跌跌撞撞的目光撲向每一個人”“紛紛揚揚的思緒”“沉甸甸的等候”等。
當然,也有以虛寫實的,就是把有形化無形。如“滿地的落葉是我的所有心事,在風里隨聚隨散”,這是把實物“落葉”寫成虛物“心事”;又如“所有的悲歡舊事,都已成昨夜易散的夢”“雪花是凝固的北風,不停地抽打在臉上”……這都是以虛寫實。
以實寫虛,或以虛寫實,都是為了增添語言的美感,但語言的美感依然要立足于作文的內(nèi)容立意上。如果失去了內(nèi)容與立意的支撐,再美好的語言也只能是空中樓閣,沒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