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夯實教育數字底座的重要支撐。為了賡續(xù)前沿教育數字化技術的前瞻布局態(tài)勢、滿足多元主體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現實使用需求、勾勒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未來發(fā)展藍圖,西班牙發(fā)布《教育領域人工智能使用指南》,從學生、教師、學校三個角度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數字化變革的路徑。通過分析西班牙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發(fā)展態(tài)勢,發(fā)現其多場景應用、全過程應用與跨部門應用的實踐特色,據此為我國加強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提出建議。
關鍵詞: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教育數字化;人工智能;西班牙
文章編號:1671-489X(2025)07-000-08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5.07.00
1" 研究背景
當前,DeepSeek、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憑借其迭代周期短、輻射范圍廣、影響程度深等特性推動著教育數字化轉型。2024年9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了來華正式訪問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強調雙方要在人工智能等高技術領域共促發(fā)展,實現互利共贏。截至2024年底,西班牙在提高國民基礎數字技能與推動企業(yè)應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西班牙在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力開始呈現下滑態(tài)勢,在人工智能基礎模型數量、人工智能投入水平與新建人工智能企業(yè)數量等方面落后于法國、德國等歐盟國家[1]。在此背景下,西班牙國家教育技術與教師培訓學院發(fā)布《教育領域人工智能使用指南》(Guía sobre el Uso de la Inteligencia Artificial en el ámbito Educativo,以下簡稱《指南》)[2]。《指南》旨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數字化變革的路徑,考察其倫理和社會影響,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合理應用。
為了厘清西班牙政府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實踐動因與政策布局,本研究以分析《指南》的政策意蘊為重點,結合近年來西班牙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發(fā)展態(tài)勢,剖析西班牙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國別政策和實踐經驗,進而為我國實施教育數字化戰(zhàn)略提供參考。
2" 西班牙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
戰(zhàn)略動因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驅國家,西班牙為了獲得在數字技術領域的領先優(yōu)勢,將人工智能視為優(yōu)先發(fā)展目標重點推進。作為歐盟第五大經濟體,西班牙不斷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進行戰(zhàn)略布局,將教育數字化轉型納入國家人工智能戰(zhàn)略全局,其目標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大國博弈中取得優(yōu)勢地位,變時代挑戰(zhàn)為發(fā)展機遇,保障西班牙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與教育領域的雙重發(fā)展。
2.1" 趨勢性制度動因:持續(xù)推進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前瞻布局態(tài)勢
國際組織與發(fā)達經濟體普遍將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通過制定法律法規(guī)與政策指引規(guī)范其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以歐盟為例,2024年5月,歐盟理事會正式批準《人工智能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作為全球第一部針對人工智能的法律,該法致力于通過執(zhí)行具有彈性和適應性的監(jiān)管方式實現創(chuàng)新與監(jiān)管的二元平衡,并憑借其強大的監(jiān)管效力,通過布魯塞爾效應(Brussels Effect)對歐盟國家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監(jiān)管產生直接影響。為了賡續(xù)歐盟的前瞻布局態(tài)勢,法國等發(fā)達經濟體陸續(xù)出臺相關政策法案,將發(fā)展人工智能視為國家戰(zhàn)略重點加以推進。隨著《國家人工智能加速戰(zhàn)略》的發(fā)布,法國正式進入國家人工智能戰(zhàn)略第二階段[3]。在此期間,法國基于“以人為本、性別平等”的技術發(fā)展原則,積極構建科學技術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人工智能發(fā)展模式,以期鞏固法國的科技強國地位,實現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突破。
