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剛出生幾天,皮膚、鞏膜發(fā)黃,這讓父母很是焦急。到醫(yī)院就診,診斷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兒出生后體內膽紅素過高,超過其自身代謝能力,造成膽紅素沉積,引起鞏膜、皮膚和部分器官發(fā)黃。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的臨床問題之一,多見于出生后2~4天,以皮膚黏膜和鞏膜黃染為主要特征。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或核黃疸,嚴重者會造成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因此,應及時判別黃疸原因并給予正確處理。下面就來聊一聊新生兒黃疸的相關知識。
黃疸對新生兒身體有多大的傷害?
高黃疸引起的最嚴重后果,就是膽紅素腦病。膽紅素可以穿透血腦屏障,在大腦內堆積,影響大腦對氧氣的利用,進而引起錐體外系運動障礙、聽力異常、眼球運動障礙及牙齒發(fā)育異常等一系列神經系統(tǒng)損害的表現。新生兒黃疸若不進行有效的處理,膽紅素將會透過血腦屏障,到達腦部,導致腦部細胞受損,即為急性膽紅素腦病,主要表現為嗜睡、吸吮無力、四肢肌張力增高或降低、發(fā)熱或體溫不升、哭聲尖銳等,若不加以處理,可能會引起神經系統(tǒng)的永久損害,也就是所謂的膽紅素腦病,死亡率極高。就算患兒能活下來,也會留下嚴重的神經并發(fā)癥,如眼動不能協調、聽力異常、智力低下等。因此,對于新生兒黃疸,一定不能大意。
新生兒的黃疸分類
1.生理性黃疸
(1)一般情況良好。
(2)足月兒生后2~3天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黃疸一般在出生后3~5天出現,5~7天達高峰,7~9天消退,最長延遲到3~4周。
(3)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lt;85微摩/升或每小時上升lt;8.5微摩/升。
(4)足月兒血清膽紅素lt;221微摩/升,早產兒lt;257微摩/升。
2.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要考慮為病理性黃疸:
(1)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血清總膽紅素gt;102微摩/升。
(2)足月兒血清總膽紅素gt;221微摩/升,早產兒gt;255微摩/升。
(3)血清結合膽紅素gt;26微摩/升。
(4)每日血清膽紅素上升gt;85微摩/升。
(5)黃疸持續(xù)時間長,超過2周或進行性加重。
一般情況下生理性黃疸無須特殊處理,多可自行消退,出生后早開奶,足量喂養(yǎng),保持二便通暢即可;但病理性黃疸則需住院治療。
新生兒黃疸該如何治療?
其一,用藥治療。可以服用一些腸道益生菌,也可以服用茵梔黃等中成藥。服用中藥后,可能會出現新生兒大便增多,性狀變稀。
其二,光照療法,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療法。光療的原理是把膽紅素從體內排出,可以將新生兒血脂中脂溶性的非結合膽紅素轉化成水溶性異構體,便于通過尿液等排泄,達到減少膽紅素量的目的。光療時要將新生兒的眼睛、會陰等部位遮蓋后,將整個身體暴露在425~475納米的藍光下照射。因此,在進行藍光治療之前,需要為新生兒戴上眼罩,并且要穿戴防藍光的專用紙尿褲。嚴禁在肌膚上涂抹粉末或油脂。使用藍光可能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如發(fā)熱、長疹子、腹瀉等。當藍光治療停止后,這種不良反應就會逐漸消失,不必過于擔心。
其三,輸血治療。用于急性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黃疸如何護理?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幫助緩解新生兒黃疸的癥狀,如適當增加奶量、多接受太陽照射、保持大便通暢、避免過度包裹新生兒等。此外,家長也應該密切關注新生兒的體溫變化,如果新生兒出現發(fā)熱或其他不適癥狀,應立即就醫(yī)。
針對新生兒黃疸的家庭護理,以下是一些關鍵的措施和建議:
1.保持皮膚清潔
溫水擦?。河脺厮p輕擦拭寶寶的皮膚,但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避免刺激:洗澡時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沐浴產品,以免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
2.充足喂養(yǎng)
母乳喂養(yǎng):足量喂養(yǎng)母乳,母親避免進食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如果母乳不足,可考慮適當補充配方奶。
促進排便:鼓勵寶寶多吃奶,促進排便,有利于體內膽紅素的排出。
3.適量陽光照射
選擇陽光溫和的時候,讓寶寶裸露部分皮膚,接受陽光照射。但需注意避免中午的強烈陽光,以免曬傷。曬太陽時,需用布等遮住眼睛。
4.密切觀察黃疸變化
觀察皮膚和鞏膜: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寶寶的皮膚和鞏膜黃染程度,如發(fā)現皮膚黃染由面部逐漸向下發(fā)展、黃疸程度加重或持續(xù)時間過長,請及時就醫(yī)。
注意其他癥狀:如寶寶出現發(fā)熱、吃奶明顯減少或拒奶、精神萎靡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yī)。
5.定期檢測膽紅素水平
定期到社區(qū)或醫(yī)院監(jiān)測黃疸情況,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6.避免使用加重黃疸的藥物
避免給寶寶使用可能會導致黃疸加重的藥物。如需使用,要咨詢醫(yī)生。
7.注意保暖與衛(wèi)生
保持室內溫暖:注意寶寶的保暖,避免感冒。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開窗通風,但同樣要注意避免寶寶著涼。
8.保持與醫(yī)生溝通
如果對寶寶的黃疸有任何疑慮或擔憂,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以便得到專業(yè)的建議和指導。了解新生兒黃疸"呵護患兒健康"劉"威了解新生兒黃疸"呵護患兒健康"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