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害怕考試,他們平時愿意上學,但一逢考試就鬧病,不去上學,等考試過去,病不治而愈,又能上學了。但是郝強的情況正相反——
他平時不去學校,可一逢考試卻愿意去學校參加考試
郝強上初三。中考前,他主動要求家長帶他做心理咨詢。這天,他在母親吳女士的陪同下,來到我的心理咨詢室。
我先和吳女士單獨交流。
吳女士做介紹時,嘆息一聲:“唉—郝強上初中后總鬧病,目前在家養(yǎng)病。起因是他上初一時摔了一跤,說腰疼。去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說他的軟組織受傷,吃點藥在家養(yǎng)養(yǎng)就能好。隨后,他又說鼻子不好受、頭暈。再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他有鼻炎,開了藥。后來,他又肚子疼、腸胃不舒服,總之,身體一直不好。前天‘一?!荚?,他沒考好,情緒非常低落……”
“他不是在家養(yǎng)病嗎?怎么還參加了考試?”我有些好奇。
“雖然沒上學,但孩子一直堅持在家自學?!?/p>
“學得怎么樣?”
“他腦子好,又努力,雖說生病了,但學習的勁頭挺大,有時還學到很晚,所以每次考試成績都不錯,一般排在年級前十?!?/p>
“孩子是去學校參加考試嗎?”
“是。雖然平時不去學校,可到該考試的時候,他每次都去。這次‘一?!荚嚊]考好,他像泄氣的皮球一樣,不僅情緒低落,而且身體也更不好了。中考在即,他卻失去了學習的勁頭,萎靡不振,這可怎么辦啊?”
在我接觸的案例中,很多孩子害怕考試,他們平時愿意上學,但一逢考試就鬧病,不去上學,等考試過去,病不治而愈,又能上學了。
郝強的情況正相反—他平時不愿意去學校上課,可一逢考試卻愿意去學校參加考試,這個現(xiàn)象不多見。
這孩子在鬧什么幺蛾子?
“考試臨近,孩子覺得無法取得好成績,就瘋狂打游戲或大病一場。這樣,如果沒考好,他就有了理由;如果考好了,他會倍兒有面子。”
和吳女士溝通后,我又和郝強單獨交流。
交流中,我驗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當郝強說“我總鬧病”時,我問:“你總鬧病,醫(yī)生卻總治不好,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郝強脫口而出:“是不是因為我有心理問題?”
我點頭:“對。有些孩子總是頭暈、胸悶、肚子疼,醫(yī)生卻查不出原因,就是因為心病跑到了身體上,即孩子有心理困擾卻導致身體出現(xiàn)癥狀。如果心理問題解決了,那么身體癥狀很快就會消失。你就是這樣,看似有很多身體不適的癥狀,其實是因為有心理困擾,是心病跑到了身體上?!?/p>
“您的意思是,我的身體沒???”
“對。你的身體沒病,但你有心理困擾。你認為你的心理困擾是什么?”
郝強想了想:“我要強、重視學習,同時感到壓力很大?!?/p>
“如果你要強、重視學習,為什么不上學呢?在校學習肯定比在家學習效果好啊。再說,跟自學相比,跟著老師學,不是更方便、更高效嗎?”
為促進郝強思考,我給他講了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者將被測試者分為兩組,讓第一組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讓第二組認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然后告知兩組,實驗是為了測試兩種新藥能否提高學習成績:一種藥認為對提高成績有促進作用,另一種藥認為對提高成績沒有促進作用。被測試者可自由選擇藥物服用,結(jié)果第二組比第一組更愿意服用對提高成績沒有促進作用的藥物。
我讓郝強想想第二組為什么這樣選擇,郝強說:“第二組這樣選擇,是因為如果他們沒有取得成功,別人會認為他們服用了對提高成績沒有促進作用的藥物,不至于太丟面子?!?/p>
我點頭,表示肯定:“沒錯。生活中,很多孩子出于同樣的心理而做出類似的選擇。比如,考試臨近,孩子覺得無法取得好成績,就瘋狂打游戲或大病一場。這樣,如果沒考好,他就有了理由;如果考好了,他會倍兒有面子。具體到你,你完全靠自學,卻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別人會怎么看?”
“似乎很有面子?!?/p>
“如果沒考好呢?”
“因為我生病了,沒去上學,沒考好也正常。”
我笑了:“現(xiàn)在,你明白自己的心理困擾了吧?!?/p>
郝強恍然大悟:“原來都是面子惹的禍!”