為了因應國際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沿變革趨勢,西班牙政府發(fā)布《國家人工智能戰(zhàn)略》(Estrategia Nacional de Inteligencia Artificial)。該戰(zhàn)略報告圍繞提升人工智能等數字產品覆蓋率以減少數字鴻溝、增加數字培訓項目以提高全民數字素養(yǎng)、加強數字安全與隱私保護以促進人工智能包容性發(fā)展等目標,以期實現人工智能領域的創(chuàng)新性、包容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等“以人為本”的價值訴求。在《國家人工智能戰(zhàn)略》的基礎上,西班牙政府發(fā)布《2024年人工智能國家戰(zhàn)略》(Estrategia de Inteligencia Artificial 2024)。
該戰(zhàn)略提出,通過下列舉措推動西班牙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加強超級計算領域的投資和人工智能人才培養(yǎng);促進人工智能在公共和私營部門中的應用;培育安全可靠、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這些措施將鞏固和擴大人工智能在西班牙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影響力。
在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變革趨勢影響下,西班牙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的隱私安全與權利保障方面的影響力逐漸加大,并將教育應用視為開展國際數字合作的關鍵領域與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增長點。
2.2" 價值性訴求動因:滿足多元主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現實使用需求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推動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關鍵要素,西班牙政府從倫理道德、以人為本、公開透明的角度,不斷鞏固和促進其在社會各主體中的全方位應用。為了規(guī)范與滿足社會各界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需求,西班牙政府成立了西班牙人工智能監(jiān)管局,西班牙成為歐盟首個成立人工智能獨立監(jiān)管機構的國家。作為西班牙國家人工智能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機構以“包容性、可持續(xù)、以人為本”為基本原則,為企業(yè)、學術界、公民等多元社會主體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指引并凝聚共識。西班牙各界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企業(yè)主體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適應快速數字化的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日益加大。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指出,人工智能將改變西班牙勞動力市場并增加就業(yè)機會。為此,西班牙政府推出“數字工具包”(Kit Digital)項目,計劃投入30.67億歐元用于提升中小型企業(yè)與個體經營者的數字化水平。
2)學校、教師與學生等教育主體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需求不斷提升?!度斯ぶ悄苤诮處煟阂槐鹃_放性教材》(Una IA para Docentes, un Libro de Texto Abierto)的分析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顯著提升學校在決策制定與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助力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和課程開發(fā)的創(chuàng)新,并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3)公民主體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數字素養(yǎng)的需求持續(xù)增強。為了使公民快速適應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經濟社會,西班牙政府發(fā)布《國家數字素養(yǎng)計劃》(Plan Nacional de Competencias Digitales),計劃投入37.5億歐元實施“數字素養(yǎng)培訓納入學校課程”“模塊化職業(yè)技能培訓”“人工智能數字人才培養(yǎng)”等項目和計劃,以滿足西班牙公民提升數字素養(yǎng)的需求。
2.3" 潛能性教育動因:勾勒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未來發(fā)展藍圖
隨著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浪潮逐漸涌向教育領域,其在賦能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技能培養(yǎng)等方面迸發(fā)出巨大潛能。何塞·曼努埃爾·巴爾(José Manuel Bar)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應用潛能體現在其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與多樣性成長、減輕行政管理負擔并促進教師教學工作上。然而,在西班牙的教學實踐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等輔助性與支持性技術的融入尚顯不足,具體表現為對其缺乏足夠重視和初始評估機制[4]?;诖?,西班牙通過加大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與技能培養(yǎng)方面應用的投資力度,深度挖掘其在教育應用領域的創(chuàng)造性賦能潛力。
2.3.1" 教師教學方面
