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押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人這一生,面對大千世界,有三種心態(tài):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材料只有非常簡約明白的一句話,指出人這一生的三種心態(tài)——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沒有觀點句和有關作文思路的暗示,給了考生立意和布局的廣闊的發(fā)揮空間。三種心態(tài)無優(yōu)劣之分,在不同的方面各有長短,就看人怎么去平衡、調整,以揚其長避其短。因此,可以立意為“平衡好三種心態(tài)”“調整好三種心態(tài)”“三種心態(tài),應揚其長避其短”等等。在寫作時,這三種心態(tài)都要論述,不能只顧其一或其二。
佳作范例1
調整好三種心態(tài)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中學 胡雅萱
大千世界,人這一生都繞不開三個方面:生活、工作、學習。而在這三個方面,我們也應持有不同的心態(tài):對物質知足,對工作不知足,對學習知不足。
面對物質生活,我們要學會知足。
老子曾言:“知足之足,常足矣?!敝憔褪侵罎M足,是一種頭腦清醒,一種嚴格自律,一種豁達從容,更是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商品經濟時代,生活節(jié)奏太快,時常聽到很多人感嘆:人活著太累了!自然,這種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為什么會心累?因為欲望太強。生活中,我們不斷追求著各種欲望,而這些欲望如同無形的枷鎖,束縛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追求與滿足之間疲于奔命。只有放下物欲的包袱,放下攀比之心,輕裝上陣,坦然面對人生,不被外界的欲望所束縛,才能知足常樂,笑口常開。當然,知足絕不是故步自封、不思進取,這只是就物質生活方面來說的,而在工作、學習方面就要另當別論了。
面對工作,我們要學會不知足。
魯迅說過:“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辈恢憔褪遣恢罎M足,就是進取向上,就是精益求精,這正適于做工作或干事業(yè)。就如愛迪生,他最早將竹炭做的燈絲改進為鎢絲,且一生發(fā)明創(chuàng)造無數(shù),這讓他享有盛名,受人尊崇。但他卻從未沉醉于自己的成就中,而是一再地沖破自己的“凱旋門”,向永無止境的科學領域探索,最終成為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永不知足能使人充滿奮進的激情與十足的動力,使人永不停歇地向著夢想的巔峰攀登。由此可知,不知足是進步的階梯,更是前進的動力。只有懷著一種不知足的心態(tài)去工作,才能讓工作一級一級地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面對學習,我們要學會知不足。
古人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敝蛔憔褪侵雷约旱牟蛔阒?,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還存在著缺點。真正知不足的人,在找到自身的缺點之后,會想方設法去克服它,從而完善自我。就像寫作文,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文總是言之無物、空空如也時,以后就要多觀察體驗生活,多閱讀報刊書籍,多觀看新聞時事,直接或間接地不斷積累素材,素材積累多了,就能寫出言之有物、令人信服的作文來。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發(fā)現(xiàn)了不足卻因畏難情緒而不愿改變。所以,我們不僅要有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的能力,還要有戰(zhàn)勝自身不足的勇氣。這樣持之以恒,最后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因為知不足而成就了一個新的自我。
知足,不知足,知不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需要我們用內心去體會,用智慧去把握,用行動去實踐。一個人如果能夠調整好這三種心態(tài),人生則會更精彩、更美麗,工作與學習則會更順利、更輝煌。
點評
本文開篇從材料切入,引出中心論點“對物質知足,對工作不知足,對學習知不足”,然后將中心論點分解成三個分論點分別加以論述,對“知足”“不知足”“知不足”三個核心概念的內涵的闡釋準確到位。引證法和例證法相結合,富有說服力。排比句或整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語言富有氣勢和文采。
佳作范例2
談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中學 "張瀚尹
人這一生,面對大千世界,在不同的方面,會產生三種不同的心態(tài):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在面對各種物質的誘惑之時,能及時止欲,知足就會快樂;在面對世間的紅塵起伏之時,能心境通達,知不足便是明智;在面對激烈競爭、陳規(guī)舊俗之時,能奮發(fā)向上、打破常規(guī),不知足才能進取。
知足才能常樂??突凇度诵缘娜觞c》中說:“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源于我們盲目地和別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庇纱丝梢钥闯?,人生真正的快樂在于知足,珍惜當下,將目光注視自身,享受自己生活中點滴的美好,而不是與他人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旦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會再把自己和別人比較,而是學會更重視自己。早晨市場里蒸籠的水汽,加班至深夜時城市里朦朧的燈火,忙碌奔波時十字路口響起的汽車嗡鳴聲……這些雖然平常,雖然簡單,但也是可貴的人生風景,也值得去細細品味。所以說,知足才能常樂。
知不足才能完善自我。孟子曾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边@句話告訴我們,如果在某一方面的行為不得當,就要反省自身,找出不足之處。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盡力去彌補或改正,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完善。人就是在一次次反省和一次次彌補、改正中逐步走向完善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概莫能外。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因為地位或面子,看不到或不愿看到自己的不足,只看得到他人的不足,甚至對他人吹毛求疵,求全責備。這樣的人往往無法及時完善自己。英國諺語說:改過遷善,從不嫌遲。所以說,知不足才能完善自我。
不知足才能上進。魯迅曾說過:“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贝蠖鄶?shù)人的平庸都是源于其過于容易滿足,而因為滿足,所以甘于懈怠,甘于躺平,甘于平庸。人在物質生活方面可以知足,但在學業(yè)、事業(yè)方面就應該不知足,要經常有欲望,有追求,從而獲得源源不斷的努力奮進的動力,促使自己不斷地向上向上,千萬不能被眼前的成績擋住了前進的腳步。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如果沒有不知足的心態(tài),又哪來的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又哪來的“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大國重器?所以說,不知足才能上進。
人這一生,應當在知足中享受快樂,在知不足中找到欠缺去彌補,在不知足中獲取動力去奮進,從而經營出我們有幸福、有意義的人生。
點評
本文有條不紊地全面闡述了“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三者的價值或意義:知足才能常樂,知不足才能完善自我,不知足才能上進。大量引用名人名言來論證,增強了說服力。大量運用排比句或整句,句式整散結合、長短交替,語言搖曳多姿、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