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8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qū)軍工部工業(yè)專門學校建校,到2004年5月更名為,再到今天向著國際知名、國內(nèi)一流建筑大學邁進,70余年來,始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秉承“嚴謹治學、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和“博學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訓精神,忠誠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與使命,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立德樹人,思政先行。深耕大思政育人格局,使教育教學更有溫度、思想引領更有力度、立德樹人更有效度,打造了行業(yè)特色高校文化育人典范,開創(chuàng)了思想政治工作內(nèi)涵式發(fā)展新局面。近年來,學校被評為遼寧省“三全育人”示范高校,并獲得遼寧省文明校園、遼寧省雷鋒式學校、遼寧省首批勞動教育示范學校等多項榮譽。
教學課堂“活”起來
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專題式教學…提起思政課,的學生紛紛表示:“這門課沒有說教,有的只是老師們態(tài)度嚴謹?shù)难詡魃斫??!?/p>
學校堅守思政課堂主渠道,不斷豐富教學資源,構建了精彩紛呈的思政課程群。學校黨政領導踐行“一線原則”,帶頭聯(lián)系師生,帶頭深入課堂,帶頭上思政課;思政課教師秉承“學生中心、產(chǎn)出導向、持續(xù)改進”的理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定期開展理論培訓會、集體備課會、觀摩示范課等教學研討活動,通過激發(fā)課堂活力,讓學生們愛上思政課。
學校還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將思政教育與專業(yè)知識傳授有機結合,讓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畢業(yè)多年,對于第一次上“流體力學與液壓傳動”課的情景,2022屆本科畢業(yè)生李夢記憶猶新?!斑@門課,所有師生黨員都是佩戴黨徽去上的。費燁老師從中國天眼中的液壓技術講到天眼總工程師南仁東、從‘基建狂魔’講到中國速度,課后又組織大家開展‘祖國、液壓和我’的交流研討活動。”李夢說,這門課徹底顛覆了她對傳統(tǒng)課堂的認知,“這不是照本宣科的理論灌輸,而是讓我們在思辨中尋找人生坐標的探索之旅。這門課讓我們學到的其實是兩門知識,一門叫‘流體力學與液壓傳動’,一門叫人生…”
“開展課程思政,不是開一門新課,也不是一節(jié)課中的兩個階段,而是將專業(yè)知識自身蘊含的育人元素挖掘出來展現(xiàn)給學生?!辟M燁是“流體力學與液壓傳動”課的主講教師,也是課程團隊負責人。他一直告訴團隊,要將“堅定的理想信念、明確的歷史使命、政治認同的家國情懷和富有正能量的人生態(tài)度”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著眼點。2021年,費燁教授主講的“流體力學與液壓傳動”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他本人及其團隊獲得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殊榮。
與中小學聯(lián)合開展“大手拉小手,共同學雷鋒”主題活動。
行走課堂“趣”起來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牢固樹立“文化育人”理念,傳承和精心設計了以紅色文化、校史文化、工匠文化、雷鋒文化、廉潔文化等為核心的特色大學文化體系,持續(xù)豐富100余處校園文化景觀的現(xiàn)實表達,并以此為依托開展思政課情景式、體驗式教學,通過“講好沈建大故事—行走的思政課”引導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學校還注重發(fā)揮遼寧紅色“六地”育人優(yōu)勢,與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遼寧雷鋒干部學院等簽訂共建協(xié)議,不斷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定期開展“開學第一課”“勞模講壇”等活動,邀請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范、“時代楷模”等先進典型走進校園,為廣大師生作專題報告,講授生動的思政大課。趣味橫生的特色活動讓學生們樂于參與,也樂在其中。他們在校園論壇上直抒胸臆:“走進不同的現(xiàn)場,會有不同的感受。有時候會覺得不是在學習,而是在經(jīng)受一場精神的洗禮。”
實踐課堂“動”起來
新春時節(jié),沈陽方城迎春燈會熱鬧非凡。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間,一抹抹“志愿紅”格外亮麗。這是的學生志愿者,也是學校雷鋒班的學生。從2004年至今,校園雷鋒班已經(jīng)傳承了22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來”。深耕厚植“雷鋒文化”,把雷鋒精神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線。在這所校園里,學雷鋒蔚然成風。學校組建“郭明義愛心團隊分隊”教工分隊和學生分隊,目前已有300余名成員。學校里還有大學生志愿服務協(xié)會、大學生愛心支教協(xié)會等各類志愿服務團體24個,網(wǎng)上注冊文明志愿者4000余人。
還開設了稻田風景區(qū)、葡萄園、建大農(nóng)場等特色勞動教育教學實踐基地,涵蓋近20個項目,可同時容納千余名師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師生們每年都會在校園內(nèi)播種20畝水稻,大一新生入校后第一堂思政實踐課就是親手收割水稻。每年5月,學校都會舉辦水稻播種節(jié),學生走進廣闊的稻田間,共同播下希望的秧苗、共同體驗勞作的喜悅。
砥礪奮進70余載的,將繼續(xù)深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大思政課的創(chuàng)新教學實踐,為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的跨越式發(fā)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