人工智能賦能的智能輔導系統(tǒng)可以作為教學助手輔助教師開展教學任務,提供即時反饋。西班牙教育、職業(yè)培訓和體育部投入2.984億歐元,用于推進“編程4.0”計劃(Código Escuela 4.0),其中,1.99億歐元用于為17 000多所學校提供編程和機器人設備,9 940萬歐元用于對教師進行數字化培訓和聘請具有專業(yè)技術背景的教學助理。
2.3.2" 學生學習方面
生成式人工智能通過創(chuàng)建動態(tài)交互的虛擬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滿靈活性與個性化的學習體驗。2024年7月,西班牙政府撥款超過1.3億歐元用于“職業(yè)培訓現代化I計劃”(I Plan de Moder-nización de la Formación Profesional),其中包括投入2 640萬歐元創(chuàng)建480間配備交互式面板等智能設備的虛擬教室,以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學生學習的數字化轉型。
2.3.3" 技能培養(yǎng)方面
西班牙教育、職業(yè)培訓和體育部向全國新增撥款894.25萬歐元,在各地建立365個數字培訓中心,為高齡勞動者、低技能勞動者、失業(yè)人員進行數字技能培訓[5]。
3" 西班牙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實踐舉措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不僅限于教育教學領域,更重要的是通過其與教育領域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優(yōu)化教育的價值主張、戰(zhàn)略方向、運行模式與發(fā)展態(tài)勢,使教育從工業(yè)時代向數字時代轉變。為此,《指南》從學生、教師、學校三個方面構建主體分明的多維度技術指南(圖1)。為了指導學生、教師、學校以合乎道德且安全可靠的方式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指南》以歐盟委員會發(fā)布的《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使用場景和實例》(Use"Scenarios amp; Practical Examples of AI Use in Education)和《關于在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和學習中使用人工智能和數據的道德準則》(Ethical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ata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educators)兩份指導性文件作為政策藍本,圍繞學生指導(ense?anza de los estudiantes)、學生支持、教師支持和系統(tǒng)支持四個教學應用場景,從學生、教師和學校等維度進行分析。
3.1" 學生維度
3.1.1" 潛在風險與挑戰(zhàn)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與增強學習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以下潛在風險與挑戰(zhàn)。
1)缺乏數字能力?,F有課程存在缺乏專門針對人工智能的內容、學生缺乏培訓與實踐的機會、學生缺乏相互協(xié)作與知識共享的空間等問題,使得學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數字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2)人工智能接入鴻溝。許多學生無法獲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設備,這種獲取技術的差距加劇了教育不平等,強化了數字排斥,不利于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
3)過度依賴人工智能工具進行學習。過度依賴人工智能會降低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與自主性,減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學生的社交能力與情感技能的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
4)個人數據的脆弱性。對學生個人數據的收集與處理伴隨著隱私泄露等潛在安全風險,可能對學生未來職業(yè)生涯與個人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5)多樣化方法的局限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內置的算法可能在生成的內容中嵌入模型開發(fā)者的主觀偏見,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對周圍世界全面客觀的理解,還會限制其開放性與多樣性思維的形成。
6)輸出內容質量較低。生成式人工智能輸出的低質量、錯誤的內容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
3.1.2" 應對路徑
為了應對潛在風險,《指南》提出以下四個應對路徑。
1)鼓勵獨立自主與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礎使用能力、專業(yè)技術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2)實施具體的數據保護政策。學校應制定針對性監(jiān)管框架,防止數據隱私泄露與算法黑箱等問題,確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平性,并建立健全問責制度。
3)設計包容和公平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tǒng)。實施定期算法審計機制,系統(tǒng)性地識別并糾正生成式人工智能潛在的算法偏差,保障學生所接收信息的公平性、全面性、代表性,進而促進教育資源的公正分配與有效利用。
4)加大教育性投資力度。加大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投資力度是西班牙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做法包括對已有設備進行回收與翻新、加大貸款力度和實行學校捐贈計劃。
