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時節(jié),在追求健康與美麗的道路上,減肥依然是焦點。然而,不少人在減肥過程中常陷入“湯糖躺”的誤區(qū),使減肥之路充滿坎坷。減肥須清晰認識并堅決拒絕“湯糖躺”。
“湯”:看似營養(yǎng)的熱量陷阱
(一)認識湯的熱量
許多人認為湯營養(yǎng)豐富且熱量低,實則不然。像濃郁的魚湯呈現(xiàn)誘人的奶白色,是因為脂肪在燉煮過程中乳化形成的。這些湯含有大量脂肪。即使看似清淡的蔬菜湯,如果在制作過程中加入大量油、鹽和醬料,熱量也會大幅上升。
(二)喝湯習慣的誤區(qū)
不少人習慣飯前喝湯,認為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正餐食量。但如果喝的是高熱量濃湯,不僅無法達到預(yù)期的減肥效果,還會額外攝入大量熱量;而且液體食物在胃內(nèi)停留時間短,飽腹感維持時間不長,很快又會感到饑餓,導(dǎo)致正餐之后會加餐零食之類。
“糖”:甜蜜的體重負擔
(一)糖的“隱藏身份”
如今的飲食中,糖的存在更為廣泛。除了常見的白砂糖、綿白糖,它還常常以各種“化名”隱藏在加工食品中。比如,高果糖玉米糖漿,常被用于飲料、面包、酸奶等產(chǎn)品??此平】档牡椭崮?,為了提升口感,可能添加大量高果糖玉米糖漿,其甜度高且代謝途徑特殊,更易轉(zhuǎn)化為脂肪堆積在體內(nèi)。某些果脯蜜餞,為了保存和增味,在制作過程中加入大量糖,使原本水果的健康屬性大打折扣。
(二)糖對體重的影響
當我們攝入過多糖分時,身體首先會利用血糖供能。但當血糖超過身體即時需求,多余的糖會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轉(zhuǎn)化為糖原儲存于肝臟和肌肉中。然而,糖原的儲存量有限,一旦達到上限,剩余的糖就會被轉(zhuǎn)化為脂肪,堆積在身體各處,導(dǎo)致體重增加。同時,高糖飲食還會引發(fā)血糖的劇烈波動,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隨后血糖又迅速下降,使人產(chǎn)生強烈的饑餓感,進而促使人們攝入更多食物,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躺”:運動缺失的危害
(一)身體代謝的“滑坡”
運動不足會導(dǎo)致肌肉量流失、基礎(chǔ)代謝率降低,這意味著身體每天消耗的熱量減少,即使飲食不變,也更容易發(fā)胖。趁著春暖花開之季,每天運動一點點,保持肌肉量。
(二)對減肥的阻礙
減肥的關(guān)鍵在于消耗的熱量大于攝入的熱量,而運動是增加熱量消耗的重要途徑。缺乏運動,僅靠控制飲食,減肥效果往往不佳且難以持久。當身體適應(yīng)了低熱量攝入,基礎(chǔ)代謝進一步降低,形成所謂的“平臺期”,體重很難再下降。而且,不運動還會導(dǎo)致身體的柔韌性、協(xié)調(diào)性和平衡能力下降,增加日常生活中的受傷風險。
減肥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科學(xué)喝湯
1.選擇清淡湯品:多喝蔬菜湯、豆腐湯等清淡且富含營養(yǎng)的湯。制作時,少放油、鹽和醬料,可加入少量菌菇、海帶等增加鮮味。
2.控制喝湯量和時間:飯前適量喝一小碗清湯,200~300毫升,能增加飽腹感,但不要在正餐過程中大量喝湯,以免影響正常進食。
(二)合理控糖
1.閱讀食品標簽:購買食品時,仔細查看營養(yǎng)成分表和配料表,選擇低糖或無糖產(chǎn)品。避免購買配料表中白砂糖、糖漿等糖類成分排在前列的食品。
2.選擇天然甜味:用水果代替糖果、蛋糕等高糖零食,水果中的天然糖分相對健康,且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既能滿足對甜味的需求,又不會攝入過多糖分。
3.控制飲料攝入:盡量不喝可樂、奶茶等高糖飲料,如果喜歡有味道的飲品,可自制檸檬水、花茶水等。
(三)適度運動
1.制訂運動計劃:根據(jù)自身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制訂適合的運動計劃。如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像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搭配2~3次力量訓(xùn)練,如深蹲、平板支撐等,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chǔ)代謝率。
2.增加日常運動量: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盡量減少久坐時間,多起身活動,促進全身代謝循環(huán)。如步行上下樓梯、短距離步行,積少成多,增加熱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