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歷史的天空,家國情懷熠熠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家國情懷綿綿不斷。從歷史到現(xiàn)實,家國的書寫、大我的境界,始終激勵著人們勇毅前行。家國情懷,永遠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家國”既是我們奮發(fā)進取的方向坐標,更是我們攻堅克難的信心所系。
真題回放(2024·山西卷)
為著新中國
天暗沉,云紫赤,暮色像燒紅的鐵環(huán),緊緊地箍住了湘江邊上這座無名孤山。孤山上,那面少共國際師的軍旗被炸得稀爛,但旗桿依然屹立,仿佛戰(zhàn)士們挺直的脊梁。
昨天下午,作為后衛(wèi)的少共國際師N團一營二連,奉命火速趕往湘江邊上的這座無名高地,阻擊南進之敵,以確保紅軍右翼的安全。
二連是尖刀連,杜鴻運為副連長,剛滿十八歲。
經過昨天下午的三輪戰(zhàn)斗和今天早上的消耗,糧米、水和彈藥已所剩無幾。這時,通信員坨坨帶回了新命令:必須堅守到今天夜晚,為渡江部隊爭取更多的時間!
十五歲的通信員坨坨是二連最小的戰(zhàn)士,雖然參加紅軍的時間不長,但經過戰(zhàn)火的洗禮,他身上已有了跟年齡不相稱的機智和沉穩(wěn)。
“明白,堅決完成任務!”杜鴻運向滿身硝煙的坨坨行了個標準的軍禮,轉身召開班排長會議。他掏出個小本子和一根木炭做成的土筆,在紙箋上寫下了一句話:吾等愿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眾人紛紛簽名。
杜鴻運剛把便箋本塞進坨坨綁在腰間的布包,敵人就向無名高地發(fā)起了進攻。
黃昏時,敵人后撤了。天下起了小雨,北風勁吹,破衣爛衫的戰(zhàn)士們在冰冷潮濕的巖石上趴了一整天,此時已快凍成冰棍。糧食已經吃完,炊事班的大胖用他從林子里撿來的蘑菇和從石壁上刮下來的地皮菜做了鍋熱湯。戰(zhàn)士們喜出望外,杜鴻運見蘑菇湯透著奇怪的奶白色,俯身嗅了嗅,攔住了大家:“這菌菇味道不對。倒掉!”
“喂喂,不能倒!這是我昨天好不容易撿到的草菇和地皮菜,我先嘗嘗有沒有毒,沒有毒你們再吃!”大胖拍著肚子說。有幾個按捺不住饞蟲的戰(zhàn)士拿出搪瓷缸去鍋中舀湯,杜鴻運生怕蘑菇湯壞事,想端走鐵鍋,誰知不小心將鍋打翻在地。
這時,耳邊傳來炮彈撕裂空氣的巨響,兩枚炮彈爆炸了。嗆人的硝煙中,杜鴻運的雙目被糊住,他喊著大胖等人的名字,無人應答。他伸手在地上摸索著,終于摸到了昏迷的坨坨。杜鴻運扒開他身上的泥土,又拍了他幾下,坨坨這才哼出聲來。杜鴻運渾身火辣辣地疼,但不知道傷口在哪兒,還是咬牙把坨坨拖到崖背的凹槽里。他清理干凈眼部的泥土,費了好大力氣才睜開眼睛,①只見綁軍旗的那棵松樹樹冠已被炸彈削掉,炸得稀爛的軍旗仍頑強地從歪斜的旗桿上飄出幾片紅絮,猶如怒放的紅梅。
杜鴻運爬過滾燙的石堆,固定住旗桿,然后,他轉身來到了旗桿下方。風在吹,只剩下幾塊布條的紅旗仍在飄動,發(fā)出啪啪的聲音。杜鴻運緊貼旗桿站著,雙目直視前方。
當火光將敵人的黑影投到杜鴻運腳下時,杜鴻運奮力將手榴彈扔進敵群。隨著轟的一聲巨響,那團驟然亮起的烈焰射向天空。
孤山山頂?shù)囊箍战k爛得恐怖。受傷的杜鴻運拼盡全力,爬向湘江北岸的方向,向前伸去的手仿佛在指路。越來越輕盈的身體羽毛般飛入廣袤的空中,周圍云霧繚繞,可轉瞬間云朵化為了白霧。
②突然,一面鮮紅的軍旗緩緩地從那片純白中浮現(xiàn)、升起,接著一個又一個年輕戰(zhàn)士從地上站起……他們的軀體越來越高大,牢牢地撐住了烏云滾滾、正向大地坍塌下來的天空,直到在虛空中形成一片壯觀的紅色巖雕。
這時,微風送來了戰(zhàn)士們嘹亮的歌聲,那正是《少共國際師出征歌》:
“……最后的一滴血,為著新中國。”
(節(jié)選自溫燕霞《虎犢》,有刪改)
【注】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1933年8月成立于江西,由萬余名模范青少年組成。1934年改為紅十五師,后編入紅軍第一、二師。
長篇小說《虎犢》講述了一個關于青春和戰(zhàn)火、熱血與犧牲、追尋和傳承的故事。請參與“致敬少共英雄·獻禮祖國華誕”的小說品讀活動。
1.文中兩處畫橫線的句子都描寫了“軍旗”,分析它們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文章內容,圍繞“少年有志報神州,一萬虎犢帶吳鉤”,寫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賞析性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