3.2" 教師維度
3.2.1" 潛在風險與挑戰(zhàn)
在教師維度,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輔助教學與協(xié)助評價的同時,也帶來以下潛在風險與挑戰(zhàn)。
1)缺乏人工智能數字技能培訓。這將限制教師人工智能素養(yǎng)的發(fā)展,導致教師難以適應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教育領域的發(fā)展趨勢。
2)威脅教師主體地位。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會影響教師的自主決策權與行動自由度,導致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關鍵地位被邊緣化,進而對自身專業(yè)角色認知構成威脅。
3)數據隱私泄露風險。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或教師使用學生隱私數據的過程中會面臨數據泄露風險。
4)評價準確性亟須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正
確評估創(chuàng)造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度斯ぶ悄軛l例》(Reglamento de Inteligencia Artificial)指出,用于評估學習成果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tǒng)具有較高風險。
3.2.2" 應對建議
在風險規(guī)制層面,《指南》提出以下五個建議。
1)鼓勵繼續(xù)教育與數字技能培訓。歐洲學校網的報告《人工智能時代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Desarrollo profesional docente en la era de la IA)指出,教師需要接受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專業(yè)培訓,為其在課堂環(huán)境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做好準備。培訓計劃包括講習班、在線課程、研討會,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效融入教師教學實踐,促進教師相互合作。
2)在教師主體與技術創(chuàng)新之間尋求平衡。教育機構和政府部門應審慎考量在課堂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策略,維護教師的自主決策權和專業(yè)判斷力。為此,需要制定政策,確保教師在教學決策中的核心地位,并將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作為教學強化和補充資源。
3)保護數據隱私安全。教師需要解決數據處理中的偏見,確保系統(tǒng)運行的透明度。同時,采取嚴格的人工監(jiān)督的方式,確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過程的完整性、公平性與透明度。
4)促進生成內容的多樣化并定期審查。教師要審查生成式人工智能輸出內容,以確保內容的高質量和多樣性,同時加強與教育領域專家和內容開發(fā)人員的協(xié)作,保障所提供的資源符合質量標準。
5)遵守人工智能評估系統(tǒng)的既定要求。歐盟《人工智能條例》要求:數據必須準確且具有代表性;考慮應用背景;細致解決數據處理中的偏見問題;確保系統(tǒng)運行透明度;實施人工監(jiān)督以保障嚴格評估。在此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動化評估所帶來的額外效率與優(yōu)勢至關重要,應將其與傳統(tǒng)評估方法相結合,以全面評估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3" 學校維度
3.3.1" 潛在風險與挑戰(zhàn)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簡化行政流程與參與教育決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也面臨以下四類風險。
1)數字變革遭遇抵制。新興智能技術的引入伴隨著對既有工作模式的沖擊,導致部分人員擔心自己的職業(yè)技能因技術革新而過時。在教育領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引入可能會削弱部分人員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從而引發(fā)他們的抵觸心理。
2)數字鴻溝日益加大。不同學校之間的數字基礎設施差異將限制部分學生利用數字資源進行學習,導致他們在獲取技術資源與提升數字能力水平方面處于不利地位。
3)實證證據缺乏。關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提高學習效果方面的作用還缺乏充分的實證依據。同時,目前關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不同類型應用在不同教育環(huán)境中開展的中長期效果評估的研究仍顯不足。
4)數字技能支持需求的上升。由于眾多家庭在獲取數字技術上存在局限性,他們在陪伴學生學習時可能需要相關的數字技能支持。在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量這一潛在需求,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
3.3.2" 應對建議
為了防范上述風險與挑戰(zhàn),《指南》提出以下五個建議。
1)實施人工智能專業(yè)發(fā)展計劃。鼓勵行政人員探索和采用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內的新技術,并實施關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培訓計劃,這是提高行政人員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2)加大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優(yōu)先投資于所有學校的技術基礎設施對于確保公平獲得技術工具資源至關重要,具體措施包括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適當的計算設備或補貼計劃,以幫助低收入家庭獲得必要的技術。