他沒病鬧病,不是沒病裝病。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叫軀體化現(xiàn)象,就是說,遇到困難難以面對時,人的潛意識會讓心理壓力轉(zhuǎn)換成某種軀體癥狀,是心病跑到身體上的表現(xiàn)
郝強的悟性很好,他的困擾就在“面子”上。
因為面子,他沒病鬧病。
他沒病鬧病,不是沒病裝病。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叫軀體化現(xiàn)象,就是說,遇到困境難以面對時,人的潛意識會讓心理壓力轉(zhuǎn)換成某種軀體癥狀,是心病跑到身體上的表現(xiàn),是人在進行自我心理防衛(wèi),以減輕內(nèi)心的痛苦。人的自我心理防衛(wèi)是潛意識活動,是無意的;裝病是意識活動,是有意的。
他沒病鬧病,就是因為要強、要面子、心理壓力過大,心病跑到身體上,出現(xiàn)了軀體化現(xiàn)象。
因為面子,他在家自學。
他在家自學,這種行為下隱藏著一種微妙的心理。這種心理在心理學上叫自我設(shè)障,即為維護自尊或提高自尊,做出對成功不利的行為,好比給成功預先設(shè)置一個障礙。
從內(nèi)在動機上說,自我設(shè)障能夠維護和提高自尊。由于自我設(shè)障,人可以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這個行為,而不歸咎于自己的能力。這樣,失敗了不會太丟臉,成功了更有面子。
具體到郝強,他不去上學,不是有心理障礙不能上學,而是自我設(shè)障不想上學:我生病了,無法上學,但我堅持在家自學,這樣沒考好不丟面子,考好了更有面子。
因為面子,他生病了;因為面子,他在家自學。至于中考前情緒突然低落,還是因為面子。因為“一?!笨荚嚊]考好,他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
“見錢眼開,心里會長草,心里長草會導致心慌手抖,這樣下刀就會失去準頭……”
想幫助郝強走出心理困擾,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他的自我設(shè)障問題,二是他的中考壓力過大問題。按照心理咨詢規(guī)律,先解決急迫的問題。經(jīng)詢問,郝強和吳女士都希望我先幫助郝強消減壓力,讓他在中考中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
我的做法是—
第一步:看到希望,重建自信。
我建議郝強逐步停藥,停止醫(yī)學治療,隨后引導他看到希望、重建自信。
我問郝強:“現(xiàn)在是中考前的沖刺階段,你為什么反而失去了學習勁頭?”
郝強嘆息:“唉—現(xiàn)在別說重點高中,就是普通高中,我覺得自己都考不上?!?/p>
我給他講了一個心理學實驗。
實驗人員把一只小白鼠放入水池。小白鼠落水后,會轉(zhuǎn)著圈發(fā)出“吱吱”的叫聲。叫聲傳到水池邊沿,聲波反射回去,被鼠須探測到。鼠須是精準的方位探測器,小白鼠借以判定自己的位置,以及離水池邊沿的距離。它尖叫著轉(zhuǎn)了幾圈后,朝選定的方向逃生。
隨后,實驗人員把小白鼠的鼠須剪掉,把小白鼠再放入水池。小白鼠又發(fā)出“吱吱”的叫聲,但沒了鼠須,它探測不到反射回來的聲波,無法判定逃生方向,在掙扎8分鐘后放棄努力,溺亡了。
接下來,實驗人員在水池中再放入一只剪掉鼠須的小白鼠。在它掙扎將近8分鐘時,在水面上放一個跳板,讓小白鼠由此逃生。反復幾次,逐漸推延放跳板的時間,最后小白鼠可以在水里堅持將近24分鐘。
“從堅持8分鐘到堅持將近24分鐘,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潛能是巨大的。你有很好的基礎(chǔ),一次失敗說明不了什么。”我說。
郝強的眼睛亮了:“就是說,我還有希望,不能放棄?”
“當然!”我鼓勵他。
第二步:調(diào)整策略,增強自信。
我問郝強:“你學得挺好,‘一?!荚噮s考砸了,知道為什么嗎?”
郝強說:“我把‘一模’考試看得太重,心理壓力太大了?!?/p>
我伸出大拇指:“對。因為過于重視,所以面對考試,你的心理壓力很大,情緒反應強烈,結(jié)果大腦出現(xiàn)超限抑制,到考場上自動停止工作。如果不進行調(diào)整,就不光是模擬考試考砸了,很可能連中考也會考砸?!?/p>
郝強一臉焦急:“中考馬上就到了,我該怎么辦?”
我讓他先別急,聽我講個故事。
有個賣肉的師傅,不管顧客買多少肉,一刀下去,保準一兩不差,因此有“神一刀”的美名。一天,一位顧客把3000元拍到桌上,對他說:“要3.3斤帶骨的、6.6斤全瘦的、9.9斤肥瘦相間的。如果這三種肉都能一刀下去一兩不差,這錢就歸你了。”賣肉的師傅聽后,轉(zhuǎn)過身一遍遍地磨刀。他把刀磨好后,把3000元推回顧客:“這三份肉,你按斤按兩付費就行,多余的錢我一分不收?!闭f話間手起刀落,三份肉割好,上秤一稱,一兩不差,周圍人都嘖嘖稱奇。有人問:“師傅,你有這本事,剛才為啥不收下那3000元?”他解釋:“見錢眼開,心里會長草,心里長草會導致心慌手抖,這樣下刀就會失去準頭,所以我不能收那3000元?!?/p>
郝強聽懂了:“所以,我不能把考試看得過重?!蔽尹c頭:“是的,以平常心參加考試,反而能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p>
第三步:科學應考,堅定自信。
中考前一周,郝強和吳女士再次來訪。跟第一次來訪相比,郝強判若兩人,狀態(tài)好了很多,很有朝氣。
我非常高興,這次我就科學應考的心理準備和考前的學習方法,跟郝強做了詳盡討論。郝強也更堅定了應考信心。
中考后,吳女士發(fā)來微信,說郝強被心儀的重點高中錄取了。我高興之余,又有一絲隱憂。因為按照約定,郝強中考后要解決他的自我設(shè)障問題,然而他沒有再來訪。
工作中,我常遇到這種情況,就是客戶在急迫問題得到解決后,就放棄了后續(xù)治療。不知道郝強還會不會再出現(xiàn)扮演病人逃避學校,還會不會因為面子問題自我設(shè)障的現(xiàn)象。
我期盼,他在知道其心理困擾的根源在于自我設(shè)障和危害后,有機會進行自我療愈。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