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三國演義》,發(fā)現(xiàn)張飛與豬八戒有不少相似之處。將張飛與李逵比較的很多,將其與豬八戒并列的似乎還沒有,筆者試作粗淺比較。
需要說明的是,《三國演義》開篇就寫張飛自報家門:“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jié)交天下豪杰?!焙芏鄨龊?,他都自我介紹:“我乃燕人張翼德也!”
但是正史《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寫得非常明白:“張飛字益德”,并非“翼德”。今天,筆者想要分析的是《三國演義》和《西游記》中的有關(guān)描寫,所以就用了小說中的寫法“張翼德”,希望讀者莫怪。
說起豬八戒,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的懶。在《三國演義》中,尤其是第三十七回和第三十八回,也就是劉備等人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張飛表現(xiàn)得也特別好逸惡勞,不想動彈,怕吃苦,似乎只想在家里“葛優(yōu)躺”,說話都非常消極。
例如,第一次拜訪孔明時,孔明家的應(yīng)門童子說主人不在家,張飛馬上說:“既不見,自歸去罷了?!辈幌肷宰魍A?。
劉備第二次拜訪孔明的路上,“行無數(shù)里,忽然朔風(fēng)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妝。”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雪,張飛馬上打起了退堂鼓,他說:“天寒地凍,尚不用兵,豈宜遠(yuǎn)見無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風(fēng)雪。”
到了孔明家,發(fā)現(xiàn)孔明不在,只遇到了孔明的弟弟諸葛均,張飛對劉備說:“那先生既不在,請哥哥上馬?!眲鋮s和諸葛均攀談起來,張飛又催劉備回去:“問他則甚!風(fēng)雪甚緊,不如早歸?!睆堬w表現(xiàn)得非常怕冷,沒有耐心,只想回到自己的安樂窩。
豬八戒遇到困難,最常說的就是回高老莊,第三十回他對白龍馬說:“把行李等老豬挑去高老莊上,回爐做女婿去呀?!钡谌?,他對沙僧道:“你往流沙河還做妖怪,老豬往高老莊上盼盼渾家?!钡谄呤寤?,豬八戒故態(tài)復(fù)萌,對沙僧說:“你往流沙河,還去吃人;我往高老莊,看看我渾家?!钡诎耸?,豬八戒希望取經(jīng)團(tuán)隊(duì)的所有成員都打道回府,他對沙僧大談其設(shè)想:“你還去流沙河吃人,我去高老莊探親,哥哥去花果山稱圣,白龍馬歸大海成龍。師父已在這妖精洞內(nèi)成親哩!我們都各安生理去也!”
豬八戒說話很有喜劇效果,有一定的孩子氣,張飛也是如此。劉備兩次尋訪孔明不遇,想第三次去時,張飛打算來硬的:“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
到了孔明家,可惜孔明在午休,并且半晌還沒醒來,張飛大怒,對關(guān)羽說:“這先生如何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張飛在讀者心中是一員大將,但這些話語卻顯示出他的思想不切實(shí)際的一面,與其年齡和身份相比形成一種“反差萌”。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孔明初出茅廬,為了迎擊夏侯悼的軍隊(duì),他下令:“(關(guān))云長可引一千軍往豫山埋伏,等彼軍至,放過休敵;其輜重糧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縱兵出擊,就焚其糧草。(張)翼德可引一千軍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舊屯糧草處縱火燒之。關(guān)平、劉封可引五百軍,預(yù)備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兩邊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庇职才牛骸爸鞴砸卉姙楹笤!标P(guān)羽問孔明,我們都去迎敵了,你做什么呢?孔明回答:“我只坐守縣城?!睆堬w大笑:“我們都去廝殺,你卻在家里坐地,好自在!”虎背熊腰的大丈夫有了斤斤計較的小心思,這里的語言描寫讓張飛這個人物更加多面,性格更加豐富。
《西游記》第三十二回中,孫悟空要豬八戒去巡山,豬八戒也有類似的心理,他將其他幾人埋怨了個遍:“你罷軟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馬溫,面弱的沙和尚!他都在那里自在!”這是很有表現(xiàn)力的生動語言。豬八戒榔檬的身體與其性格上的小肚雞腸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羅貫中本《三國志演義》有一段很有名的話:“至于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關(guān)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p>
筆者認(rèn)為,如果與《西游記》相比,《三國演義》除了“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關(guān)羽在沉穩(wěn)上近似沙僧,張飛在三顧茅廬等情節(jié),則有點(diǎn)像豬八戒。
(作者單位:中國民主促進(jìn)會湖南省委宣傳處)