3)開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實證研究并進行持續(xù)評估。相關實證研究往往滯后于學校和行政部門的發(fā)展步伐,對諸多課堂問題缺乏深入嚴謹的分析與足夠資源的投入。因此,加強學校、行政部門與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合作變得愈發(fā)重要,具體實踐范例包括在不同教育環(huán)境中開展試點
研究。
4)增設數字素養(yǎng)課程。數字素養(yǎng)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家長和教師的數字技能與人工智能認知,應涵蓋網絡安全、數據隱私保護、技術倫理道德、基礎編程能力等內容。同時,應為家庭提供必要的資源與輔助,以促進父母更好地發(fā)揮在子女數字學習中的陪伴作用。
5)開發(fā)使用公開透明與合乎道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在教育領域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的開發(fā)與使用,須遵循透明度原則與道德規(guī)范,這要求在實施人工智能算法時嚴格保障數據隱私與安全,并堅持公平與非歧視原則。
4" 西班牙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案例
4.1" 多場景應用的發(fā)展趨勢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構建虛實融合的多維教育空間,能應用于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等多元教育場景。
4.1.1" 克服傳統(tǒng)線下學習的時空限制,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場景
在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生物醫(yī)學專業(yè)將一款基于雙向深度學習模型的智能反饋工具應用于編程基礎課程中,為學生提供即時指導的效果評估[6]。在應用效果上,通過對該校37名學生的研究發(fā)現,與前一學年相比,學生的平均成績有所提高,整體的課程表現效果較好。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可視化智能系統(tǒng),輔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獲取學生的情感信息[7]。通過對西班牙一所綜合中學的84名學生的調研發(fā)現,學生通過使用智能技術能夠掌握傳統(tǒng)課堂中難以接觸到的知識與信息。研究表明,盡早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領域具有顯著的正面效應與前瞻價值[8]。
4.1.2" 促進教師專業(yè)能力發(fā)展
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有研究人員對西班牙276名在職教師進行了調查分析,發(fā)現教師普遍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輔導學生學習、改善教學策略、賦能教學評價等方面具有潛在優(yōu)勢[9]。在學習管理方面,智能學習管理系統(tǒng)能夠為師生進行個性化互動提供平臺,其對學習數據的挖掘和分析有助于教師了解教學情況、優(yōu)化教學過程。
另有研究人員對西班牙445名教師展開調查,發(fā)現教師對在課堂上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普遍持積極態(tài)度[10]。在技能培訓方面,一項針對西班牙599名教師的研究發(fā)現,約70%(418名)的教師認為他們亟須接受在課堂上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能培訓[11]。埃斯特雷馬杜拉大學通過設計與開發(fā)虛擬培訓項目開展崗前培訓,幫助教師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于課堂教學[12]。
4.2" 全過程應用的賦能選擇
將應用范圍拓展至育人全過程是西班牙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鮮明實踐特色。
4.2.1" 高校提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覆蓋率
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利用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建沉浸式虛擬學習環(huán)境,在提高師生互動頻率,促進學生理解復雜概念、知識習得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3]。瓦倫西亞大學依托X5GON歐洲人工智能教育應用項目,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將加泰羅尼亞語線上課程翻譯為卡斯蒂利亞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保留率[14]。穆爾西亞大學引入基于谷歌對話流技術的羅拉(LOLA)聊天機器人,用于招生注冊流程,幫助學生解答注冊過程中的疑問[15]。拉古納大學使用生成式對抗網絡技術,創(chuàng)建匿名合成數據集,加強數據保護與實現資源共享[16]。
4.2.2" 教學過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率不斷上升
線上教育支持平臺Empantallados與馬德里市場調研機構GAD3聯合開展了一項關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應用情況的問卷調查,發(fā)現82%的學生曾在某一學習階段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其中有58%的學生借助其完成作業(yè),56%的學生用其補充學科知識,50%的學生在備考過程中用其輔助學習。此趨勢亦延伸至教師與家長群體,分別有73%的教師與69%的家長在教育環(huán)境中應用人工智能[17]。
有研究人員通過對西班牙75名中小學行政人員的調查發(fā)現,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評價模型能夠有效監(jiān)控學生學習進度,并即時提供高質量反饋。2024年4月26日,西班牙發(fā)布《在線教育培訓的趨勢、技術與未來挑戰(zhàn)》報告(Tendencias, Nuevas Herramientas y Desafíos Futuros en la Formación Online),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拓展了在線教育培訓這一教育模式[18]。據統(tǒng)計,在西班牙職業(yè)培訓領域,選擇在線學習模式的學生數量在過去五年內增長了157%。在碩士課程中,也有30%的學生選擇了混合或在線學習方式,這滿足了需要平衡學習與生活的學生的需求。
4.3" 跨部門應用的協(xié)同合作
4.3.1" 各政府部門合力縮小數字鴻溝
跨部門應用是西班牙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重要保障。2022年,教育國務大臣何塞·曼努埃爾·巴爾(José Manuel Bar)在教育轉型峰會上強調,數字鴻溝會加劇現有的不平等,并讓學生
處于相對弱勢的境地,各政府部門應致力于消除這
一差距,將數字化提供的機會擴展到每一所學校[19]。馬德里自治區(qū)教育部長恩里克·奧索里奧(Enrique Ossorio)提出,馬德里自治區(qū)將通過提供設備支持與擴大師資規(guī)模推進校園數字化進程,具體包括以下舉措。
1)購買11.5萬臺電子設備,包括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以增加教室內電子設備的使用,同時保障網絡連接更加快捷、高效和安全。
2)購買6 000多臺攝像機輔助遠程教學。
3)對馬德里線上教育平臺“馬德里教育”(EducaMadrid)進行改革,優(yōu)化平臺的相關工具和內容。
4)擴大教職人員編制規(guī)模,在中小學中新增6萬多名教師。
馬德里自治區(qū)在2024—2025學年面向職業(yè)教育學生開設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兩門專業(yè)課程,總課時達600小時,旨在深化學生對該領域的認知,以有效應對新興挑戰(zhàn)。
4.3.2" 各政府部門合力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應用
西班牙各政府部門通過加大經費投入力度、開
設培訓課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合力推動生成式人
工智能教育應用。西班牙教育、職業(yè)培訓和體育部
使用西班牙政府“恢復、轉型與復原計劃”(Plan
de Recuperación, Transformación y Resiliencia)第19目標項下的撥款,增強公民的可遷移數字能力,確保其在保障個人安全的基礎上熟練掌握電子設備進行在線溝通與交易活動。此舉將惠及超過13.3萬名目標群體,主要包括女性、45歲以上工人、失業(yè)人員、低技能勞動者。資金以補助金形式分配至地方議會和地區(qū)機構,不僅用于數字培訓中心的建設,還確保教育質量提升、數字技能強化、資格再認證的持續(xù)性。此外,補助資金還用于聘請專業(yè)培訓與教學指導人員,預計各地方實際受益額度為24 500歐元。
2024年4月17日,西班牙文化部和國立遠程教育大學共同推出“數字藝術”(DigitARTE)培訓項目,旨在增強廣大文化產業(yè)工作者在文化創(chuàng)意生產與管理領域的數字化技能,西班牙政府自下一代歐盟基金(NGEU)撥款逾550萬歐元,規(guī)劃培訓逾兩千名學員。該項目課程由國立遠程教育大學攜手文化產業(yè)數字化領域專家聯合研制,重點涵蓋數字化工具在文化活動管理中的應用、數字內容創(chuàng)作和版權管理等方面??傮w而言,“數字藝術”項目通過數字化賦能文化產業(yè)從業(yè)者,縮小行業(yè)內的數字化技能鴻溝與性別差異,致力于培育契合文化產業(yè)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新一代專業(yè)人才。此外,西班牙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地區(q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撥款7630萬歐元,通過補貼機制促進鄉(xiāng)村及偏遠地區(qū)居民接入高速寬帶網絡,預期將農村地區(qū)光纖覆蓋率提升至90%[20]。
5" 對我國加快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zhàn)略的
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zhàn)略,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受益面,提升終身學習公共服務水平?!吨改稀吩谡{和多元利益相關方價值訴求、針對不同群體開展類型化應用、制定以學生成長為導向的評價標準等方面,對我國加快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zhàn)略具有積極的啟示作用。
5.1" 有效統(tǒng)整多元利益相關方價值訴求
5.1.1" 識別與分析多元利益相關方的訴求
學生、教師、學校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價值訴求有所不同:學生期望學習成果的提升,教師追求教學育人能力的發(fā)展,學校強調秩序和效率。實踐中應在多種價值訴求之間進行權衡與調和,實現互利共贏。
5.1.2" 建立各主體間的溝通機制與協(xié)商策略
為了有效調和各方價值訴求,需要建立高效的溝通機制和平臺。通過定期召開利益相關方會議、設立專門溝通渠道、組織工作坊與研討會等途徑,讓各方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訴求,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在各方溝通協(xié)商過程中,構建學生發(fā)展價值、教師專業(yè)價值與學校行政價值并重的價值體系,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
5.1.3" 推動政策法規(guī)的制定與實施
政策法規(guī)的制定與實施是有效統(tǒng)整多元利益相關方價值訴求的保障。2023年7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發(fā)布,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yè)、各領域的創(chuàng)新應用,生成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優(yōu)質內容,探索優(yōu)化應用場景,構建應用生態(tài)體系。支持行業(yè)組織、企業(yè)、教育和科研機構、公共文化機構、有關專業(yè)機構等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chuàng)新、數據資源建設、轉化應用、風險防范等方面開展協(xié)作。
5.2" 針對不同群體開展類型化應用
5.2.1" 學生層面
聚焦學生學習表現與認知水平提升。1)學生應合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獲取個性化學習資源與針對性學習反饋,根據特定學習環(huán)境進行動態(tài)調整,優(yōu)化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表現[21]。2)學生應明確人工智能教育的應用邊界,以合乎倫理道德的方式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認知水平。
5.2.2" 教師層面
促進教師數字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提高。1)在教學全過程中,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收集、分析和解釋師生互動、板書設計等課堂行為,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供數據支持。2)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定制教師個性化學習路徑、即時性教學指導反饋等,以人機協(xié)同合作的應用形式賦能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22]。
5.2.3" 學校層面
推動學校數字化行政管理體系建設。我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fā)布的《國家信息化發(fā)展報告(2023年)》將縱深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zhàn)略、建設完善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深化全民數字素養(yǎng)與技能提升行動等作為2024年我國信息化發(fā)展任務。在學校數字化行政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應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充分釋放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簡化行政事務流程、優(yōu)化學生事務服務、細化在崗教師管理等方面的潛力,構建智能時代的教育教學新體系,推進優(yōu)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5.3" 制定以學生成長為導向的評價標準
5.3.1" 完善人工智能輸出內容的評價標準
輸出內容與學生需求相適配是確保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學生成長的基礎。為了減少算法模型等因素的干擾,需從教育的邏輯出發(fā),對生成式人工智能進行教育化重塑,并建立涵蓋輸出內容的專業(yè)性、真實性、準確性和師生滿意度的評價標準[23]。
5.3.2" 健全人機協(xié)同合作的評價標準
在教育實踐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需超越工具理性范疇,彰顯教育邏輯指導下的“人—機”主體間性。
在教育實踐場景中,人機協(xié)同合作的評價標準應聚焦于任務執(zhí)行效率與準確性、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適應靈活性、人機協(xié)同作業(yè)中的自主性程度與注意力分配等核心要素。
5.3.3" 建立全過程風險評估標準
應用前,應評估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訓練的數據隱私性和算法透明性;應用中,應制定用于防范歧視性、偏見性、虛假性內容生成的評價標準;應用后,應防范由于濫用與誤用導致的認知下降、深度思考能力降低、專業(yè)技能退化、師生交往弱化等風險。
6" 參考文獻
[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 Report 2024[R].Stanford University,2024.
[2] Guía sobre el Uso de la Inteligencia Artificial en el ámbito Educativo[R].INTEF,2024.
[3] Stratégie Nationale Pour L’Intelligence Artificielle–2e phase[R].MESRI,2021.
[4] GARCíA-TUDELA P A, PRENDES-ESPINOSA P, SOLANO-FERNáNDEZ I M. The Spanish experience of future classrooms as a possibility of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J].Heliyon,2023,9(8).
[5] Formacion Profesional y Deportes. El Ministeriodestina más de 8,9 millones de euros a la creaciónde 365 nuevos centros de capacitación digital[EB/OL].(2024-07-12)[2024-09-16].https://www.educacionfpydeportes.gob.es/prensa/actualidad/2024/07/20240712-capacitaciondigital.html.
[6] ROLDáN-áLVAREZ D, MESA F J. Intelligent Deep-Learning Tutoring System to Assist Instructors in Programming Courses[J].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2024,67(1):153-161.
[7] LEONY D, MU?OZ-MERINO P J, Pardo A, et al. Provisionof awareness of learners’ emotions through visualizations in a computer interaction-based environment[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3,40(13):5093-5100.
[8] FERNáNDEZ-MARTíNEZ C, HERNáN-LOSADA I, FERNáNDEZ A. Early introduction of AI in Spanish middle schools. A motivational study[J].KI-Künstliche Intelligenz,2021,35(4):163-170.
[9] DELGADODE FRUTOS N, CAMPO L C, SAINZ DELA MAZA M S, et al. Aplicación de la Inteligencia Artificial (IA) en Educación: Los beneficios y limitaciones de la IA percibidos por el profesorado de educación primaria, educación secundaria y educación superior[J].Revista Electrónica Interuniversitaria de Formación del Profesorado,27(1):207-224.
[10] GALINDO-DOMíNGUEZ H, DELGADO N, LOSADA D, et al.An analysis of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 education in Spain: The in-service teacher’sperspective[J].Journal of Digital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2024,40(1):41-56.
[11] áLVAREZ-HERRERO JF. Opinion of Spanish teachers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ts use ineducation[M].IoT, AI, and ICT for Educational"Applications: Technologies to Enable Educationfor All.Cham: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2024:163-172.
[12] AYUSO-DEL P, GUTIéRREZ-ESTEBAN P. La InteligenciaArtificial como recurso educativo durante laformación inicial del profesorado[J].RevistaIberoamericana de Educación a Distancia,2022,25(2):347-358.
[13] GRIOL D, MOLINA J M, CALLEJAS Z. An approach todevelop intelligent learning environments bymeans of immersive virtual worlds[J].Journal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Smart Environments,2014,6(2):237-255.
[14] SANTOS-HERMOSA G.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in higher education: Purpose and"level of openness[M].Distributed Learning"Ecosystems: Concepts, Resources, and Repositories.Wiesbaden: 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2023:47-70.
[15] La Universidad de Murcia presenta a LOLA, un asistente de inteligencia artificial para ayudar a los nuevos alumnos[EB/OL].(2018-07-05)[2024-09-16].https://www.um.es/web/sala-prensa/-/la-universidad-de-murcia-presenta-a-lola-un-asistente-de-inteligencia-artificial-para-ayudar-a-los-nuevos-alumnos.
[16] BETHENCOURT-AGUILAR A, CASTELLANOS-NIEVES D, SOSA-ALONSO J J, et al. Implicaciones técnicas y prácticas de las Redes Adversarias Generativas"a la Ciencia Abierta en Educación[J].Revistanbsp;Interuniversitaria de Investigación en TecnologíaEducativa,2022:138-156.
[17] GAD3. El impacto de la Inteligencia Artificial"en la educación en Espa?a[R].Spain: Madrid,2023.
[18] PALAU R, SANTIAGO R, FRETES G, et al. The Visionof Spanish Schools in Post-Pandemic Tim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2024,23(2):94-112.
[19] Espa?a apuesta por una digitalización equilibradaysegura para lograr una educación inclusiva queno deje a nadie atrás[EB/OL].(2022-09-20)[2024-09-16].https://www.elperiodicodeceuta.es/espana-apuesta-por-una-digitalizacion-equilibrada-y-segura-para-lograr-una-educacion-inclusiva-que-no-deje-a-nadie-atras/.
[20] 李瀟珂.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國際實踐[N].光明日報,2024-12-19(14).
[21] 劉驥,丘霖.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教育應用的風險生成及其規(guī)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24(4):12-19.
[22] 杜華,袁璐欣,王璐瑤.教師智能素養(yǎng)評價的國際研究:主體、要素、工具與建議[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4,30(4):79-88.
[23] 顧小清.智能技術賦能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前沿趨勢:《2023人工智能促進教育發(fā)展報告》導讀[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4,3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